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EQB直接打五折,路虎发现运动版降价20万,宝马iX3狂降47%,豪华品牌的“集体大跳水”

奔驰EQB直接打五折,路虎发现运动版降价20万,宝马iX3狂降47%……这已经不是促销,而是豪华品牌的“集体大跳水”!

金秋九月,车市价格战杀疯了,SUV市场更是腥风血雨。 曾经高不可攀的豪华品牌,如今带头“割肉”,最高降幅接近50%,相当于直接腰斩。

奔驰EQB直接打五折,路虎发现运动版降价20万,宝马iX3狂降47%,豪华品牌的“集体大跳水”-有驾

这波降价潮来得如此猛烈,让很多准备买车的消费者都懵了:现在入手,真的能捡到大便宜吗? 还是说,这背后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豪华品牌彻底放下身段,降价幅度突破认知底线

看看懂车帝发布的9月SUV降价榜单,简直触目惊心。 捷豹E-PACE直接打五折,宝马iX3、揽胜极光降幅都到了47%,英菲尼迪QX50、宝马iX1也都在46%上下。

这已经不是“促销”,是赤裸裸的“清仓甩卖”。 奔驰也没能扛住,旗下多款车型出现大幅度松动。 奔驰EQB以降幅50%的最大折扣稳居榜单第一名,奔驰EQA降幅48%,奔驰GLA降幅47%,优惠价格都高达10多万元。

宝马品牌也不甘示弱,宝马iX最大降幅44%,降价超过30万,而刚刚换代不久的宝马X1也都同样给出了高达12.05万元的终端优惠。 甚至有报道称,宝马X1直接砍到19万,奔驰GLA跌到20万出头,奥迪Q3连22万都守不住了。

路虎发现运动版以22.5万元的优惠位居榜首,最大降幅高达49%。 揽胜极光降幅44%,凯迪拉克XT5降幅39%,沃尔沃XC60直接降价14.79万。 这些曾经需要加价排队的车型,如今价格近乎腰斩,让人不得不感叹时代真的变了。

奔驰EQB直接打五折,路虎发现运动版降价20万,宝马iX3狂降47%,豪华品牌的“集体大跳水”-有驾

合资品牌被迫跟进,德日系分化明显

面对豪华品牌的疯狂降价,合资品牌也不得不跟进。 在中端SUV市场,德系品牌降价力度明显高于日系。

大众旗下的探岳、途观L、途岳等车型平均降幅在34%-41%之间。 大众途观L入门版狂降43%,从21.38万元降至12.1万元。 甚至有报道称大众途观L卖到了13.99万的价格。 奥迪Q3、Q5L也有超过10万元的优惠。

相比之下,本田CR-V、日产奇骏等日系车型的降幅普遍维持在32%-34%,整体节奏偏保守。 但这种分化反映出不同品牌对市场的判断差异,德系品牌更倾向于通过价格调整刺激销量,而日系则更注重品牌价值和终端价格的稳定性。

不过,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日系品牌也难以独善其身。 本田CR-V两驱风尚版终端降价5.8万元,指导价20.19万元的车如今16万元就能落地。 丰田汉兰达混动版直降4.8万元,23.18万元就能开走,终结了持续十年的加价史。

自主品牌与新势力同步“下场”,价格战全面升级

奔驰EQB直接打五折,路虎发现运动版降价20万,宝马iX3狂降47%,豪华品牌的“集体大跳水”-有驾

除了合资品牌,自主品牌也在降价潮中表现积极。 哈弗H6、长安CS75等热门SUV降价幅度在31%-33%之间,荣威RX5、奔腾T77等也有3万元左右的优惠。

哈弗H6起售价跌破8万元大关,二代大狗PHEV插混车型直降24.5%。 甚至出现了“7万元买中型SUV”的颠覆性定价。 奇瑞瑞虎3x降至3.49万元,成为首款跌破4万元的自动挡SUV。

新能源方面,蔚来ES6、EC6均降价超10万元,奥迪Q4 e-tron、宝马iX1等纯电车型也大幅让利。 乐道L60最大降幅高达36%,新车价格已跌破13万。 蔚来ES6降价10.8万,降幅超过30%。

曾经以“高端”“科技”为标签的电动车,如今也开始拼价格。 这种趋势说明,新能源市场正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而企业之间拼的不仅是技术,还有现金流。

降价背后是行业的结构性困境,多重因素挤压燃油车生存空间

这场价格战并非单纯的促销行为,而是汽车行业转型阵痛的集中体现。 一方面,传统车企面临电动化转型压力,库存积压严重,只能靠降价清货;另一方面,新能源品牌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也不得不加入价格战。

奔驰EQB直接打五折,路虎发现运动版降价20万,宝马iX3狂降47%,豪华品牌的“集体大跳水”-有驾

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在2025年突破了50%,这意味着每两辆新车中就有一辆是新能源汽车。 比亚迪宋PLUS DM-i月销破3万辆,亏电油耗仅4.5L/百公里,比燃油SUV平均6.8L的油耗优势明显。

碳酸锂价格从60万元/吨暴跌至10万元/吨,让电动车成本大幅下降。 智能化配置更是燃油车的致命伤,新能源车型的L2级驾驶辅助搭载率是燃油车的三倍。

2025年7月起,全国实施实际行驶排放测试(RDE),老款燃油车无法达标。 这一法规的实施让经销商不得不亏本清仓,北京某4S店销售透露单车利润已不足百元。 广汽菲克、讴歌等品牌退出中国市场,降价车型面临“售后无门”的风险。

为刺激消费,国家以旧换新补贴最高2万元,叠加地方消费券和金融免息,锋兰达国补后做到8万元落地。 这些政策红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消费者的购车压力,但也加速了燃油SUV的清仓速度。

消费者心态发生变化,从“闻风而动”到“等更低”

面对如此密集的降价信息,消费者并没有像以往那样“闻风而动”,反而更加理性甚至观望。 有业内人士表示,现在购车者的心态是“你降我也不急买”,因为担心“今天买了明天再降”。

奔驰EQB直接打五折,路虎发现运动版降价20万,宝马iX3狂降47%,豪华品牌的“集体大跳水”-有驾

这种心态也反映出当前市场的一个深层问题:价格体系正在重构,但品牌信任度却在下滑。 消费者越来越不相信“官方指导价”,而是更愿意等待终端的“真实成交价”。 这也导致主机厂在定价上的权威性逐渐减弱。

朋友圈有人刚买降价后的宝马X1,比去年省了8万元。 但更多准车主陷入观望,“今天买明天降”的恐慌蔓延。 二手车商拒收频繁降价车型,某车商仓库积压的汉兰达三个月没卖掉。

曾经热衷豪华车的中产家庭,如今转投10万元级国产SUV;年轻人抛弃“合资信仰”,拥抱零跑C11等性价比车型。 奔驰GLA和宝马X1都降到20万元以内,价格与普通家用车持平。

购车陷阱无处不在,消费者需擦亮眼睛

在如此激烈的价格战中,部分车企为了控制成本,可能会在看不见的地方减配。 消费者在购车时需要警惕丐版车型的减配问题。

例如,15万元的本田CR-V丐版砍掉了倒车影像,18万元的大众途观L低配改用织物座椅。 部分经销商推销途昂减配版,阉割座椅通风和全景影像。 本田UR-V新款副驾驶气囊比老款薄了1.2mm,安全性存疑。

奔驰EQB直接打五折,路虎发现运动版降价20万,宝马iX3狂降47%,豪华品牌的“集体大跳水”-有驾

终身质保是购车时的重要考虑因素。 奇骏·荣誉11.98万元送动力终身质保,途观L14.29万元享整车终身质保,但需全程在4S店保养。 消费者在购车时需要仔细阅读质保条款,避免因保养不当导致质保失效。

库存车的检查也有诀窍。 2024年12月前的车可再砍5%,重点检测轮胎和电瓶老化情况。 消费者在购车时需要仔细检查车辆的各个部件,避免购买到问题车。

部分品牌退出中国导致售后体系崩溃,广汽菲克车主保养要跨省奔波。 这种售后问题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也降低了二手车的保值率。

二手车市场的连锁反应,价格体系陷入混乱

新车降价引发了二手车市场的连锁反应。 朋友圈有人刚买降价后的宝马X1,比去年省了8万元。 但更多准车主陷入观望,“今天买明天降”的恐慌蔓延。

二手车商拒收频繁降价车型,某车商仓库积压的汉兰达三个月没卖掉。 这种价格变化不仅反映了市场环境的变化,也体现了消费者需求的转变。

奔驰EQB直接打五折,路虎发现运动版降价20万,宝马iX3狂降47%,豪华品牌的“集体大跳水”-有驾

曾经需要加价排队的车型,如今价格近乎腰斩,让整个二手车价格体系陷入混乱。 很多二手车商甚至暂停收车业务,因为根本无法定价。

行业利润率大幅下滑,经销商面临生存危机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国内SUV市场整体利润率已由去年同期的8.7%下降至5.4%。 其中,部分合资品牌利润率已跌破3%,逼近盈亏平衡线。

这种“双杀”局面,使得整个行业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北京某4S店销售透露单车利润已不足百元。 很多经销商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甚至不得不退网。

当整个行业利润率跌破5%警戒线,当经销商退网数量突破4400家,这场始于价格战的生存竞赛,正在演变为对供应链韧性、技术储备和全球化能力的全方位考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