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其实没定,文里聊的倒挺杂的。那天饭后和两个技师说起发动机和电机这玩意,师傅嘴里叼着根正露丸,说内燃机“咋鼓捣都是那点动静”,旁边小张噗嗤乐了,“电机才是真正省心,通电就呲溜窜到最大扭矩”。不过说实话,这行里20年进步顶多把热效率从38敲到41,又如何?人家电机那玩意,工程师澡洗到一半顺手调两下,效率就噌噌干到95了。有年专家调侃,说顶级汽油机也不过二流电机开头。认真琢磨,机械师傅干一辈子也是这点认命。
说到布加迪威龙那W16,坛子里还有人专门发视频拆机,涡轮迟滞像老头下楼,一抬脚就是半天。对比电动的,比如比亚迪那海鸥的小电机,造价啥也不高,师傅说“比威龙零头都不到”,踩电门,0.03秒就爆最大扭矩,那是啥感受?开过的说“推背感不争气地冒”。燃油机得过12道工序,喷油、进气、曲轴、废气还得围着转,能量打游击一样消耗掉六成多,再往下传都打折。而那电机呢?通上电就磁场一炸,力量干脆利落,效率哪儿、师傅说“100以内随便挑”。
有机会,邻居小刘拉我看他家的2.0T,大冬天掀开机盖,到处管路,一堆冷却系统使劲对抗八百度高温。变速箱里塞满小配件,据说三百多零件,一个环管错位就拉缸。废气再循环,有时还漏气。总舱里,大概得两千零件一起配合,想想一台钢琴开成交响乐,每天怕哪儿出事故。再看看那电机舱,只有定子、转子、减速器,师傅一边擦手一边笑:“空间大得能装一箱苹果。”操控上也省不少心。
前年高速路段试驾了问界M9,它那套系统,自动变道时操作挺干净利索。边上老李摸摸方向盘,念叨“同价位要是油车,还在苦画龙。”归根结底——汽油机那点动力响应慢如乌龟,至少慢上半秒;但智能驾驶,要指令在五十分之一秒就落地。有人说电车以太网带宽是一千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全在高速互扯,油车那老CAN总线,才一兆,跟2G网看4K视频似的,不掉线才怪。
不过,这也不是汽油机彻底认栽。漠河零下三十,老司机不敢开电车,“续航直接斩腰”,但丰田混动还能顶住。重卡补能也是个坎,加相当于五分钟加满一千五百公里柴油,电卡换电池得扛十吨料,师傅摇头:“这谁撑得住?”情怀这事也没完,保时捷911那声浪“值钱”,真有车主乐意掏钱只为听“咆哮”,笑称能买套电驱回来玩。
说到冷门的,老技术员提过,油车有个叫“可变气门升程”的配置,能按油门深浅自己变换呼吸,省油点是省油,维修时师傅说“手必须得软”,一紧就扣坏。还有那双电池串并切换的老电车,群里有哥们吐槽“夏天一热,主控板直接罢工”。更有趣的,早期混动卡车有个误传,说换电减重能提升承载,其实“都是瞎扯,轴荷一飙照样限行”。
还有细节容易被忽略,像高海拔地方,高原3000米以上,普通涡轮不用三个月性能大降,听维修站的人在群里吼“少送修,多开电”。但电机温度传感器偶尔也会神经错乱,冬季冷启动,抖一下,以为烧坏,结果就是电线胶皮老化了。
电车销量这几年,说句老实话,加得太猛。我隔壁小区,去年三百台新车,有一半是电动,微信群里笑话传开,说以后变速箱师傅得改行做控制器。师傅感慨,“机械之美再漂亮也是人类的浪漫”,但现实是时间站电子这边。懂表的都明白,机械表没绝迹,但讲究计时都换石英了。谁都明白,情怀在老车,效率在新车。
顺带插个段子,前天小区里那辆老思域,冬天点火徒劳四次没着,车主急红眼,“电车就不会这么闹心吧?”养护微信群一帮技师都调侃,“头发掉光了才懂得电子的温柔”。那辆思域后来卖到了南方,听说买主开了两月又拉到电改厂,“只改电驱,不修情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