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豪华品牌销量下滑,价格战失利,新势力抢占市场

销量榜冷门角落:二线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孤单

先来聊聊最近这份汽车销量榜。有些名字,从名单上看几乎消失了。捷豹、英菲尼迪、捷尼赛斯,曾经印象里风光无限,如今淡出人们的选车视野,销量数字让人啼笑皆非,与新势力品牌相比简直没法看。这些曾经的“贵族”在中国市场遭遇彻底溃败,仿佛在豪华阵营的边缘角落自我沉默。

二线豪华品牌销量下滑,价格战失利,新势力抢占市场-有驾
二线豪华品牌销量下滑,价格战失利,新势力抢占市场-有驾

五六年前,还不是这样。那会儿,如果你有一份“中产购车预算”,凯迪拉克、雷克萨斯和林肯是排队的去处。雷克萨斯展厅的门口,有些人要排队等待。销售员靠加价卖车赚得盆满钵满——优惠?不存在的,要想拿热门车型,还得额外掏钱。买个ES多花几万元都觉得值,那种“高大上”的氛围让人心甘情愿为品牌买单。如今再看,景象如掉头急转。

时代变了,变得比网络段子还快。现在雷克萨斯的售价跌至19万裸车,随便送你贴膜、保养、车衣,仿佛店家也自知无力留客。老车主看着降价的价格表,纷纷怀疑自己是否多年前太过头铁,但这还不是唯一沦陷的豪华品牌。凯迪拉克同样惨烈,CT5原本30万起步,现在连市场指导价都保不住。林肯更是,航海家在部分城市降幅让人怀疑是不是在清仓大甩卖。

这绝不是偶发,小风中的叶子不会无缘无故掉落。其根源有二:一方面是奔驰、宝马、奥迪这些一线豪华品牌放下身段,主动降价抢占份额,把自己活生生拉到二线豪华的价格档位。你花同样的钱能买BBA,谁还在乎次一级品牌?另一方面,国内的新势力品牌们轰轰烈烈地崛起——问界、小米、理想,把智能化和配置玩得溜溜转,新科技跑道不断拉长。买新技术的客户,早就心动而行动。

二线豪华品牌销量下滑,价格战失利,新势力抢占市场-有驾

二线豪华品牌的夹缝越来越窄。品牌的原有壁垒失守,面对中国品牌在服务和科技上的突飞猛进,拼价格又拼不过BBA,拼配置和智能又干不过本土新贵,剩下的路只剩疯狂让利。但价格战能打多久?利润被挤压得所剩无几,无论怎么降价,销量就是不见起色。你回头看看它们的市场份额,几乎说明,奇迹已经下线。

中国车主其实很实际。保值率、服务网点,更注重五年八年用下来是什么体验。凯迪拉克和林肯虽然历经岁月,但品牌情怀在中国根基浅薄,比起那些一线品牌和高科技新贵,吸引力迅速消散。一旦品牌力下沉,消费者转身快得让人瞠目。

汽车市场的沉浮,不仅是品牌间的竞争,也在悄悄改变每一个购车人的选择。曾几何时,二十万左右买二线豪华,是身份象征、梦想实现。但如今,相同预算下,降价后的BBA,或者国产顶配智能轿车,无疑成了大势所趋。没人愿意花高价买一辆几年后贬值到地心还无人问津的“冷门豪车”,更不想把钱埋在被时代遗忘的型号里。

二线豪华品牌销量下滑,价格战失利,新势力抢占市场-有驾

如果说诺基亚、摩托罗拉在手机领域的坠落是堂课,那么汽车行业不过重复同一道理——消费升级不等人,是谁能持续创新、提供溢价,谁就守得住市场。二线豪华品牌站在十字路口,左右都是分岔。如果不能提供更长效的产品价值,未来可能会像名录中的“曾经”,继续成为水分被挤干的注脚。

二线豪华品牌销量下滑,价格战失利,新势力抢占市场-有驾
二线豪华品牌销量下滑,价格战失利,新势力抢占市场-有驾

豪华,不是价格的标签,而是市场的选择。中国车市正在重新定义什么是“值得买”的豪华,而那些在销量榜尘埃里的二线品牌,未必还有机会证明自己。时代的洪流,永远只有迎头而上的机会,观望者注定被淹没。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