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车省油还是费油,一招看穿,技术真相大揭秘!

随着油价在人们的心理关口附近徘徊,混合动力汽车已经从一个新奇的选择,变成了许多家庭购车清单上的热门选项。

然而,一个普遍的困惑也随之而来:同样都叫“混动”,为什么邻居家新买的比亚迪每天都要在充电桩上充电,而同事那台开了几年的丰田卡罗拉却从来没见他插过电?

这种现象让不少人感到迷茫,自己看中的混动车,到底是一台能用电跑的“准电动车”,还仅仅是一台比较省油的燃油车?

混动车省油还是费油,一招看穿,技术真相大揭秘!-有驾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复杂,关键在于理解不同混动技术背后的核心工作逻辑。

首先,我们来看看那些需要充电的混合动力汽车,它们在技术上通常被称为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或者增程式电动车(REEV)。

这类车型的核心设计思路,是尽可能地用电来驱动车辆。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工程师们给它们配备了一块容量相当大的电池,通常在15到45千瓦时之间,这个容量甚至超过了一些早期的纯电动汽车。

有了大电池作为基础,这类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也相应地很长,普遍能达到50公里以上,现在很多新车型甚至突破了150公里乃至200公里。

混动车省油还是费油,一招看穿,技术真相大揭秘!-有驾

比如市场上非常热门的比亚迪DM-i系列车型,其纯电续航普遍在120公里左右,对于绝大多数人的日常上下班通勤来说,这个距离是完全足够的。

这意味着,只要家里有方便的充电条件,车主完全可以把它当作一辆纯电动车来使用,每天回家充电,第二天满电出门,整个星期的日常通勤都无需启动发动机烧油。

这种使用模式下的用车成本极低,每公里电费大约只要一毛钱左右,相比燃油车,经济优势非常明显。

增程式电动车则把“以电为主”的理念推向了极致。

像理想汽车和问界系列所采用的技术,其发动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直接驱动车轮,它的唯一任务就是作为一个发电机,在电池电量不足时启动,为电池充电或者为电动机供电。

混动车省油还是费油,一招看穿,技术真相大揭秘!-有驾

所以,驾驶者感受到的永远是电动机带来的平顺、安静和快速的动力响应,驾驶体验和纯电动车几乎没有差别。

这类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通常更长,比如理想L系列的一些车型纯电续航可以超过200公里,这让它们在城市中的使用场景更加从容。

总的来说,这类需要外接充电、拥有较长纯电续航的混动车,本质上是一台加装了“续航补充包”的电动车,它们能够享受新能源汽车的绿色牌照和购置税减免等政策优惠,核心优势在于极低的日常使用成本和无限接近纯电车的驾驶质感。

与此相对的,是那些不需要外接充电的混合动力汽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油电混动(HEV)。

这类技术的代表就是丰田的THS系统和本田的i-MMD系统,它们在市场上已经发展了二十多年,技术非常成熟。

混动车省油还是费油,一招看穿,技术真相大揭秘!-有驾

它们的核心设计理念并非用电来替代油,而是用电来辅助油,让发动机工作在最高效的区间,从而达到节油的目的。

因此,它们的电池容量非常小,通常只有1到2千瓦时,仅能支持车辆纯电行驶几公里,主要用于起步、低速蠕行或者短暂滑行。

这块小电池的电能完全来自于车辆减速、刹车时回收的能量以及发动机在高效工况下富余的能量。

由于不能外接充电,它们自然也无法享受新能源政策,悬挂的是和燃油车一样的蓝色牌照。

这类车型最大的优势在于使用的便利性,车主完全不需要改变传统燃油车的使用习惯,不用考虑安装充电桩,也没有充电的等待时间。

在城市拥堵路况下,车辆频繁启停,正是发动机效率最低、油耗最高的区间,此时电动机的介入可以完美弥补这一短板,节油效果非常显著。

混动车省油还是费油,一招看穿,技术真相大揭秘!-有驾

像丰田凯美瑞双擎、本田雅阁混动等车型,在市区的综合油耗普遍能维持在百公里4到5升的水平,相比同级别的纯燃油车,节油率可以达到30%到40%。

所以,可以把这类油电混动车理解为一台“智能化”的燃油车,它通过一套精密的电控系统,让发动机和电动机默契配合,实现了比传统燃油车更低的油耗,但其本质驱动能源依然是汽油。

在上述两大主流技术路线之间,近年来中国汽车品牌还开创出了一条新的技术路径,即多挡位DHT混动技术。

这类技术试图融合前两者的优点,既要插电混动车的长纯电续航和电动驾驶感,也要解决一些混动车型在高速行驶时油耗偏高的问题。

它的特点是在混动系统中加入了一个2挡或3挡的变速机构。

混动车省油还是费油,一招看穿,技术真相大揭秘!-有驾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发动机在更宽泛的速度区间内都能找到最高效的工作点。

在低速时,它可以用纯电驱动,实现零油耗和静谧性;在需要急加速或高速巡航时,发动机可以通过不同的挡位直接驱动车轮,保证了动力输出的直接性和燃油经济性。

长城、吉利、奇瑞等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DHT混动技术,它们普遍也配备了不小的电池包和充电口,可以实现超过100公里的纯电续航,但在亏电状态下的综合表现,尤其是在高速路况下的油耗控制,理论上会比单挡位的混动系统更有优势。

那么,对于一个普通消费者来说,如何快速判断一辆混动车的技术本质呢?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车上有没有充电口。

混动车省油还是费油,一招看穿,技术真相大揭秘!-有驾

有充电口,意味着它具备长时间纯电行驶的能力,属于“以电为主”的类型。

没有充电口,那它就是一台纯粹的节油车。

其次,可以查看车辆的参数配置表,关注“纯电续航里程”这一项。

如果纯电续航超过100公里,那么它在日常使用中完全可以扮演电动车的角色;如果只有区区几公里,那它的电系统就只是个辅助节油的工具。

实际的试驾体验也能说明问题,起步和加速过程如果非常安静顺滑,几乎感受不到发动机的存在,那么多半是电驱为主;如果能比较清晰地听到或感觉到发动机介入工作,那么它的工作逻辑更偏向于燃油车。

混动车省油还是费油,一招看穿,技术真相大揭秘!-有驾

最后,车辆悬挂的牌照颜色也是一个明确的信号,绿色牌照代表新能源,蓝色牌照则意味着它在管理上仍属于传统燃油车范畴。

当前,混动汽车市场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中国品牌正在引领一场技术革命。

新上市的混动车型,纯电续航突破200公里已经屡见不鲜,比亚迪秦L的综合续航实测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100公里,彻底打破了人们对车辆续航的传统认知。

同时,快充技术的普及和整车价格的不断下探,比如比亚迪秦PLUS DM-i的起售价已经进入7万元区间,使得混动车型与同级别燃油车的价格差距几乎被抹平。

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选择,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如果家里有固定车位能安装充电桩,日常通勤距离不长,并且追求更低的用车成本和更安静的驾驶体验,那么插电式混动或增程式车型无疑是理想之选。

如果居住环境不具备充电条件,或者经常需要长途奔波,更看重使用的便利性和技术的可靠性,那么传统的油电混动车型依然是一个不会出错的选择。

而对于那些既想要纯电的体验,又对全速域的动力和油耗表现有更高要求的消费者,新兴的多挡DHT混动技术则提供了一个更为均衡的解决方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