刚买的极氪7X还没开热乎,新款就来了?这速度让不少车主直呼“背刺来得太快”。极氪汽车计划年内对7X进行重大升级, 100千瓦时版本将全面升级Thor-U芯片和全栈900伏高压系统 ,算力直接从508TOPS暴涨到700TOPS。这波升级力度不小,但也让刚提车的老车主心情五味杂陈。新款到底升级了什么?值不值得等?咱们来聊聊。
硬件军备竞赛:Thor-U芯片+900V高压平台
极氪这次升级可以说是憋了个大招。 100千瓦时版本直接换装英伟达Thor-U芯片,算力从508TOPS跃升至700TOPS ,这个提升幅度相当给力。700TOPS什么概念?基本已经达到了目前智驾芯片的第一梯队水准。
更狠的是 全栈900伏高压系统 的加入。从800V跳到900V,这不仅仅是数字游戏,充电效率的提升是实打实的。充电桩支持的前提下,理论上能进一步缩短充电时间。不过说实话,目前支持900V的充电桩还不算多,这个优势可能需要时间才能完全发挥出来。
反观75千瓦时版本就显得有些“佛系”了,继续沿用800伏神盾金砖电池和508TOPS算力的硬件组合。这种差异化配置策略倒也能理解,毕竟价格摆在那儿,但多少让人感觉75千瓦时版本有点被“区别对待”的意思。
电机功率的提升同样不容小觑 。后驱版本从310千瓦直接跳到370千瓦,四驱版本前后电机功率分别从165千瓦+310千瓦提升到215千瓦+370千瓦。这个数据放在同级别里已经相当能打了,加速体验肯定会有明显提升。
市场定位:22.99万起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极氪7X目前的定价区间是22.99万-26.99万元,在纯电中型SUV这个卷到不行的市场里,这个价位确实不算低。对手们也不是善茬,特斯拉Model Y、问界M5 EV、乐道L60都在虎视眈眈。
从配置来看,极氪7X的 激光雷达+双芯片组合 确实有自己的差异化优势。现在再加上900V高压和700TOPS算力,产品力确实在稳步提升。但问题是,这些升级会不会带来价格上涨?如果新款价格还能维持在目前区间,那性价比确实诱人。
有网友吐槽“看整备质量,这轻量化做得真不行,看看乐道L90,比它大一圈,还比它轻100多斤”。轻量化确实是个槽点,不过极氪的优势在于智驾硬件和充电技术,各有侧重吧。
市场表现方面,极氪8月交付了44,843辆,连续6个月销量超4万台,说明品牌认知度和产品接受度都在提升。在海外市场,7X也已经登陆欧洲、澳大利亚、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全球化布局还算稳健。
升级节奏:车企“割韭菜”还是技术迭代?
“这么快又出新的了”,这大概是不少车主的心声。买车这事儿确实有点像买数码产品,总有种“买早了就是小白鼠”的感觉。但换个角度想,技术快速迭代也说明这个行业在高速发展,消费者最终还是受益的。
极氪的升级节奏确实挺快,但这次升级主要集中在100千瓦时版本,75千瓦时版本基本保持不变。这种策略既照顾了预算有限的用户,也给追求性能的用户提供了更强的选择。说是“背刺”可能有点过,毕竟产品升级是正常的商业行为。
从技术角度看, Thor-U芯片和900V高压都是相对成熟的技术 ,并非实验性质的尝鲜。这意味着新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应该是有保障的。对于还在观望的潜在用户来说,等新款可能是更明智的选择。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你已经提了车,其实也没必要过分纠结。现款7X的产品力本身就不差,500多TOPS的算力在日常使用中已经够用,800V充电体验也足够优秀。技术这东西永远在进步,总不能因为有新款就否定现款的价值。
写在最后
极氪7X这次升级确实诚意满满, 900V高压+700TOPS算力的组合 放在同价位里竞争力十足。Thor-U芯片的加入让智驾体验有了更多想象空间,电机功率的提升也让驾驶乐趣更上一层楼。
升级也带来了新的思考。车企的产品迭代速度越来越快,消费者的选择焦虑也在加剧。买早了担心被“背刺”,买晚了又怕错过好价格,这大概是电动车时代的新烦恼。
但说到底,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如果你现在正好需要一台车,现款7X的产品力已经足够优秀。如果不急用车,等等新款也未尝不可。技术在进步,选择在增多,这对消费者来说总归是好事。
面对极氪7X的这波升级,你觉得是技术进步的必然还是车企“割韭菜”的套路?如果让你选择,你会等新款还是直接上现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