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是隔着一堵“钱不够花”的墙,还是横着一条“排放不达标”的河?
马自达ICONIC SP概念跑车的故事,也许能给所有梦想派一记当头棒喝。
话说回来,你有没有发现,小时候我们都以为长大了能买一辆酷酷的跑车,结果现在不知道是自己变了,还是这个世界变了,连马自达都说:“我也想造,但我没钱。”
马自达ICONIC SP的量产难题,其实不用绕弯子,归根结底就两大锅:一锅是钱不够,另一锅是技术卡脖子。
故事是这样的,马自达在2023年甩出一个ICONIC SP概念,让不少转子粉、RX-7老车主热泪盈眶,觉得马自达终于要“复兴精神图腾”了。
370马力的动力系统,还搞出了个插混510马力版本,甚至有碳捕捉技术加持,听起来像是赛车手的年度梦想清单。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马自达CTO自己都承认:“技术我能做,但没钱。”你听听,这话熟不熟?
是不是有点像我们买房买车时的自我安慰——不是我不想买,是钱包不支持。
马自达电动化转型压力直接把预算砍了五千亿日元,到2030年,还要继续削减一大笔。
刀刃上的钱,全砸在全新电动平台的研发上,毕竟这关系到全公司未来的生死。
谁敢在这种大背景下,把公司救命钱拿去造一辆小众跑车?
不挨老板骂才怪。
别说马自达,就是你家楼下老板,不会因为你爱吃羊肉串就专门给你开个羊肉串专卖店,主业都还没干好呢。
更要命的是,ICONIC SP的量产不仅要重新开发转子发动机,还得配混动系统,还是一个小众跑车,盈利预期说白了就是个问号。
这事搁哪个董事会讨论,都得被pass,顶多让工程师画画图,放放展台,造量产车?
想都别想。
钱的问题已经够头疼了,排放问题更能让人哑口无言。
转子发动机结构特性决定了它排放高,全球排放标准还越来越严,这不是“努力一点”就能解决的技术难题。
马自达自己也清楚,不是简单换个催化器就能搞定,得重组团队,搞微藻燃料、碳捕捉装置,甚至把转子从发电机升级成驱动源。
工程师都认了,说技术突破还得2-3年,最早也要2027-2028年。
这就像高考分数不够,老师说再努力几年,万一政策又改了,不保证你能考上。
现在的局面就是,排放不解决,量产没戏;技术突破了,预算又不见得有余钱。
你说这是不是“牛奶喝不上,牛还得养着”?
放在家庭场景,就是你想买个咖啡机,每个月刚好还房贷,电费也涨价了,只能眼巴巴看着淘宝收藏夹里的咖啡机上灰。
马自达不是不想,是真没办法,现实这头拴着电动化大业,情怀那头拴着转子梦想,左手理想,右手生存,谁都想两手抓,但谁都知道,先活下去才有资格做梦。
不过说到这里,咱也不能老是埋怨企业不够“浪漫”。
其实,马自达还是保留了一手,重建了转子开发团队,把ICONIC SP的设计和技术“火种”用在Vision X-Coupe概念上。
这就像你买不起房,但还在努力攒首付,没把梦想扔掉。
再说,MX-5新一代也没抢转子那条路线,预计2030年前只用自然吸气四缸发动机,手动后驱不动摇,跟ICONIC SP不冲突,这也算给转子车留下了一点空间。
万一哪天技术突破了,预算有结余,谁知道RX-7的精神继任者会不会突然杀出来?
其实马自达的纠结,说白了就是小众与大众的博弈,梦想与现实的拉扯。
你会不会质疑——马自达是不是太怂了?
但你想想,全球车企谁不是在电动化浪潮里打水漂?
丰田折腾氢能源,特斯拉卷智能驾驶,连大众都开始“抄作业”了。
敢在2024年坚持造小众跑车的,除了保时捷那种有钱任性,剩下的都是在夹缝里求生存。
马自达留住转子火种,已经比不少“转型派”多一分情怀了。
其实,这事儿跟我们日常生活也很像——多少人坚持自己的小爱好,但一到柴米油盐酱醋茶,就只能把兴趣变成收藏夹里的壁纸,哪怕梦想很闪光,现实总得优先活着。
话说回来,如果明天有个技术天才跳出来,彻底解决了转子发动机排放,把成本降到和普通发动机一样,马自达是不是立刻能量产ICONIC SP?
我看未必。
这事儿,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企业战略问题。
毕竟电动平台还在烧钱,公司高层也得向股东交代,谁敢拍脑袋上马一个小众产品?
这时候你发现,车企的梦想和个人梦想一样,总有七大姑八大姨来劝你:“先把正事干好,等有余钱再说理想。”
当然了,我这么说不是给马自达找借口。
其实,有时候企业太过理性,反而失去了爆发的可能。
万一马自达咬咬牙,搞个小批量限量版,把排放问题“区域化”解决,或许也能让情怀落地。
毕竟有钱人还是有的,喜欢买情怀跑车的人也不是一点没有。
是不是应该有点“勇敢者游戏”精神?
要不然,总是技术有了,预算没了,等到一切都准备好,市场风口早飞了八百里外。
回头看看你自己,梦想和现实之间,你是不是也曾在预算和技术之间徘徊?
是选择继续攒钱,还是干脆把梦想“冷藏”?
马自达的烦恼,说到底也是我们每个人的烦恼。
你会怎么选?
如果是你掌舵马自达,你会把钱砸在电动平台,还是让转子情怀破圈一把?
大家评论区聊聊,别让梦想只活在展台和朋友圈滤镜里,万一哪天你就是“技术天才”或者公司高层,能不能来一场现实和理想的硬碰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