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续航怎么选,电池越大越好吗,补能便利才关键

这两年,电动车是越来越火,身边不少朋友换了电车,也有不少人还在观望。但说到买电车,很多人心里头最怕的事,还是一个——续航焦虑。网上时不时能看到有人吐槽:开长途怕电不够,冬天一打折扣,原本说能跑五百,结果不到四百就慌了。于是,好多人以为,车厂是不是应该多放点电池,大电池才不怕没电。这思路其实挺自然,但是,真这么简单吗?今天咱们就仔仔细细掰一掰这个事。

以前吧,厂商之间就像比着谁电池装得多似的,500公里、600公里、700公里,后来甚至有说1000公里的,数字越来越吓人。但你真开多远?能不能开满额,自己都得拧把汗。用户要的是实际体验,谁都不傻,一看实际跟宣传相差这么多,就觉得被骗了,然后更焦虑。

再说说这电池越堆越多有啥后果?电动车会越来越重,这么说吧,一个150度的电池包,车重得加个五百公斤,小半吨,放那就是多拉了一家人的重量上路,费不费电?肯定费呀!所以表面上电池大了,里程好像多了,其实因为车重,电耗也直线上升,最终增加的续航没想象中那么多。这种倒腾法,有点像“煮粥加水,越煮越稀”,搞来搞去没本质变化,还更费劲。所以特斯拉一直不跟别人玩这个“堆电池”的把戏,有自己的坚持。

真要解决问题,还得看新技术。现在很多车开始用800V高压平台,这东西有啥讲头?跟烧水似的,电压高了,流过去的电流能减半。电流小了,发热少了,损耗少,车里用的东西轻了,反倒提高效率。这不是秀肌肉,是真有好处。举个例子,岚图梦想家用个差不多62度的电池包,纯电能跑350公里,效果拔群,根本不靠堆超大电池,反而玩出了新水平。你快充起来,那才是真的快,十来分钟能充个三百公里,堪比加油。你说这谁还纠结电池是80度、90度?压根不重要,补能快才是王道。

不过,绝大多数人还是关心,冬天天一冷,不少电动车掉电掉得凶,原本说能有四五百公里,实际三百出头,这怎么解?说白了,冬天主要问题是给电池维持温度,还有空调一开,用电猛,续航自然打折。如果光靠堆电池,大冬天里那些电量,很多都用来“取暖”和保护自己,那还怎么高效?所以,热管理系统成了硬杠杠,谁家热泵做得好,冬天出门就更踏实。比如理想i8这种车,专门优化了热管理,一个所谓“多源热泵”,用各种技术让每一度电都花得值。数据上看,冬天能多跑五六十公里,效果太实在。特斯拉的热管理同样够强,八路阀门,来回调节,冬天暖、省电,夏天也能控温,“热量搬家”的方案,真不是虚头巴脑的噱头。

讲到这里,朋友就说了,就算再“省”,充电慢也揪心。其实,除了快充技术,这两年“换电”模式也火了起来。蔚来的换电站现在已经不是图样了,几百座,像网点一样铺开。去换个电池,三五分钟,比加油都利索。有人会担心,电池经得起反复换吗?其实电池都是标准件,电池健康度实时监控,比你自己天天用慢充快充乱招呼更安心。这就好比,咱不用自己带水桶打水,路边有自来水,一开就有,还随时换新桶,谁还琢磨那点事?而且,换电模式有个好处,不用自己背着半吨电池全国跑,长途才用上大电池,平时配小电池,划算又省钱。

有意思的是,现在越来越多人开了几年电车后,发现续航焦虑越来越小。按不少老司机的话讲,“关键看附近能不能充上电、换上电。”有的城市超充、快充、换电站随处可见,加电像加油一样快,谁还老琢磨那“1000公里续航”?多数人一天出门,也就几十上百公里,那点距离足够了。

其实,理论上燃油车油箱50升到70升,满了续航五六百公里,可有人挣扎着开满500公里再去加油吗?很少,大多数人看到还剩一百多公里油,转身就去加油站,无非几分钟,谁有压力?其实大家对燃油车续航并没焦虑,焦虑的根子全在充能太麻烦。

电动车续航怎么选,电池越大越好吗,补能便利才关键-有驾
电动车续航怎么选,电池越大越好吗,补能便利才关键-有驾
电动车续航怎么选,电池越大越好吗,补能便利才关键-有驾
电动车续航怎么选,电池越大越好吗,补能便利才关键-有驾
电动车续航怎么选,电池越大越好吗,补能便利才关键-有驾

电动车换电、快充路线和能源互动(V2G)其实还有更远想象空间。有人说未来电动车还能把多余的电卖给电网,“白赚”点收益。虽然现在推广难度挺大,但思路对。你家晚上车闲着连上电,白天上班再用,十年后说不定每辆车都是小发电站,帮电网调节。那续航焦虑早就被彻底消灭。

所以,现在市场上一窝蜂去卷堆大电池的厂家,其实是对用户需求的误判。普通家庭主要用车场景是上下班、买菜、周末小跑;到假期自驾,补能方便就行。与其花大价钱让每辆车背巨型电池倒腾,不如把功夫用在充电设施建设、快充网络完善、换电站铺设上。这才是长远之计,大家用车自然踏实。

买电动车,真不必执迷于牌面上“1000公里”“150度大电池”这些噱头。那种超大电池只有极个别用车环境才真能用到,大部分时候是负担。我们更该关注:这车好不好充电?附近的快充站、换电站够多吗?一周充几次,方不方便?只要这些问题解决了,续航焦虑自然而然就消失不见。

总的来说,电动车不是靠堆电池取胜,续航增不增,核心还是补能体系能不能跟上。行业技术一直在进步,800V快充、出色的热管理、完善的充电换电网络,这三个加在一起比大个电池靠谱得多。只要各大品牌别走歪路,把资源、技术都投到解决补能便利上,“电量焦虑”这个词迟早就会像“烧煤取暖”一样,慢慢变成过去时。

最后横一刀说,大家以后看到什么超级无敌大电池,大续航数字,别一味迷信宣传噱头,你要真明白了,这些数字其实远没有补能便利更重要。以后不管买什么电动车,搞清楚自己用车的需求和城市里的补能情况,才是真正能安心用车的王道。别再迷信堆电池了,补能快才最靠谱!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