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埃安销量三连跌,网约车标签难摘,新混动车型能否破局?

广汽埃安销量三连跌,网约车标签难摘,新混动车型能否破局?

其实前阵子我在小区门口遇到老李,他家那辆AION Y刚做完保养,边喝茶边嘟囔:“最近这车咋路上见得少了?以前满大街都是。”听他这么一说,我才留意到,广汽埃安的身影确实没以前那么扎眼。翻了下群里师傅发的产销快报,说是7月份只卖出两万多台,比去年同期直接掉了四分之一。再看今年头七个月,总共也就十二万九千多辆,还比去年少了一万五千台左右。

广汽埃安销量三连跌,网约车标签难摘,新混动车型能否破局?-有驾

师傅有句口头禅:“销量掉得狠,多半不是一个毛病。”想想也是,从五月份开始,这牌子的单月销量就一路往下走。5月那会儿才一万八千多台,同比砍掉将近四成;6月勉强涨点,但还是比去年低不少——两个月加起来都不太好看。我跟修理厂的小王聊过,他说不少客户本来打算换新款,都犹豫着观望,“怕买回来变成拉活专用”。

说到底,广汽埃安之前靠网约车市场起家的事儿大家都知道。有段时间,小区楼下停着十几辆AION UT和Y,全是跑滴滴、顺风车的司机兄弟。有人觉得这挺好——皮实耐造、后排空间大,用来拉人赚钱妥妥的。但后来慢慢传开:买这个品牌的新车容易被邻居误认为“你是不是要去跑网约?”甚至有朋友调侃,“你这是买给自己还是给平台?”

广汽埃安销量三连跌,网约车标签难摘,新混动车型能否破局?-有驾

不过讲真,这种标签未必全是坏事。我记得销售小刘随口提过,大众捷达和现代伊兰特当年也是出租行业宠儿,也没耽误私家用户喜欢。但新能源这行水深,一旦被贴上“工具属性”,多少影响些年轻人选购。“毕竟谁不想开个‘高端’点的?”小刘笑着摇头。

除了形象问题,还有产品线单一带来的尴尬。这几年插混和增程式车型火起来时,埃安还死守纯电路线,那时候隔壁品牌早已布局插混SUV和轿车。有位群友自测,说AION HL虽然动力不错,但续航焦虑依旧没解决。他吐槽道:“夏天空调一开,再堵会儿,北京三环绕圈圈直接剩下一半电。”

广汽埃安销量三连跌,网约车标签难摘,新混动车型能否破局?-有驾

高端化尝试也并非一路顺风。昊铂系列出来后,有人觉得外观挺酷,可实际体验下来发现配置虽丰富,比如副驾座椅通风、隐藏式门把手这些冷门玩意,看似高级但用的人真不多。“倒是无线充电板还凑合,”我媳妇用的时候老抱怨手机卡不上位置。

面对这些状况,今年六月他们宣布要搞B端专属品牌,把原先针对网约市场的车型渠道独立运营。据销售师傅转述,公司内部希望这样能让C端用户更放心,不至于总被问“是不是干活用”。下半年计划推出首款混动车型,还有至少仨新款或改款准备上市。这波操作算是在纠正之前对纯电路线太执拗的问题吧?

广汽埃安销量三连跌,网约车标签难摘,新混动车型能否破局?-有驾

领导层也动静不小。据朋友圈流传消息,以前管事的大佬古惠南退休了,现在由李文英接班。不少业内人士议论:换帅之后气氛会不会变?营销负责人肖勇放话今年主打“三拼”——拼产品、拼价格、拼服务。不过从目前数据来看,还没啥明显效果就是。

其实维修店里偶尔还能听到技师们闲聊,“背靠广汽集团底子厚,只要肯折腾准能缓过劲来。”回忆起当年爆款AION RT刚上市时,有客户特地从天津赶来订货,就为图个新鲜感与省心油耗。但现在行情变了,新势力冒出来抢蛋糕,每次路试都有新体验。“前几天遇到个事故案例,”修理厂赵哥说,“高速上碰撞之后保险杠拆装费贵得离谱,不过售后配件倒还算齐全。”

广汽埃安销量三连跌,网约车标签难摘,新混动车型能否破局?-有驾

二手市场最近流传一句话:“曾经红极一时,如今标价缩水。”据某平台显示,同年份同配置车辆价格差距越来越大。一位杭州网友晒图,自家旧AION Y挂出去两个星期无人问津,只能降价求出手。不过他又补了一句,“养护成本低,每次保养不到五百块钱,比油车划算。”

最后回头看看,小区楼下那些熟悉面孔逐渐稀疏,也许等新的混动车型落地,会有更多家庭重新考虑这个牌子吧?反正汽车圈变化快,没有哪个冠军永远站在巅峰,该调整就调整,该创新别拖延。有些数据来自公开渠道,有些只是我们几个爱折腾的人聊天所得,仅供参考罢了。

广汽埃安销量三连跌,网约车标签难摘,新混动车型能否破局?-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广汽埃安销量三连跌,网约车标签难摘,新混动车型能否破局?-有驾

信源自然分布于正文或末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