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转必停,新规已施行,违规将重罚

最近,山东省出台了一条交通新规,在网上引起了不少讨论,特别是开大货车的朋友们,心里可能有点犯嘀咕。

这条新规的核心内容就一句话:“大货车右转必停”。

也就是说,以后大货车在路口要右转弯的时候,不能像以前那样减减速就过去了,而是必须先把车完全停下来,观察之后再走。

消息一出来,马上就有人问了:这有必要吗?

右转必停,新规已施行,违规将重罚-有驾

本来路上车就多,大货车起步又慢,这么一搞,一个路口得堵成什么样?

这不是给本就辛苦的货运添麻烦吗?

这些疑问听起来确实有道理,毕竟大家想的都是提高效率,让路走得更顺畅一些。

但是,这条看似“添麻烦”的规定,背后其实是用一个个真实、甚至惨痛的教训换来的。

它不是为了让谁不方便,而是为了保护路上每一个人的安全。

要弄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咱们得先从大货车这种车的自身特点说起。

开过小轿车的朋友都知道,车子周围总有些地方是后视镜看不到的,我们管这叫“盲区”。

而对于体型庞大的大货车来说,这个盲区可就不是一小块了,而是非常巨大的一片区域。

右转必停,新规已施行,违规将重罚-有驾

首先,因为大货车驾驶室的位置非常高,司机师傅的视线虽然看得远,但紧挨着车头正下方、以及整个右侧车门到车轮之间的一大片地方,基本上是完全看不见的。

别说是一个人,就算是一辆小电动车紧贴着走,司机从驾驶室里是很难发现的。

这就好比你站在二楼阳台上,能看清马路对面的情况,但很难看到楼底下紧贴着墙根站着的人。

除了这个“视觉盲区”,大货车转弯时还有一个特别危险的物理现象,叫做“内轮差”。

这个词听起来有点专业,但理解起来很简单。

您可以想象一下,一辆长长的货车在转弯的时候,它的前轮会划出一个比较大的弧线,但它的后轮并不会跟着前轮的轨迹走,而是会向内侧收缩,走一个半径小得多的弧线。

前轮轨迹和后轮轨迹之间形成的那个月牙形的区域,就是“内轮差”区域。

车身越长,这个月牙区域就越大。

右转必停,新规已施行,违规将重罚-有驾

对于十几米长的大货车来说,这个区域足以轻松卷进一辆自行车或者几个行人。

当“视觉盲区”和“内轮差”这两个天生的缺陷在路口右转时结合在一起,一个极其危险的场景就形成了,有人把它叫做“死亡弯月”。

一个骑着电动车或者自行车的人,可能正沿着马路边正常直行,他看到旁边的大货车车头离自己还有段距离,觉得很安全。

可就在这时,大货车司机准备右转,他通过后视镜看了一眼,没发现什么异常,因为骑车人正好在他的视觉盲区里。

于是司机开始打方向盘,车头顺利地转了过去。

但对于旁边的骑车人来说,危险才刚刚开始。

他眼看着车头过去了,以为安全了,却没料到货车巨大的后半截车身和后轮会像一把镰刀一样向内侧扫过来,瞬间就把他吞噬了。

而司机师傅,可能要等到感觉到车轮有异样的颠簸时,才意识到出大事了。

右转必停,新规已施行,违规将重罚-有驾

这种听起来让人后怕的场景,并不是电影里的情节。

今年5月15号,在德州的国道上,就发生了这样一起事故。

司机王师傅开着一辆大货车在路口右转,当时他没有发现右侧有一辆正常直行的摩托车。

就在他转弯的一瞬间,两辆车发生了碰撞。

从另一个角度的监控视频里能清楚地看到,摩托车驾驶员耿先生其实一直和大货车并排行驶,当货车右转时,耿先生几乎是被压在了车轮底下。

万幸的是,他反应极快,在被卷入车底前的最后一刻,一个翻滚躲开了,真是劫后余生。

事后交警认定,王师傅驾驶大型车辆右转时没有让行直行车辆,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

可我们想一想,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耿先生这样的好运气和反应速度。

右转必停,新规已施行,违规将重罚-有驾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有的重型货车右转弯时没有停车观察,结果和同向直行的电动车撞在了一起;有的搅拌车司机也是因为视线盲区,在斑马线上撞倒了骑车的市民。

根据相关的交通安全数据统计,在所有涉及大型货车的致命交通事故中,有相当一部分都发生在右转的过程中,而受害者绝大多数都是保护措施较弱的行人、自行车和电动车驾驶者。

这些冰冷的数据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可能因此破碎的家庭。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右转必停”这条规定,是不是就能理解它的必要性了?

为什么不能只是“减速慢行”呢?

因为在车辆缓慢移动的过程中,司机的注意力仍然需要分配给操控车辆,路况也是动态变化的,盲区和内轮差的危险依然存在。

而“停车”这一动作,则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流程。

右转必停,新规已施行,违规将重罚-有驾

它强制性地把一个连贯的转弯动作,分解成了更安全的四个步骤:“停车、观察、起步、缓行”。

首先“停车”,让车辆从动态变成完全静止,也让周围的路况从流动变成了相对固定的画面。

这给了司机一个宝贵的时间窗口,来消化路口的信息。

然后是“观察”,在车停稳的状态下,司机可以不再分心于驾驶,可以全身心地、甚至探出头去仔细查看右侧的盲区,确保那个“死亡弯月”里绝对没有任何人或车辆。

在确认百分之百安全之后,再进行第三步“起步”。

最后一步“缓行”,缓慢地通过路口,也是为了给一些突发情况留下最后的反应余地。

这一脚刹车,看似多花了几十秒的时间,但它用最简单、最稳妥的方式,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这不仅是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和保护,其实也是对货车司机本人的一种保护。

右转必停,新规已施行,违规将重罚-有驾

毕竟,没有哪个司机愿意背负上事故的沉重包袱。

当然,道路交通安全从来都不是某一方单方面的责任。

这项规定是对大车司机提出的要求,而对于我们这些走在路上、骑着车的普通人来说,也需要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

我们必须在心里牢牢记住一件事:永远不要跟大货车抢行,尤其不要长时间与它并排行驶。

在路口看到大货车时,要么就加速离它远一点,要么就干脆停下来,让它先走。

千万不要自信地认为司机能看到你,从而把自己置于它身旁的危险区域。

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可以判断:如果你从大货车的后视镜里看不到司机的脸,那么司机也一定看不到你。

我们不能用自己的生命安全,去赌别人车上没有盲区。

所以说,山东这条新规,实际上是在给我们的城市交通安全加一道“锁”。

它提醒着每一位大型车辆的驾驶员,“停”一步是为了安全,“让”一步是为了文明。

同时也提醒着我们每一个交通参与者,安全出行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只有大家都遵守规则,互相礼让,我们的回家路才能真正成为平安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