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几个,先搭把手,我腿有点软。
车圈这破地儿,每天的新闻多得跟下雨似的,但今天这个,直接是雷暴加冰雹——吉利银河,对,就是那个我们眼瞅着它从PPT里蹦出来的牌子,2025年还没过完,人家在10个月里,把年销一百万辆的KPI给干完了。
一百万辆。
这数儿念出来,是不是自带一种吹牛不上税的嚣张感?
我寻思着去年咱们还在那儿为“蔚小理”谁家一周能卖一万台车吵得脸红脖子粗,结果人家吉利一扭头,直接把年终总结报告拍在了所有人脸上。
这已经不是什么“银河速度”了,哥们儿,这是直接卸了轮子换反重力引擎,玩的是空间折跃。
当其他人还在那死磕充电桩、掰扯续航的时候,银河已经把车卖到了一个让对手连尾气都闻不着的维度。
说真的,我第一眼瞅见这新闻,脑子里就俩字儿:假的。
肯定是哪个小编喝多了把小数点往后挪了一位。
十月份单月卖了12万7千多台,同比涨了101%?
这战报,漂亮得跟开了美颜滤镜似的,直到我把各路消息翻了个底朝天,才哆哆嗦嗦地信了。
紧接着一个问题就像弹幕一样在我脑子里刷屏:凭什么啊?
这市场现在都卷成什么德行了,咱都门儿清。
前头有比亚迪这座神山压着,喘气都费劲;后头一帮新势力嗷嗷叫着要“换道超车”;中间还夹着一群睡醒了的传统大佬和华为这种提着电缆到处找插座的“野蛮人”。
吉利银河,一个名字听着还有点科幻中二的后生,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能在这修罗场里杀出一条血路,还顺手破了个业内最快纪录?
这事儿最骚的操作就在这儿。
吉利这次没学人家玩什么“一招鲜,吃遍天”的孤胆英雄戏码,它压根没打算只练一个号,而是直接开了七个满级大号组团下副本,美其名曰“七大爆款款款破万”。
你听听,这口气狂不狂。
那个叫星愿的小家伙,一个月就卖了四万五,在它那个级别里,基本就是开着压路机进幼儿园,纯属降维打击。
还有银河A7、E5、熊猫mini这些,随便拎一个出来都是月销一万五以上的狠角色。
几年前,吉利在新能源这块给我的感觉,一直有点“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嗯,不那么巨人”。
每次发布会都锣鼓喧天,但落到市场上,总感觉那临门一脚差点力道。
我们这帮天天泡在车圈的老油条,嘴上不说,心里都犯嘀咕:吉利这头大象,真能在新能源这片小池塘里转过身来吗?
得,现在明白了,人家不是转不过身,人家是在池塘底下憋气练功呢。
这种“狼群战术”,说白了就是跟你玩阳谋,摊开了打。
它不像有的牌子,把身家性命全赌在一款车上,指望它上能碰瓷保时捷,下能脚踩卡罗拉。
吉利贼实在,它把消费者那点小心思拿捏得死死的。
几万块的代步买菜车,十几二十万的家用SUV,再往上的旗舰轿跑,每个坑里都给你埋好了一个萝卜,总有一款能让你心甘情愿地掏钱。
这就好比你去饭店吃饭,别的店就一道招牌菜,爱吃不吃。
吉利这家直接给你上了个满汉全席,从开胃小菜到饭后甜点一应俱全,总有一盘能对上你的胃口。
这种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安全感”,在今天这个选择比努力还重要的时代,杀伤力太大了。
当然,肯定有老铁要抬杠:切,不就是搞“车海战术”和“价格战”吗?
这话没错,但只说对了一半。
现在这行情,谁家不降价?
可降价是门艺术。
光着膀子往下砍价,那是村口械斗,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吉利玩的是“价值战”,它把三十万车上才有的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笑嘻嘻地塞进一台十几万的车里。
当老百姓发现,花买碗牛肉面的钱,结果老板给上了一份佛跳墙,那嘴上说着“哎呀这多不好意思”,下手比谁都快。
不过,咱也别光顾着喝彩。
跑得太快,容易扯着胯。
摊子铺这么大,七款车同时卖爆,对生产、品控、供应链的压力,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
这就像一个武林高手一夜之间内力暴涨了三百年,可招式心法还是原来的,一不小心就得走火入魔。
现在一百万辆新车主涌进来,售后服务跟得上吗?
维修师傅培训了吗?
这每一个问题,都是埋在鲜花底下的地雷。
所以啊,哥几个,吉利银河这“百万神话”,咱该鼓掌鼓掌,但也别上头。
这是自主品牌的牛气,也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豪赌。
这杯庆功酒,可以满上,但不能干了。
毕竟,在这条赛道上,唯一的真理就是没有真理,唯一的确定性就是永远的不确定。
下一个弯道谁超车,谁翻车,还不好说呢。
你们觉得,这“银河速度”是昙花一现,还是一个新王朝的序章?
评论区里,开个盘口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