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传退潮?我开新车后才懂:新能源正蓄力,别信谣言!

车圈里最近有点热闹,几个大V都在说新能源汽车要“退潮”了。

这个论调一出来,不少朋友就坐不住了,私信问我:“用车社,这到底是咋回事儿?

新能源车是不是真要不行了?”

行,今天咱就来好好说道说道这事儿。

这“退潮论”的说法,无非就是那几点:一是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速没以前那么迅猛了;二是说,有些新能源车企日子不好过,开始裁员了;三是说,燃油车好像又有点起色,市场份额回来了点。

听着,好像还真有那么点道理。

但咱们做车评的,不能光看表面热闹,得往里头抠。

疯传退潮?我开新车后才懂:新能源正蓄力,别信谣言!-有驾

先说销量增速。

你谈恋爱,刚开始那会儿,那叫一个轰轰烈烈,恨不得天天黏在一起。

时间久了,总得回归平淡吧?

新能源汽车也是。

过去几年,那叫一个“爆发式增长”,政策给力,大伙儿尝鲜的热情也高,市场跟海绵似的,哗哗地吸水。

现在,这市场就像是过了最“狂野”的青春期,进入了一个更稳当、更成熟的阶段。

增速慢下来,不代表它停了,更不代表它“凉了”。

这只是从“爆发”进入了“高质量发展”。

而且,这增速放缓,也得看跟谁比。

跟燃油车比,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还在往上蹿,份额也还在一点点涨。

这叫“大方向”。

那些说“退潮”的朋友,是不是忘了,前几年燃油车销量那是怎么跌的?

现在燃油车份额回升,很多时候是市场触底反弹,加上一些燃油车价格实惠、保有量大,给人的“安慰感”。

但长远看,新能源汽车在技术、政策上的优势,是越来越明显。

疯传退潮?我开新车后才懂:新能源正蓄力,别信谣言!-有驾

再看看那些“财务危机”和“裁员”的消息。

这年头,哪个行业没有几个“风口上的猪”,飞起来又摔下来的?

新能源汽车市场,就像一片海,啥样的船都有。

有实力强的,也有“PPT造车”的,还有想“浑水摸鱼”的。

市场竞争就是这么残酷,弱的被淘汰,强的留下来,这反而是好事,能让整个行业更健康。

那些经营不善、技术不行的小车企,退出去了,对整个行业是种“净化”。

就像河流里,小鱼少了,大鱼才能游得更自在。

而且,很多车企“裁员”,很多时候是公司在调整战略,优化结构,或者应对市场变化。

这跟整个行业“退潮”没啥关系。

真正有硬实力、有品牌、运营好的新能源车企,日子可好过着呢。

你看那些大的品牌,销量照样坚挺,新车发布会一场接一场,技术更新也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这哪里像“退潮”?

这分明是“乘风破浪”!

咱们再聊聊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看家本领在哪儿?

无非就是那“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还有“新四化”(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里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

先说电池。

这几年,电池技术的发展,那叫一个神速。

能量密度越来越高,车子能跑的里程也越来越长;充电速度也越来越快,以前担心的“续航焦虑”正在被一点点赶走。

大家还在说“续航焦虑”的时候,很多车已经能跑七八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了,充电也从“半小时”奔着“五分钟”去了。

这进步,是不是看得人眼花缭乱?

还有什么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虽然还没大规模普及,但一旦成熟,那更是颠覆性的。

这“退潮”的说法,是不是把技术进步的“洪流”给忽略了?

疯传退潮?我开新车后才懂:新能源正蓄力,别信谣言!-有驾

再说电机和电控。

新能源汽车的电机,那响应速度、动力输出,可不是燃油车能比的。

起步加速,那叫一个“迅雷不及掩耳”!

而且,电机结构简单,坏的几率小,维护也比燃油车省事。

电控系统,那就是新能源汽车的“大脑”,它决定了动力输出的平不平顺、能量回收的效率高不高、开起来感觉怎么样。

现在这些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还在不断进步。

然后是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

这可是新能源汽车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自动泊车、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这些在很多车上已经很常见了。

更厉害的辅助驾驶系统,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开得比人还稳。

智能座舱更是把车变成了“第三个家”,语音控制、看视频、听音乐、个性化设置,让开车变成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

疯传退潮?我开新车后才懂:新能源正蓄力,别信谣言!-有驾

所以,这新能源汽车的“退潮论”,更多的是一种“杂音”,一种对行业发展规律的误解,甚至是一种“唱衰”的心态。

真正的趋势,是新能源汽车在技术、产品、用户体验上不断进步,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并且正在深刻地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

当然,新能源汽车也不是没有挑战。

比如,充电桩不够多,电池回收是个环保问题,还有消费者接受新技术的程度不一样,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

但这些问题,恰恰是行业发展中需要克服的“成长的烦恼”,而不是“要不行了”的信号。

我记得前段时间,我开了一款新上市的电动SUV,那体验,可以说是绝了。

车身线条流畅,低趴的车身姿态,加上那个曜石黑的车漆,在阳光下泛着幽幽的光,就像一头准备扑击的猎豹。

疯传退潮?我开新车后才懂:新能源正蓄力,别信谣言!-有驾

坐进去,感觉更是妙不可言。

米白色的内饰,配着木纹饰板,整个空间显得既舒服又不失科技感。

中控大屏的界面设计得很简洁,操作起来顺滑得像丝绸。

我特别喜欢那个座椅,包裹性特别好,开长途也不会觉得累。

疯传退潮?我开新车后才懂:新能源正蓄力,别信谣言!-有驾

最让我意外的,还是它的驾驶感受。

启动,一片安静,只有轻微的电流声。

轻轻踩下“电门”,车子就像脱缰的野马,瞬间就窜了出去。

那加速的劲头,用“酣畅淋漓”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

我试了试急加速,仪表盘上的速度数字嗖嗖往上涨。

更关键的是,就算是在高速上,这车的隔音也做得特别好,风噪、胎噪都被挡在了外面,车里依然很安静。

过弯的时候,底盘的支撑也够稳,侧倾控制得特别好,让我开起来很有信心。

还有它的智能驾驶系统,在高速公路上,我打开了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车子就能自己跟着前面的车走,也能稳稳地待在车道中间。

这让长途驾驶轻松了不少,也省了我不少精力。

下高速遇到堵车,它的自动泊车功能更是派上了大用场,轻松就把车停进了狭窄的车位。

我当时就在想,这样的产品,这样的体验,你说它会“退潮”?

那真是见了鬼了!

这明显是新能源汽车进入了一个“精品化、个性化、智能化”的新阶段。

所以,各位朋友,别被那些耸人听闻的“标题党”给骗了。

新能源汽车,它不是在“退潮”,而是在“蓄力”,是在更深的技术革新和市场洗礼中,变得更强、更成熟。

未来,我们看到的,不再是“新能源汽车的‘退潮’”,而是更多优秀的新能源产品,以更强的实力、更低的成本、更贴近大家需求的方式,走进千家万户,真正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甚至改变我们的生活。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就像这句古语,充满无限可能。

我们正站在一个变革的时代,见证着科技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

所以,与其纠结于“退潮”还是“不退潮”,不如多关注一下市场上那些真正有实力、有创新、能给大家带来更好体验的新能源产品。

毕竟,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大家觉得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