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关于增程的讨论,早就不是技术问题了,它已经升格为一场大型宗教战争,比豆腐脑吃咸的还是甜的还要魔幻。一边是原教旨主义者,高喊“脱裤子放屁,能量守恒定律看了都想哭”;另一边是现实主义信徒,用真金白银把理想、问界送上了销量神坛。两边谁也说服不了谁,吵到最后就是互相问候对方的精神状态。
但你发现没,这场战争的诡异之处在于,一边在吵架,一边在爆卖。理想交付破80万辆了,问界M9卖得比同价位BBA都好了,这帮喊着“不先进”的人,身体倒是很诚实嘛。这就好比一群修仙大佬在争论到底是“气修”正宗还是“体修”牛逼,结果一个用着左轮手枪的凡人把所有人都给突突了。大家全傻了,这玩意儿不讲武德啊。
增程就是这把左轮手枪。它不跟你玩那些花里胡哨的飞剑和法术,它就一招:简单,粗暴,有效。
为啥?咱们先不聊技术,聊聊买车这个行为本身。你花25万买车,你到底在买什么?我们来看两个典中典的案例:特斯拉Model Y和理想L6。价格几乎一样,一个24.99万,一个24.98万。
特斯拉给你的是什么?一个四白落地的清水毛坯房。它告诉你,我的地基打得好,我的钢筋用得足,我的设计是未来主义。但你坐进去,除了那块大屏幕,啥都没有。想听个歌?对不起,没给你集成QQ音乐。想要个舒服的座椅通风?不好意思,马斯克老师觉得流汗才是人类该有的状态。至于智能驾驶,好用是好用,但想用完全体?得加钱,三万二,谢谢。
理想L6呢?它直接给你一个精装修带全套家电的KTV包房。冰箱彩电大沙发,加热通风按摩椅,智能驾驶不要钱,车机系统恨不得让你在里面打《原神》。空间还比Model Y大了一圈。就问你怕不怕?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凭什么!凭什么价格一样,理想能堆这么多料?李想老师是找到金矿了还是他自己就是财神爷附体?都不是。秘密就藏在那个叫“电池”的玩意儿里。雷军老师都说了,电池占了一台电动爹成本的三分之一。这玩意儿现在不是电池,是金融产品。
理想L6的电池是36.8度,特斯拉Model Y是60度。问界M9增程版42度,纯电版100度。看明白没?增程车直接把最贵的那块“能量压缩毛巾”给你砍了一半。省下来的钱,拿去干嘛?加大加大加大!把你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全部给你拉满。这简直就是掀桌子!它不是在跟你竞争,它是在跟你玩命。它告诉你,纯电车那高昂的电池成本,就是你的原罪。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真的没那么多精力去装修一个毛坯房了,我也没那么多信仰去为马斯克的火星梦买单。我只想下班之后,瘫在车里,打开按摩,喝一杯冰可乐。谁能满足我这个卑微的愿望,谁就是我的神。你看,中年人的信仰就是这么朴实无华。增程车恰好把这一点给拿捏得死死的。
然后我们再来说那个“脱裤子放屁”的核心争议。很多人想不通,烧油发电再驱动,不是多了一道手续,更浪费吗?这个逻辑,对,但不完全对。我甚至怀疑,保时捷老爷子当年是不是也只是想给自己的马车装个不用喂草的发动机,结果玩脱了。
这里必须上一个黑话:“解耦”。说人话,就是发动机和轮子彻底分手了,老死不相往来,断绝了任何机械上的关系。
在燃油车里,发动机是个苦逼的打工人,路况就是它老板。老板让你加速,你就得玩命吼;老板让你堵车,你就得走走停停,憋屈得要死。你大部分时间都在一种非常不舒服、效率极低的姿态下工作,油耗自然高得一批。
增程车里,发动机终于悟了,它不伺候老板了,它躺平了。它现在只负责一件事,在自己最舒服的那个转速区间,以一种修仙般的心态,安静地当一个雷电法王,稳定地发电。效率能不高吗?心态都好了!发出来的电直接给电机用,多余的再存进电池这个小水库。整个过程突出一个“从容”。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发动机比喻成分手的前男友有点怪,但你别说,还挺贴切。所以,在市区这种反复启停的场景下,增程车这个“分手”后的发动机,确实比燃油车那个被“耦合”关系绑定的发动机要省油。这不是玄学,是物理学。
但是,但是,但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增程车绝不是完美的。它的优点有多突出,它的缺点就有多扎心。这世界上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第一个缺点,高速就是它的阿喀琉斯之踵。燃油车跑高速,发动机也进入了舒适区,可以直接驱动车轮,简单高效。增程车呢?还得先发电再驱动,中间商赚差价,能量损失是实打实的。这时候,隔壁的插电混动车直接笑出了声,人家在高速上可以直接发动机驱动,把增程这个“中间商”给踢了。所以从纯省油角度看,串并联的插混才是六边形战士。
第二个缺点,亏电体验断崖式下跌。这才是增程车最致命的地方。有电的时候,它是静谧、平顺、动力澎湃的六十万级豪华宫殿。一到亏电,那简直就是仙人渡劫失败,直接从元婴期打回炼气期。你那台价值几十万的移动城堡,瞬间变成了一台声嘶力竭的拖拉机。发动机的咆哮会让你开始怀疑人生,动力也会大打折扣。这种从天堂到地狱的落差感,比一直待在地狱还难受。
这就引出了第三个缺点,一种新型焦虑诞生了。你以为你买了增程,摆脱了里程焦虑,可以随时加油横行天下。是是是,理论上是这样。但因为亏电体验太差,你会不自觉地陷入一种“优质体验焦虑”。为了维持那种“有电”的仙人状态,你会强迫症一样地天天充电。本来纯电爹三四天一充,你这倒好,一天一充。你以为你给自己装了个任意门,结果发现这个任意门每次用完都得手动上弦。又给自己上了个新班。
所以你看,增得一路,必有一失。增程技术不是什么未来科技,它更像是一种极其聪明的妥协,一种在当前电池技术、充电设施和用户习惯之间找到的黄金平衡点。它用一个相对落后的内燃机,加上一块不太大的电池,通过一种聪明的排列组合,竟然硬生生创造出了一种越级体验。
这套打法,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了,你这不符合基本法啊!
所以增程到底先进吗?这个问题本身就很可笑。在活下去面前,先进算个屁。它不追求技术上的绝对领先,它只追求用户体验上的绝对碾压。它就是当下这个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里,最不讲理,但又最合理,长出来的一个缝合怪。而这个怪物,正在大杀特杀。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