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汽车重塑全球信任 」
作者 | 沈天香
编辑 | 李国政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2005年,国产陆风X6、华晨尊驰登陆德国法兰克福车展,却在随后的碰撞测试中成绩惨不忍睹,“撞”碎了中国汽车进军欧洲市场的梦想。
此后多年,中国汽车出海只能依赖性价比,以低价进入亚非拉新兴市场,被贴上廉价低质的标签,品牌与利润受限,徘徊在全球汽车价值链的边缘。
如今,潮水的方向已然改变。
2023年,中国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就在若干年前,中国汽车还设计蹩脚、做工粗糙。如今,它们在设计和制造工艺上,与国外品牌不相上下。”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来自中国的滚滚车轮》一文中评价道。
20年前,中国汽车因安全而折戟欧洲市场,现在,安全反而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席卷全球的密码之一,比亚迪即为最佳范本之一。
今年10月9日,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比亚迪举行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将一辆宋Pro交付巴西总统卢拉。
这场高规格站台,是比亚迪深耕南美市场、树立中国车企全球高度的新标志。
此前,尼泊尔前总统班达(e6车主)、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仰望U8车主)、约旦王后拉尼娅(仰望U8车主)等先后选择了比亚迪,而且这份国际政要车主名单在持续扩容。
比亚迪出海,属后发先至。4年前,它在欧洲五国月销仅几十辆,而2024年4月,其欧洲纯电(BEV)车型销量首次超越特斯拉,跻身该区域主流新能源汽车市场。
截至目前,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全球116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发达与新兴市场,而且,其全球化并非简单的产品贸易,而是全产业链深度本地化。
销量印证增速:2022年,比亚迪海外销量为5.6万辆;2023年,飙升至24万辆,增幅超3倍;2024年再创新高,达41.7万辆;2025年上半年,其海外销量就超过2024年全年,1-9月达70.16万辆,同比增长123.4%。
支撑比亚迪快速赢得全球信任的核心,是贯穿始终的安全与品质基因。
▍01
安全为核,体系进击
安全是消费者购车的关键,是车企建立长期信任的根基。比亚迪通过系统化安全技术投入与全球认证布局,将安全打造成核心资产,构建五星认证矩阵,助力扭转国际市场对中国汽车低价低质的刻板印象。
2023年,EURO NCAP(欧洲新车评价规程)推出“史上最难”测评规程,在主被动安全、救援等维度全面升级,五星评级难度大增。
但比亚迪在一年内,宋PLUS、唐EV、海豹、海豚等4款车型均获EURO NCAP五星,成为当年欧盟五星认证最多的品牌,以硬实力打破那些担心中国汽车安全的偏见。
比亚迪的安全布局,并非“一张证书通全球”,而是针对不同区域交通特性与政策,提供安全认证+本地化的场景化方案。
在巴西,2024年前,LATIN NCAP(拉丁美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从未给纯电动车颁发五星,当地消费者对电动车的安全信任度不足20%。而比亚迪海豚PLUS通过强化车身抗腐蚀设计与碰撞兼容性,以成人保护95%、儿童保护91%的成绩,成为LATIN NCAP史上首款纯电五星车型。
这个权威认证直接拉动当地市场,3个月内比亚迪所获订单增长280%,还推动当地独资工厂提前投产。
在东南亚,比亚迪海豹获ASEAN NCAP(东盟新车安全评鉴计划)五星,尤其是安全辅助与骑行者保护得分创该机构历史第一。
东南亚地区交通复杂、骑行者多,海豹的安全成绩精准契合当地需求,践行了比亚迪“助推区域道路安全”的承诺。
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大洋洲市场,Sealion 7斩获EURO NCAP与A-NCAP(澳大利亚新车安全评价规程)双五星,SHARK 6成为首款获A-NCAP五星的中国品牌皮卡,填补中国皮卡海外安全认证的空白。大洋洲对皮卡需求量大、安全性要求高,五星认证为比亚迪打开当地皮卡市场奠定了基础。
这种场景化方案,助力比亚迪在日系主导的东亚市场实现突破,接连拿下泰国、印尼、新加坡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在全球汽车市场突围,离不开在国内长期锤炼与系统性投入。
中汽中心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是我国汽车安全的试金石,成立近20年来,推动中国汽车安全不断迭代。
比亚迪是其中的深度参与者。特别是,在2024年C-NCAP微型电动车专项评价中,海鸥以94.5%碰撞安全得分率,成为行业首款3A评级微型电动车。这款车关键区域用抗拉强度超1500MPa的热成型钢材,全系标配侧气帘,打破了微型电动车不安全的偏见。
此外,比亚迪汉获C-IASI(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新能源最佳成绩,海豹拿下C-IASI全优,护卫舰07成C-IASI 2023版首款优秀车型……
从微型车到旗舰车,比亚迪实现全系安全领先,为高价值出海积累了技术与口碑。
▍02
标准引领,重塑价值
“安全是电动车最大的豪华。”王传福的这句话,早已化为比亚迪的技术信仰。
这家民营车企大力推动安全标准制定与普及。在国内,比亚迪牵头或参与制定57项汽车主被动安全国标(含《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等核心标准),还制定200余项企业标准,为C-NCAP管理规则进化提供技术支撑。
2024年12月,比亚迪联合中国汽研与马来西亚MIROS,发表《东盟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宣言》,将中国汽车安全经验融入区域安全标准制定。这标志着中国汽车出海从产品输出升级为标准输出,在全球安全规则制定中拥有话语权。
前述五星认证矩阵,既是比亚迪自身打开全球市场的钥匙,也是C-NCAP沉淀近20年的中国标准走向世界的实践,推动中国汽车安全标准获得更多国际认可。
与中国车企早期出海普遍实行低价走量不同,比亚迪选择一条高价值出海之路。
在欧洲,Seal U插混起售价43490欧元,高于大众ID.4的33800欧元,却能占据竞争优势。在英国,海豹售价低于特斯拉Model 3,但性能参数相当。比亚迪以此证明,中国汽车品牌已能凭安全、技术等实力,与国际巨头展开价值对标,而非只依赖价格竞争。
通过系统化安全投入与精准全球认证,比亚迪让安全从汽车的基础产品属性,升维为海外核心竞争力、信任通行证与品牌溢价的支撑,成为自身高价值出海的基石与引擎。
在南美巴西,它所获的安全认证催生订单热潮;在东南亚,它的安全设计击中用户痛点;在欧洲,它的安全成绩担保品牌信誉。
从国内测评筑基,到全球认证突围,再到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比亚迪始终把安全作为高价值出海的核心密码。这家自主车企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提供了一个以安全立身、以技术驱动的范本,带动全行业重视安全研发与国际认证,推动中国汽车全球征程从单纯产品输出,迈入以安全和标准赢得尊重的新阶段。
这不仅是比亚迪的成功,更是国内汽车业厚积薄发的成果,标志着中国汽车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实现质的跃升。
比亚迪的出海叙事,是中国汽车进入波澜壮阔时代的序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