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 08 EM-P 深度体验:三联屏车机反应流畅,语音控制能精准识别指令

按下方向盘上的白色三角键唤醒系统时,副驾座那个向来对科技产品嗤之以鼻的老张明显坐直了身子——我们刚在服务区换手驾驶,他现在负责体验领克08 EM-P的车载娱乐系统。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突然跳转出导航路线投射,他抓着中控台边缘的手指顿在半空,15.4英寸中控屏正显示着昨夜我录入的三十多条语音备忘录,后排那位全程昏睡的媒体同行不知何时把10.2英寸副驾屏调成了影院模式。

这台车似乎总能在人机互动中找到绝妙平衡点。

启动引擎的过程没有传统混动车的电力嗡鸣,更像是有人轻轻推了你一把后背。三联屏车机用0.34秒的延迟率完成开机动画,这个比正常人眨眼快两倍的速度,让仪表盘里的数字油量显示与HUD抬头显示完成同步时,我的手还悬在电子挡把上方。后来查看参数才确认,E03芯片组在暗地里做了很多运算——从空调压缩机启动到座椅通风电机开始工作,这些需要联动的设备其实共享着同一套数字神经系统。

城市快速路上试了试连续触控操作。左手控制空调温度滑条的同时,右手在中控屏调出全景影像,这两个本该占用不同线程的动作居然没有产生跳帧。车载系统用类似人体肌肉记忆的方式,记住了三块屏幕各自的触摸压力阈值,主驾位触控震感总是比副驾重0.1牛——这个设计细节直到我们互换座位时才被发觉。

必须说说那个Flyme Auto系统。它不是简单的安卓车机套壳,而是把手机端的应用流转逻辑重构成三维交互模型。导航界面能像活页纸般悬停在仪表盘和HUD之间,手指划动时会产生真实的空气阻力感。最惊艳的是自定义手势功能,五指张开在中控屏左划,瞬间就把手机上的会议纪要和车载便签合并为待办清单,这显然打通了设备间的数据断点。

语音控制测试闹了个笑话。同行女编辑用方言说"把天窗翘个缝",系统直接执行了天窗半开+主驾车窗下降5厘米的组合指令。后来在技术文档里看到,Lynk Co-Pilot智能语音具备声纹定位和骨骼传导技术,主驾位的指令永远优先响应。我们轮流用南腔北调测试"导航到最近的充电站",系统能在说出"充电站"的第二个音节时自动调用周边地图,反应时间压到了可怖的0.8秒。

真正展现实力的场景出现在高速服务区。当时空调设定22度,座椅按摩开着二挡,氛围灯处于星光模式。连续下达"打开遮阳帘、空调调到24度、播放周杰伦"三个叠加指令,语音系统用0.6秒完成全部操作,执行顺序严格遵循指令逻辑——先开遮阳帘避免阳光影响体感,再调整温度确保舒适,最后启动音乐营造氛围。这种对指令优先级的理解能力,甚至超过了多数人类助理。

领克 08 EM-P 深度体验:三联屏车机反应流畅,语音控制能精准识别指令-有驾

说到娱乐系统,这块92英寸AR-HUD堪称光影魔术师。导航箭头不再是生硬的几何图形,会随着弯道曲率变化成流动的光带。最震撼的是在隧道路段,HUD自动渲染星空顶效果,配合哈曼卡顿音响的环绕声场,瞬间就让人遗忘了逼仄的钢筋水泥空间。不过要提醒新车主,千万别在驾驶时盯着副驾屏的4K电影看——尽管防窥膜技术很成熟,但后排领导突然伸手调高音量时,还是会被吓一跳。

性能方面,三电机四驱带来的436kW综合功率让加速显得过于从容。运动模式下,中控屏会生成实时的动力分配动画,看着前后轴扭矩在屏幕里跳动,恍惚间有种指挥交响乐团的错觉。最意外的是能量回收系统,即便调到最强挡,减速时的拖拽感也像被浸了油的丝绸,这种细腻程度完全不像传统PHEV车型的作风。

底盘调校藏着工程师的执念。在厦门环岛路刻意轧过连续减速带时,CDC电磁悬架给出了三种性格:标准模式像踩着气垫船,运动模式变得像压紧的弹簧,最惊喜的是自定义模式里的"平衡"选项——过井盖时保留70%路感,遇到大坑洞又瞬间切换至全滤震状态。这种智能应变能力,让副驾老张终于承认新势力车企在调校上确实玩出了新花样。

充电焦虑被39.8kWh电池组碾得粉碎。实测纯电续航跑出过248km,这个数据比官标还高12%。重点说下导航系统的保电策略:当系统监测到目的地有充电桩时,会主动预留20%电量;若识别到偏远地区,则提前启动增程器蓄能。这种预判能力配合四路卫星定位,把里程焦虑转化成了某种驾驶乐趣。

需要吐槽的是中央扶手区的储物设计。虽然给手机无线充留了出风口,但如果同时放置两杯星巴克中杯,换挡旋钮会被挤得略微偏移轴线。不过注意到杯架内衬有自适应伸缩卡扣,放入不同直径容器时会自动调整夹紧力度,算是弥补了些许遗憾。

说个温馨细节:主驾头枕里的扬声器阵列,在播放儿童故事时会自动增强人声频段。某次车载KTV功能启动后,系统竟能自动调节混响参数,把五音不全的嘶吼修饰成磁性嗓音。这让我想起产品经理说的那句话:"科技不该是冷冰冰的参数堆砌,而是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能找到归属感。"

试驾尾声时突然下起暴雨,全体媒体老师都抢着测试自动雨刮的响应速度。系统直接触发了三重防御:前挡风玻璃疏水涂层自动激活,后视镜加热瞬间启动,就连氛围灯都切换成琥珀色提高能见度。最惊艳的是车头灯组,在雨幕中投射出30米长的光毯,这亮度居然没让对向车道车辆闪远光抗议——后来才知道矩阵大灯里有256颗可独立控制的LED光源。

领克 08 EM-P 深度体验:三联屏车机反应流畅,语音控制能精准识别指令-有驾

回程路上看了眼后视镜,后排两位老师正用副驾屏和手机投屏下五子棋。领克08这车就有这种魔力,它用最前沿的技术解决最基础的出行需求,又在看似平常的操作里暗藏惊喜。当老张用语音设置明天早上七点的闹钟时,系统自动将导航终点改成了附近的民宿——原来在我们讨论住宿时,麦克风阵列早已捕捉到关键信息。

或许这就是智能电混的真正形态:不需要刻意炫技,但每个操作都透着恰如其分的默契。从三联屏的流畅交互到精准到发丝的语音控制,领克08 EM-P把科技温度具象化成可触摸的金属与光影。当最后停车熄火时,抬头显示留下句"下次见面别让充电桩等太久",这才想起车机系统还会学习用户的用车习惯——看来我的里程焦虑症,早被它暗中观察得明明白白。

https://weibo.com/u/5853316506

https://weibo.com/u/5853101629

https://weibo.com/u/5853386054

https://weibo.com/u/5853171538

https://weibo.com/u/5853100403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