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油满电跑1400公里,长安新车赢在哪?不过是把“用户需求”当成了真命题

中型SUV仅12.98万,续航1400km,月销10192台,长安新车又成功了?

2025年10月刚开篇,长安9月销量超26万辆,同比增长24.92%,其中长安启源Q07这款中型SUV在9月交付10192辆,官方指导价12.98万起,还号称综合续航能跑1400公里!

更狠的是,这销量数据把同价位的一众合资和国产竞品按在地上摩擦。

满油满电跑1400公里,长安新车赢在哪?不过是把“用户需求”当成了真命题-有驾

要知道,这年头新能源车卷配置、卷智能,传统燃油车卷降价,但能把"低价+长续航+大空间"这三样同时拿捏的,长安这次算是给同行们上了一课:原来中型SUV的性价比天花板,还能这么捅?

12.98万买中型SUV还包1400km续航?长安咋算的这笔账?

2025年4月下旬,长安在上海车展上正式发布这款新车时,售价区间为12.98-17.18万元,现场观众的反应就俩字:"离谱!"

毕竟当时同级别的中型SUV,合资品牌起步价普遍15万+,国产高端款也得13万往上报,更别说"1400km续航"这种听起来像新能源专属的数据——毕竟传统燃油车加满油也就跑个六七百公里,混动车努力点能破1000km,长安这车到底是咋做到的?

答案藏在它的"混动心脏"里。

这车用的是长安最新研发的"新蓝鲸3.0插混系统"配合金钟罩3C电池2.0,实现了215km纯电续航与1400km综合续航的突破,亏电油耗低至3.9L/100km,每公里出行成本仅需0.28元。

满油满电跑1400公里,长安新车赢在哪?不过是把“用户需求”当成了真命题-有驾

简单来说就是"涡轮增压发动机+双电机+大电池"的组合拳,发动机热效率干到了行业领先水平,相当于每滴油能多转化出更多能量;搭配的大容量电池,纯电续航能跑215公里(日常通勤基本够用),而最的是"智能能量分配系统"——高速上优先用发动机驱省电,堵车时自动切纯电模式零油耗,长途高速还能发动机发电+电池辅助,硬是把综合油耗压到了极致。

算下来,加满油+充满电,跑1400公里真不是吹的。

更狠的是定价策略。

12.98万是入门版(标配L2级辅助驾驶+大尺寸中控屏+全景天窗),高配顶多到17.18万(多几个舒适性配置),对比同级别的本田CR-V(15.98万起)、丰田RAV4荣放(16.98万起),甚至同为自主品牌的比亚迪宋PLUS DM-i(13.58万起),长安这波把"性价比"三个字焊死在了车上。

新车上市后表现惊人,上市首月即收获超过3万份订单,到5月订单突破5万大关,难怪消费者调侃:"以前是没钱买长安,现在是没钱买其他!"

"1400km续航"是噱头还是真本事?背后藏着哪些硬核技术?

很多人看到"1400km续航"第一反应是:又是营销话术吧?

毕竟之前也有车企宣传超长续航,结果实际跑起来缩水一半。

满油满电跑1400公里,长安新车赢在哪?不过是把“用户需求”当成了真命题-有驾

但长安这回还真不是瞎忽悠——纯电续航最高达215公里(CLTC),城区通行一周只充一次电;综合续航高达1400公里(CLTC),让长途出行更自由。

有媒体实测和车主实际使用都验证了这个数据的真实性,表显续航达成率相当高,打脸那些质疑"虚标"的声音。

那这技术到底牛在哪?

核心就三点:高效混动系统、智能电控、轻量化设计。

先说动力系统,长安新蓝鲸3.0插混系统依托六国十地全球研发体系打造,采用了高压喷+高效循环+可变技术的组合,简单理解就是让燃油烧得更充分、动力输出更平顺,效率自然上去了;再说电控系统,它能根据路况、驾驶习惯甚至天气(比如冬天电池活性低时自动调整放电策略),实时调整发动机和电机的发力比例,避免能量浪费;最后是车身设计,轴距2905毫米同级最大,前排、后排和后备厢空间纵深均超过1米,得房率高达86%,在保证大空间的同时还做到了轻量化,全车用了大量高强度材料和铝合金部件(比如悬挂摆臂、车门框架),比同级车更轻,油耗自然更低。

对比同行,比亚迪宋PLUS DM-i的混动系统更偏向"电为主",适合城市短途通勤。

而长安这套则是"油电协同",既保证了长途不焦虑,又兼顾了市区低油耗,算是精准戳中了那些"既要省钱又要跑得远"的消费者痛点。

这种全场景适配的能力,正是启源Q07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满油满电跑1400公里,长安新车赢在哪?不过是把“用户需求”当成了真命题-有驾

月销破万只是运气好?长安凭啥能"硬刚"合资和国产对手?

有人可能会说:新车上市销量高很正常,等热度过了说不定就怂了。

但看看长安过去半年的动作,这波销量爆发可不是偶然——长安启源9月交付41205辆,同比增长79%,其中长安启源Q07 9月交付10192辆。

自5月21日正式开启交付以来,长安启源Q07保持稳定增长,6月累计交付突破20000辆,8月销量达到13698辆。

从2025年初开始,长安就密集推出"技术品牌升级计划",光上半年就投入了巨额研发经费在混动和智能驾驶领域;这款新SUV从立项到上市效率极高,而且首批车主里超过60%是从合资品牌"倒戈"过来的。

那它到底凭啥能打赢这场仗?

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拿捏是第一大因素。

现在的消费者买中型SUV,最在乎的就是"性价比+实用性"——既要空间够大(这车轴距2905mm,86%空间利用率,后排能轻松跷二郎腿,双层后备厢763L同级最能装),又要养车成本低(车主反馈每公里出行成本仅需0.28元),还要颜值在线(新车外观走的是"硬派越野+科技感"路线,LED灯带+贯穿式尾灯很吸睛)。

长安把这些需求打包成了"12.98万套餐",自然戳中痛点。

其次是技术自信。

相比某些品牌靠"堆配置"博眼球,长安更愿意在"看不见的地方"下功夫——比如这车搭载比肩特斯拉的全新天枢架构,整合"天枢驾驶辅助、天枢座舱、天枢底盘"三大天字招牌技术,底盘调校是和国际团队合作多年打磨,过减速带不颠、高速不飘;车机系统用的是自研的智能系统,反应速度比同级快很多,还能无缝连接手机生态。

满油满电跑1400公里,长安新车赢在哪?不过是把“用户需求”当成了真命题-有驾

这些细节上的"硬功夫",才是让消费者愿意买单的关键。

最后是价格策略的"降维打击"。

当合资品牌还在死守"品牌溢价",国产高端车忙着堆智能化时,长安把价格拉回"13万级",用合资的品质+自主的价格,让消费者觉得"花小钱办大事",这波操作堪称"精准爆锤"。

订单量突破5万台,周销2067台跻身新能源中型SUV销量TOP 2,这样的成绩单已经用数据说明了一切。

网友都在问:这车真的没缺点?未来会不会"昙花一现"?

当然,再火的车也逃不过网友的"挑刺"。

有人问:"续航1400km是不是得加满油+充满电?平时只用电会不会不方便?"

其实这车纯电续航达215公里,城区通行一周只充一次电,支持快充(30分钟充到80%),日常通勤当纯电车开完全没问题;还有人说:"12.98万是不是低配太丐?座椅加热/通风都没有?"

但看看同价位的合资车(比如15万的CR-V连个倒车影像都得选装),长安已经把基础配置拉满了,想要更高级的?加两万上中高配呗!

满油满电跑1400公里,长安新车赢在哪?不过是把“用户需求”当成了真命题-有驾

更长远来看,这车的成功可能只是长安"反击战"的开始。

2025年被业内称为新能源加速普及之年,长安汽车2025年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03582辆,同比增长87.03%;本年累计销量724249辆,同比增长59.72%。

凭借这套成熟的混动系统,长安后续还规划了新款长安启源E07等多款车型,定位为中大型SUV,采用大五座布局,同时提供增程版和纯电版本。

如果每款都能保持"高性价比+硬技术"的风格,说不定真能像网友说的那样:"让合资品牌彻底怂了,让国产高端车别光顾着卷高端!"

结语:长安这波赢在哪?不过是把"用户需求"当成了真命题

从12.98万的定价到1400km的续航,从9月交付10192辆的成绩到网友的真香反馈,长安这次的成功不是靠运气,而是靠"把复杂的技术翻译成简单的实惠,把消费者的吐槽变成产品的改进"。

在这个"卷价格又卷技术"的时代,能真正站在用户角度造车的品牌,永远不怕没市场。

满油满电跑1400公里,长安新车赢在哪?不过是把“用户需求”当成了真命题-有驾

下次再有人说"国产车不如合资",不妨让他们看看长安这款新车——打脸,有时候就是这么干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