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不少人的目光都被一款盖着厚厚伪装布的小车给吸引了,这就是雷诺准备在2026年推出的全新一代电动Twingo。
从照片上看,这小车圆头圆脑,两个半圆形的大灯像一对笑眯眯的眼睛,透着一股子机灵和可爱劲儿。
很多人一看就觉得,这不就是一款专门为城市代步、接娃买菜设计的电动小车嘛。
没错,它的定位就是这样,未来在欧洲市场上,它要面对的直接对手就是大众计划中的ID.1。
不过,看着这款要在两年后才上市的“小网红”,咱们国内的消费者可能会觉得有点似曾相识,甚至会冒出一个疑问:在咱们中国,像这样的小型电动车都快成“白菜价”了,从几万到十几万选择多得眼花缭乱,欧洲这些老牌车企怎么现在才想起来要造这种车?
这背后其实反映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欧洲传统汽车巨头在新能源浪潮面前,从最初的犹豫、观望,到现在的恍然大悟和奋起直追。
要说清楚这台Twingo为什么现在才以电动车的身份出现,咱们得先翻翻它的“旧账”。
Twingo这个名字在欧洲其实有点年头了,算是一款国民小车,主打的就是便宜、灵活。
但经典不代表永远吃香,它的上一代,也就是第三代汽油版车型,在一些重要市场就栽了个大跟头。
就拿英国市场来说,数据摆在那儿,2018年一整年,这款车在偌大的英国只卖出去了可怜的877辆。
平均下来一天卖不到三台,这个成绩对于一个主流汽车品牌来说,可以说是相当失败了。
销量上不去,经销商没钱赚,车企也觉得没面子,最后的结果就是Twingo灰溜溜地退出了英国市场。
一个在市场上被证明不太成功的车型,按理说应该被彻底放弃了,可为什么雷诺现在又把它捡回来,还给它装上了电机和电池,准备让它“复活”呢?
这里的关键转折点,是雷诺自己,乃至整个欧洲汽车行业,被现实好好“教育”了一番。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欧洲的主流车企对小型电动车其实是有点看不上的。
它们觉得,搞电动车就得往高端走,做大电池、长续航、高性能的车型,这样才能体现技术实力,也能卖出高价钱,利润才丰厚。
至于那些小巧玲珑的代步小车,在他们看来,技术含量不高,利润空间又小,费那个劲干嘛?
然而,他们没料到的是,咱们中国的汽车市场给他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从五菱宏光MINIEV的横空出世,以极低的价格引爆了整个代步车市场,再到后来比亚迪的海豚、海鸥等一系列精品小车,不仅在国内大卖,还成功出口到海外,用实打实的销量证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的日常出行,需要的并不是一辆能跑几百上千公里的“性能猛兽”,而是一台经济实惠、好开好停、能遮风挡雨的城市通勤工具。
这块市场的蛋糕,不是不存在,而是被他们长期忽略了。
雷诺算是欧洲车企里反应比较快的一个。
他们先试着复活了另一个经典车型——雷诺5,把它打造成一款纯电小车,结果市场反馈非常好,订单量远超预期。
雷诺5的成功,让雷诺高层一下子就想通了:原来不是消费者不爱买小电车,而是市面上缺少真正打动他们的产品。
这下子,信心大增的雷诺,就把目光投向了曾经的“弃子”Twingo。
他们发现,Twingo小巧可爱的形象,简直就是为城市电动车量身定做的。
于是,这个曾经的“失败者”被重新赋予了使命,摇身一变,成了雷诺在入门级电动车市场投下的一颗重要棋子。
既然是入门级,那成本控制就是天大的事,直接关系到这车能不能卖得动。
所以,全新的电动Twingo从里到外都充满了“精打细算”的智慧。
设计上,它没有去追求什么科幻前卫的造型,而是巧妙地玩起了“复古风”。
那对半圆形的“笑眼”大灯,几乎是原汁原味地复刻了1992年第一代Twingo的经典神韵。
这一招非常高明,一方面,它能勾起很多欧洲老车迷的怀旧情怀,形成情感共鸣;另一方面,这种复古的可爱风格本身就很讨年轻人喜欢,自带流量。
最关键的是,沿用经典设计元素,比从零开始搞一套全新的设计语言要省钱、省时得多。
在核心的动力系统上,虽然官方还没公布详细数据,但大家普遍猜测,它会采用一个比雷诺5更加入门的方案。
雷诺5用的是雷诺自家的Ampr Small平台,搭载一块40度的电池,续航里程大概在190公里左右。
为了把Twingo的价格压得更低,它的电池容量很可能会进一步缩小。
这时候有人可能会担心,电池小了,续航里程会不会不够用?
雷诺在这里提前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Twingo的能源效率会非常高,目标是做到每度电能跑6.2公里。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打个比方,就好比一个人的饭量虽然不大,但消化吸收能力特别强,吃一点东西就能干很多活。
对电动车来说,高能效意味着即便电池不大,也能满足大部分人在城市里的日常通勤需求,比如上下班、买菜、接送孩子等等。
而且,小电池还带来了其他好处,比如充电时间更短,车身重量更轻,开起来也更灵活,这完全符合它城市代步车的定位。
所有这些努力,都是为了实现一个最终目标:把起售价控制在2万欧元(大约相当于15万多人民币)以下,用低价来吸引消费者。
除了产品本身,这台Twingo的诞生过程也很有看点。
据雷诺自己说,这款车从立项到拿出概念车,只用了短短21个月。
在过去,欧洲传统车企开发一款新车,流程繁琐,耗时四五年是家常便饭。
这突然之间提速到21个月,堪称“雷诺速度”。
雷诺的首席执行官对此也相当自豪,认为这是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的关键。
但我们不妨想深一层,这种“神速”是被谁逼出来的呢?
答案其实很明显。
当咱们国内的汽车品牌已经能做到一年一小改,两三年就推出一款全新换代车型的时候,欧洲车企那种慢悠悠的节奏,在市场上就显得太被动了。
雷诺的加速,更像是在“中国速度”的刺激下,不得不进行的一场自我变革。
他们非常清楚,如果再不加快脚步,别说和大众、起亚这些老对手竞争了,光是应对已经大举进入欧洲市场的中国品牌,比如比亚迪、名爵等等,就已经够他们头疼的了。
到2026年Twingo正式上市的时候,欧洲的小型电动车市场早已不是一片蓝海,而是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者,其中,来自中国的对手无疑是最强大、最不容忽视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