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正式强制实施,这一政策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市场,激起了千层浪,引发了老车集体涨价和新车“解速”问题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
新国标实施后,北京地区的电动自行车市场热闹非凡 。记者走访多个品牌门店了解到,除台铃、九号等少数品牌外,多数品牌的电动自行车均已涨价,涨幅在几十元到400元不等 。爱玛门店的店员表示,店里除了两款车,其他的都已涨价,普遍涨了100到200元 。雅迪门店的销售人员也称,再过两天车辆就会涨价,且现在工厂已经不往外发车,库存车卖一辆少一辆 。
老车之所以集体涨价,主要是因为新国标规定9月1日以后,所有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都必须符合新标准要求,不符合新国标的车型不再生产 。而市场对老款车型的需求依然很大,尤其是一些速度较快、续航较长的老款车,更是成为了消费者抢购的对象 。在供需关系的影响下,老车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
与老车涨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车面临着“解速”难题 。新国标明确规定,新车必须具备时速超25公里/小时自动断电功能,且对防篡改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整 。这意味着,新车的速度被严格限制,消费者想要像以前那样对车辆进行“解速”已几乎不可能 。
在杭州,曾有消费者为了提升车速,花80元破解老国标电动自行车的限速 。但新国标实施后,这种情况将得到有效遏制,因为新国标从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三个方面提出防篡改要求,还通过“一车一池一充一码”的互认协同功能,大幅提高了非法改装门槛 。然而,对于一些对速度有较高需求的群体,如外卖员来说,新车的限速规定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不便 。
老车集体涨价和新车“解速”问题,是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后市场出现的两大显著现象。随着市场的逐步调整和消费者对新国标的适应,电动自行车行业将朝着更加安全、规范的方向发展,而相关的技术研发和政策配套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