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十几万买摩托,最后被大爷的买菜车教做人?车圈真相太扎心

摩托车轮子大小这事儿,讲真,本质上不是物理学,是玄学。甚至可以说,是一场关于信仰和角色扮演的战争。

你以为你在选轮子?不,你在选服务器,你在选阵营,你在选择是去当一个随时准备远征的十字军,还是一个在霓虹灯下耍帅的赛博朋克。

这事儿得从大轮子说起。所谓的大钢丝框,前轮动不动就给你干到21寸,后面配个18寸,看着就虎。官方说法是为了增加通过性,让你在面对非铺装路面,什么沙地、泥地、乱石滩的时候,如履平地。听起来特别硬核,特别有道理,对不对?

花十几万买摩托,最后被大爷的买菜车教做人?车圈真相太扎心-有驾

但这里面有个核心的BUG。

那就是,绝大多数买了这种大轮ADV的车主,他们一年到头,可能连个马路牙子都懒得上去。他们的“非铺装路面”体验,主要来自于小区里还没修好的那段减速带。

他们买的不是一个工具,他们买的是一个“可能性”,一个“万一有一天我想去西藏了呢”的赛博护身符。这跟很多人办了健身卡但从来不去,是一个道理。那个卡不是用来健身的,是用来在深夜吃完烧烤后,提供一丝“我明天就能练回来”的心理安慰。

所以,大轮子摩托,本质上是中年男人的“压缩毛巾”。平时看着皱皱巴巴的,扔水里就立刻膨胀,幻想自己变成了贝尔·格里尔斯,能生吃虫子。

我来给你演绎一个典中典的场景。一个大哥,穿着全套的拉力服,戴着价值五位数的头盔,骑着一台比人都高的ADV,停在市中心一个坑洼面前。那个坑,可能还没他家厨房的地砖大。然后他开始表演了,站起来骑,双腿夹紧,表情凝重,仿佛眼前不是一个水坑,而是东非大裂谷。三体人看了都得重启一下地球舰队,想研究下这是什么迷惑行为。

他小心翼翼地“征服”了这个水坑之后,会有一种巨大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和轮子大小没关系,和他花了十几万买的这身装备有直接关系。他要的不是通过性,他要的是一种感觉,一种随时可以去野的感觉,一种“我只是不想去,不是我不能去”的感觉。

花十几万买摩托,最后被大爷的买菜车教做人?车圈真相太扎心-有驾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或者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你就懂了。它不讲道理,它只讲信仰。奔驰最值钱的是那个标,ADV最值钱的就是那个大轮子带来的“在路上”的幻觉。这简直就是一种行为艺术的诈骗!

然后我们再看小轮子。

小轮子,前后17寸,甚至更小,主打一个灵活,一个贴地飞行。这些车,什么复古街车、咖啡赛车、性能小钢炮,一个个姿态低趴,恨不得把车主都嵌进油箱里。他们的战场是城市,是山路十八弯。

你以为他们追求的是极致的操控和人车合一?

是,也不是。

更准确地说,他们是在进行一场“工业美学”的修仙。他们追求的不是快,是帅。过弯的时候,压得有多低不重要,姿态好不好看,头盔和车的版画搭不搭,这才是核心KPI。

小轮子党的世界观里,实用性这三个字,约等于骂人。他们的车,减震硬得像根铁棍,坐垫薄得像张A4纸,过个井盖能把昨天的晚饭颠出来。但他们会告诉你,这叫“路感清晰”,这叫“纯粹的驾驶乐趣”。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真的拥有过这类车,我跟你说实话,纯粹的驾驶乐趣,很多时候约等于纯粹的腰肌劳损。你骑着它,在车流里闪转腾挪,感觉自己是雷电法王杨永信,在给交通系统做电疗。但只要超过半小时,你的灵魂就会开始拷问你的肉体:我图啥?我为什么要花钱买罪受?

这就是另一场大型表演。大轮子党表演的是“远方”,小轮子党表演的是“此刻”。一个假装要去征服世界,一个假装要在此刻人车合一。大家都在演,只是剧本不一样。

花十几万买摩托,最后被大爷的买菜车教做人?车圈真相太扎心-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我好像把两种人都得罪了。但无所谓,反正他们也不会看。

当下的市场竞争,已经不是简单的产品力竞争了,而是掀桌子式的信仰战争。厂商们不装了,摊牌了,他们知道你们要的不是车,是人设。所以他们拼命地给你造梦。

你看那些ADV,宣传片里永远是在无人区穿越,卷起漫天黄沙。你看那些街车,广告里永远是在深夜的隧道里,拉出一条迷离的光轨。他们根本不提你日常90%的时间,都是在堵车和等红绿灯。

这就是品牌玄学。会买杜卡迪的人,就是喜欢杜卡迪本身,你跟他聊春风450SR的性价比,他会觉得你在侮辱他的品味。会买水鸟的人,就是为了那个蓝天白云标和不对称大灯,你跟他讲凯越800X的配置有多高,他会觉得你根本不懂摩托。

那么,这个问题的终极答案是什么?谁才是真正的版本答案?

是老头乐。

你没看错,就是那些纵横在城乡结合部,无视一切交通规则,神出鬼没的电动三轮、四轮代步车。

花十几万买摩托,最后被大爷的买菜车教做人?车圈真相太扎心-有驾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摩托车通过性的关键,也不在什么21寸大轮,还在老头乐。

花十几万买摩托,最后被大爷的买菜车教做人?车圈真相太扎心-有驾

你见过哪个老大爷因为路面不平而发愁吗?你见过哪个老大爷在乎过弯的姿态吗?人家车上拉着白菜,孙子坐旁边,一个小轮子照样上山下乡,面对任何沟坎都突出一个“硬过”。什么减震行程,什么重心高度,在“我不管,我就要过去”的强大意念面前,都是浮云。只要大爷心里有路,哪里都是路。

他们不玩玄学,他们只讲实用。他们不搞信仰,他们只信能早点到家。

所以你看,车圈的尽头,其实就是生活本身。当一个ADV大哥和一个咖啡赛车手在路口互相看不顺眼,觉得对方是傻X的时候,一个拉着一车煤气罐的大爷,骑着他的小轮三轮车,从他们中间“嗖”一下就过去了,留给他们一个深藏功与名的背影。

那一刻,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所以,别再问轮子大小怎么选了。问问你自己,今天晚上,你准备演哪一出戏。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但这一切在老大爷的买菜车面前,都是笑话。为什么?因为人家根本不在乎,不在乎,就是最大的赢家。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