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在买车的时候都满心欢喜,可车子一开个几年,特别是里程数一上来,比如超过十万公里,心里就开始犯嘀咕了。
总觉得这车是不是到了“中年”,各种毛病都要找上门了,尤其是像宝马这样的德系车,大家总有种印象,觉得它精密是精密,但到了一定年头就容易出问题,维修保养起来可不便宜。
今天咱们就来看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一台跑了12万公里的宝马3GT,它搭载的是现在宝马主力机型B48发动机,看看它都遇到了哪些问题,又是怎么一次性地进行全面整备,让它重新焕发活力的。
这对于家里有类似车型的朋友来说,绝对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这台车遇到的第一个,也是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发动机漏水。
车主平时用车很爱惜,车子都停在地下车库,漆面什么的都保护得很好,但内部的零件老化是避免不了的。
修车师傅一检查,发现水泵已经有明显的渗漏痕迹了。
对于宝马的B48发动机来说,漏水几乎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这么大一个品牌,怎么连个漏水问题都解决不好?
其实这跟现代汽车的设计理念有很大关系。
为了让车子更轻、更省油,发动机上用了大量的工程塑料和橡胶零件,包括水泵的外壳、各种水管接头等等。
发动机舱里的温度非常高,车子一开动就是上百度的高温,熄火后又慢慢冷却,天天这样热胀冷缩,再好的塑料和橡胶,时间长了也会变硬、变脆,失去原有的弹性和密封性,那漏水自然就成了时间问题。
既然已经确定要修了,那怎么修才最划算呢?
对于这台已经跑了12万公里的车,明智的选择不是哪里漏了补哪里,而是一次性地把所有相关的、容易老化的零件都换掉。
首先就是水泵,既然它已经开始漏了,就不能只换个密封圈了事,因为它的塑料外壳和其他部分也已经老化到极限了,你今天修好这里,过两个月可能别的地方又漏了,到时候还得再花一次工时费拆一遍,得不偿失。
所以,直接更换一个全新的水泵总成,是最省心、从长远来看也是最省钱的办法。
除了水泵,B48发动机还有一个出了名的漏水高发区,就是机油格底座附近的一套管路和密封件,行内人常称之为“机油格底座四件套”。
它包括了机油滤芯的底座、密封圈,还有一根连接发动机缸体的塑料水管。
这个位置紧贴着滚烫的发动机,工作环境极其恶劣,尤其是那根塑料水管,常年被高温烘烤,变脆是必然的。
一旦它出现裂纹,冷却液就会漏出来,更严重的是,如果内外都裂了,还可能导致机油和冷却液混合,那对发动机的损伤就是致命的了。
所以,在处理冷却系统问题时,这个“四件套”属于必须预防性更换的项目,不能等到它彻底坏了再来修。
同样道理的还有副水壶和连接它的几根水管。
副水壶本身也是塑料的,用久了会老化变脆。
而连接副水壶下面的一根三通水管,更是很多宝马车主心中的痛。
这个小小的三通接头非常容易老化断裂,我们听说过很多案例,车主在路上开得好好的,这个接头突然“啪”地一声断开,滚烫的冷却液瞬间喷涌而出,车子仪表盘马上报警高温,只能紧急靠边停车叫拖车。
这种抛锚在路上的经历,谁也不想有。
因此,在这次整备中,把副水壶和这根关键的水管一起做预防性更换,就等于拆除了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地雷”。
解决了发动机漏水这个“内科”问题,接下来就要看看底盘这些“筋骨”了。
一台车开起来的质感好不好,底盘的状态起着决定性作用。
12万公里跑下来,底盘上各种起缓冲作用的橡胶件也早就疲惫不堪了。
首先是发动机机脚,也叫机爪胶。
它就是垫在发动机和车架之间的几个大橡胶块,作用是吸收发动机运转时的震动,不让这些震动传到车里来。
时间长了,这个橡胶块会被压扁、老化失效,吸收震动的能力就大大下降了。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等红灯的时候,会感觉方向盘和座椅有明显的抖动,很不舒服。
判断它坏没坏有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它装在车上后,侧面是不是被压得鼓出来了,像个汉堡包一样。
如果是,那就说明它已经不行了,需要更换。
换上新的机脚后,整个车在怠速时的平顺和安静程度会有立竿见见的提升。
然后是减震系统。
修车师傅有句话说得很实在:“十几万公里的车,减震器肯定没什么用了。”减震器的作用是拉住弹簧,让车子在经过颠簸路面时不会像船一样晃晃悠悠上下起伏个没完。
当减震器老化失效后,车子开起来就会感觉发飘,过弯的时候侧倾也特别大,给人一种不安全的感觉。
与减震器配套的还有一个叫缓冲块的东西,它是在减震器压缩到底时起一个缓冲作用,防止硬碰硬。
这个东西时间长了会风化、碎掉。
所以,更换减震器的时候,一定要把缓冲块、防尘套这些附件也一起换掉,这样才能让悬挂系统恢复到最佳状态,找回新车那种紧致、扎实的行驶感觉。
这台车的底盘还有一个小问题,就是稳定杆的小吊杆漏油了。
这个零件是连接车轮悬挂和稳定杆(也叫防倾杆)的,作用是在转弯时抵抗车身的侧倾。
它坏了之后,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过一些不平的路面或者减速带时,底盘会传来“咯噔咯噔”的异响。
虽然车主之前在别的地方换过前面悬挂的两个主要摆臂,但异响还是存在,根源就在这两个小吊杆上。
换掉它们,成本不高,但对于消除底盘异响、提升行驶品质感来说,效果非常明显。
最后,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忽略,但却至关重要的保养项目,就是发动机的皮带套件。
这根皮带带动着发电机、空调压缩机、水泵等很多关键部件运转。
一般建议是8万公里左右就要更换,但这台车已经12万公里没有换过了,属于“超期服役”,风险非常高。
万一这根皮带在开车途中突然断裂,那车子会立刻失去转向助力,电瓶无法充电,空调也不工作了,更严重的是如果水泵也不转了,发动机会迅速高温,后果不堪设想。
通过对这台车的全面整备,我们能看到一个很重要的养车理念。
车主之前通过一些社交平台找地方做保养,可能做的项目比较零散,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缺乏一个系统性的规划。
这就导致了一些像皮带这样有明确更换周期的项目被遗忘了,累积成了高风险。
而一个专业的、负责任的修理厂,不仅仅是帮你换零件,更重要的是能像一个“车辆健康管家”一样,在你接手这台车后,根据它的车况和里程,为你制定一个合理的维修和保养计划。
告诉你哪些问题是急需马上解决的,哪些可以稍微延后处理,让你对车子的状况和未来的花费心中有数。
这样一来,养车就不再是一件充满焦虑和不确定性的事情,而是变成了一个有计划、可预见的,能让你安心享受驾驶乐趣的过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