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丰田章男老师出来表演,说日本固态电池技术领先我们二十年。当时大家一听,坏了菜了,这不就是人家已经飞升了,我们还在炼气期么,感觉天都要塌了。
结果呢?这才几年,丰田老师自己不装了,摊牌了,说那个牛逼轰轰的固态电池,不好意思,得2030年再说了。
而国内这帮卷王,什么长安、太蓝,直接把量产时间怼到了2027年,甚至2025年就要先开它个75GWh的产能。这已经不是打脸了,这是直接把丰田的脸按在地上,用砂纸来回地摩擦,火花四溅那种。
这事儿的本质,就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世界观问题。两种完全不同的修仙法门。
日本车企走的,是那种古典修仙的路子,讲究一个根基扎实,完美无瑕。他们搞的那个“硫化物”技术路线,听着就高端,参数拉满,理论上就是神器。但问题是,这玩意儿就像一本绝世武功秘籍,第一页就写着“欲练此功,必先自宫”,修炼条件极其苛刻,稳定性差得跟个醉汉一样,成本高得能让三体人看了都想回母星。它在实验室里666,一拿到工厂里就歇菜,属于典型的“PPT里我重拳出击,现实中我唯唯诺诺”,典中典。
而中国这边的车企,压根不跟你玩这套。他们悟了,悟得透彻。什么叫市场竞争?市场竞争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是直接掀桌子。最好的防守就是把餐厅给爆了,大家谁都别吃。
所以他们搞的“氧化物和聚合物”混合路线,说白了就是,我不求一步成仙,我先求个人手一把加特林。性能可能不是最顶的,但它稳定啊,它便宜啊,最重要的是,它能造出来啊。能过,就是能过。这就像打游戏,你一身神装,但你还在新手村里出不来,我有啥好怕的?我拿着一把新手剑,但我已经出去砍人了,经验值刷刷地涨。
我作为一个被各种续航焦虑折磨过的中年人,对此感触极深。你跟我扯什么技术原理,什么能量密度,我听不懂。我只关心一件事,这玩意儿什么时候能让我开上?你告诉我你的宝剑能开天辟地,但要等一百年才能铸好。隔壁老王已经拿着菜刀把整个小区的怪都清完了。你说谁牛逼?
所以你看,这背后是两种哲学的对决。日本企业是在追求一个“艺术品”,而中国企业是在打造一个“杀人工具”。艺术品需要瞻仰,杀人工具只需要管用。
更骚的操作还在产业链上。讲技术不讲产业链,那就是在耍流氓。中国的优势是直接把整个产业链搞成了一个巨型自助餐,要啥有啥,还便宜。
人家日本企业还在一个一个零件死磕的时候,我们这边,像先导智能这种公司,直接把生产线都给你整成白菜价,比日韩便宜三成,交货还快。这就等于说,我们开分基地,是按“Ctrl+C”再“Ctrl+V”,人家那边还得一砖一瓦地盖。这还怎么玩?根本没法玩!
还有清陶能源这种更狠的,自己搞定原料,自己搞定生产,自己搞定回收,一个人活成了一支军队,专利多到能当砖头盖房子。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把车企比作修仙的,好像有点过于中二了。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还挺贴切?一个讲究单打独斗,一个直接开启了宗门模式,底下几百个外门弟子玩命炼丹炼器。
这种打法,已经不是弯道超车了,这是直接把赛道给炸了,在废墟上开银趴。你看长安现在喊的口号:“充电10分钟,续航2000公里。”这玩意儿要是真搞出来了,那不是续航革命,那是给整个电动车行业装上了“任意门”。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讲真,我看到这个数字的第一反应,不是兴奋,是恐慌。我作为一个人类,我的膀胱根本配不上这么牛逼的科技。但这对同行来说,就是灭顶之灾。你还在算计怎么多塞一百公里续航的时候,人家直接把游戏难度清零了。同行看了也得傻,哭晕过去。
所以现在欧洲那帮老贵族也坐不住了,大众屁颠屁颠跑来入股国轩高科,就是想通了,打不过就加入。再抱着那点可怜的自尊心,最后可能连当“技术顾问”的资格都没了。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谁能先造出那个能跑2000公里的神仙电池?
我的结论是,这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当一个玩家开始不按牌理出牌,用一种近乎“自爆”的方式去冲击规则的时候,规则本身就已经被重塑了。这已经不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打击,这是直接召唤二向箔,把整个森林都变成一张画。
日本企业曾经在很多领域领跑,但他们总有一种奇怪的执念,就是觉得战争应该是体面的,是穿着礼服的决斗。但他们忘了,战争的唯一目的,就是胜利,不择手段的胜利。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最终,那个神仙电池可能不是最完美的,甚至可能有很多妥协。但当它被装进成千上万辆车里,在马路上跑起来的时候,丰田实验室里那个再完美、再牛逼的“艺术品”,也就真的只是个艺术品了。因为历史,从来都是由流氓书写的。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