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的公鸡
红公鸡是大家熟悉的嘉陵CJ50摩托车。那时候的“红公鸡”用脚踏启动,燃油是混合的,开起来会发出“叮当叮当”的声音!
最早的嘉陵CJ50是一款轻便摩托车,它有个特别的设计,启动时就像骑自行车一样,需要脚踩脚蹬。它在国内可是第一个用上CVT变速箱的车型,用的还是人工调配的燃油,启动的时候得靠脚踩踩,有点像自行车起步的感觉。
这辆车的运行声非常大,丁零当啷丁零当啷丁零丁零丁零当啷丁零当啷当啷当啷丁零当啷……听节奏哼唱的人应该都还记得吧?驾驶这辆车时甚至不用按喇叭,松开油门时,叮叮当当的声响就会一路相伴。
嘉陵本田70是一辆经典的小型摩托车,外观小巧精致,适合日常代步和短途骑行。它的设计简约实用,车身轻便,操控灵活,特别适合城市街道的使用环境。这款摩托车不仅性能稳定,而且油耗低,经济实惠,是很多年轻骑手和通勤族的首选。同时,它的维护保养相对简单,容易上手,非常适合新手骑行。无论是上下班还是周末出游,嘉陵本田70都能带来轻松愉快的骑行体验。
当年有一款车,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它的发动机技术来自本田,省油又耐用,开起来特别划算。当时要是能有一辆嘉陵70,那可不得了。这车用的是四冲程发动机,不仅油耗低,而且非常可靠。发动的时候声音特别好听,听着就舒服。车身设计轻巧灵活,开起来特别方便,速度也不赖,真是让人羡慕不已。
嘉陵本田70最厉害的地方是,就算在外面冻了一整晚,第二天早上也能轻松启动,这真是太棒了。朋友们的铃木、川崎这些车可做不到,它们在冬天根本不可能这么快启动。那时候的小排量车(250cc以下)很少有电启动,大多数都得用脚踩启动。嘉陵本田70车体轻,骑起来特别灵活。我这辆70的座位是分开的,拆下后座后能看到方形的车架,这样装东西特别方便。反正我不怎么喜欢载人,所以一直都是这样用的。
这辆车也给我惹过不少麻烦:有一次在冰面上玩漂移,结果熄火了,我去滑冰。一个多小时后,当我试着重新启动车子时,发现离合器线被冻住了,挂挡线也动不了,导致挂挡后一松离合就熄火。没办法,我只好推着车走了五公里才到家,然后用吹风机对着离合器线吹了一个小时。虽然之后再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但从那以后,每次出去玩我都特别小心,不让车在室外待太久,能推进室内就绝不放在外面,心里一直提着一口气。
有一次,我在骑摩托车时出了个小意外,算是自己操作不当引起的。我骑的是一辆嘉陵本田70,它有一个独特的换挡方式,从1挡到4挡再到空挡,向前踩是1、2、3、4、空挡,向后踩则是4、3、2、1、空挡。有一次,我以大约60迈的速度行驶,想要减速到2挡,但因为分神,没踩刹车就松开了离合器,结果后轮突然锁死,车身开始摇晃。我赶紧重新捏紧离合器试图纠正,但因为惯性,摩托车开始出现非常危险的“死亡摇摆”。在即将被甩出去的那一刻,我才把车刹住。虽然整个过程只有几秒钟,但如果当时车速更快或者我反应慢一点,后果可能不堪设想。从那以后,每次骑车我都会特别小心,不停车就不会松开离合器,直到看到小方表上的绿灯亮起才会放心。现在回想起来,这些事情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了。
幸福250C
幸福250摩托车于1960年在上海第二自行车厂诞生,是中国最早的摩托车之一。它充满了回忆,当年电力、邮政、派出所等单位都用它。我家邻居有一辆,我天天去蹭骑,排气管经常“放炮”,踩动杆时不小心就会磕到小腿,青一块紫一块。说起幸福250,满满的都是幸福的记忆,让人思绪万千。
启动时,整条街都能听到响声,还伴随着黑烟,空气中弥漫着煤油味。这车的早期钥匙像一根木棍,顶端有个像火柴把手的东西。转向装置不是灯光,而是箭头标识,需要用手扭动来指示转弯方向。常见农村用这车在后座加装架子,一次能拉五头大猪。排气管的轰鸣夹杂着猪叫声,场面堪比唢呐齐鸣。
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全长约2500公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它穿越黄土高原,滋养着广袤的土地,孕育了无数的生命和文明。黄河不仅承载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这条古老的河流,见证着历史的变迁,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奋勇前行。
黄河250摩托车可以看作是幸福250的兄弟车型,由河南邮电五三八厂(即邮电部偃师摩托车厂)制造。驾驶这款二冲程摩托车需要手脚灵活,熟练掌握速度和档位的配合。当松开油门,车速下降时,必须迅速减档,否则变速箱会拖档,导致车身前冲。从品牌背景、设计风格和排量来看,这款车原本应该很受欢迎,但由于质量问题和性能不佳,未能得到车友的认可,最终成为了冷门车型。
重庆CY80摩托车
重庆CY80采用了三档换挡设计,并配备了自动离合器,这让左手不用再操控离合器手柄,刚开始骑的时候会有点不太适应。这款车在1984年首次推出市场,最初使用的是进口的雅马哈发动机,后来在车身盖上增加了“重庆”的标志,之后实现了国产化生产。它的油耗大约是每百公里1.8升。最初的车型非常受欢迎,尤其是它配备的前减震摇臂系统,提供了很好的驾驶舒适感。在八十年代,纯进口的CY80雅马哈二冲程发动机性能非常出色,而到了九十年代,国产版本的表现也相当不错。
在那个时期,市场上可供挑选的汽车品牌并不多,重庆的两家兵工厂与日本的摩托车制造商合作生产摩托车。早期的嘉陵本田和建设雅马哈之所以受到好评,是因为它们的设计来自日本,发动机和零部件大部分都是进口的,所以这些摩托车非常耐用。然而,当这些车型开始全面国产化后,它们的耐用性就明显下降了,比如五羊125和嘉陵125。同样型号的摩托车,由于使用了不同的零部件(国产和进口),其价格和质量也相差很多。
6、本田CG 125摩托车
这辆本田CG125可是真正的经典!它的车身涂着本田标志性的红色,这抹红已经流行了四十多年,至今还没人能完全模仿出那种感觉。记得九十年代初,这辆车刚上市的时候,价格差不多两万五,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甚至能买一套房子了。它不仅是经典的代表,更是很多人怀旧的象征,当年可是风靡一时,让人忍不住感慨。开这辆车的时候,启动后有个特别酷的操作:拉离合、挂一档,车身侧倾到45度,用前轮刹车,然后松开离合,再加油门,就能在原地完成180度的转向。不过这个动作需要技巧,脚掌要贴地,后跟悬空,年轻的时候,很多人都喜欢用这种方式耍帅。最重要的是,这辆车的发动机做工特别精细,从材料到工艺再到组装,每一个环节都堪称完美。正因为如此,它特别耐用,就算过了很多年,依然能稳定运行,这也是它能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的原因。
7、天虹本田店的90款车型
在九十年代,买一辆本田90型摩托车需要一万多元,这在当时是财富的象征。那时候,拥有一辆天虹90几乎成了成功人士的标志。这款车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发动机性能,8升油箱可以跑600多公里,而且发动机工作时发出的声音就像蜜蜂翅膀振动一样,甚至比三十年后的国产摩托车还要优秀。它的发动机不仅安静、耐用,还非常省油,但其他方面就显得一般了:减震效果偏硬,容易漏油,车架也容易生锈。在动力方面,单人骑行还算可以,但如果载两个体重较大的乘客就显得有些吃力了,不过油耗低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
新车刚买来时声音很小,这主要归功于排气管的设计。但随着排气管老化生锈,噪音就会变大。刹车效果不太好,减震也不够好。大部分开过天虹90的车主都遇到过转向灯脱落的问题,这是因为减震器太硬。本田90是一款很受欢迎的车型,特别安静。不过,由于当时的经济条件限制,它的价格偏高,现在虽然已经停产多年……
济南轻骑木兰50型摩托车
踏板车这个词,一说到“木兰”大家就懂了。在很多人心里,木兰就是踏板车的代表。以前人们说起“三金一木”,其中的“木”指的就是这种车。它是一种二冲程的车型,启动的时候会冒蓝烟,这在城市街头很常见,大家还亲切地叫它“小木兰”。如果后座坐了一个人,车子就会显得特别低,几乎贴着地面。
富先达125是一款广受欢迎的摩托车,以其强劲的动力和出色的性能著称。它不仅适合日常通勤,还能满足短途旅行的需求,受到许多摩托车爱好者的青睐。这款车型在设计上注重舒适性和耐用性,适合各种路况,无论是城市街道还是乡村小路,都能轻松应对。它的外观时尚动感,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是追求个性与实用性的理想选择。
广东佛山制造的富先达125,也被称为“广东佛斯弟”。这款摩托车上市初期,靠着“野狼发动机”和“意大利技术”的宣传吸引了不少消费者跟风购买。然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摩托车在运行时发出异响,就像是铁匠铺的敲打声。当时,这款摩托车配置了电启动装置,这在大多数摩托车中都是少见的,比如五羊本田125仍然采用脚踩启动的方式。
10、本田GL145摩托车
我最爱的就是本田145这款车。它的启动声音特别好听,排气管上有四个小孔,非常耐用,那时候没有几辆车能比得上它的结实。真怀念我的本田145!它的动力很强,低速时排气声音比较粗犷,到了高速时声音就变得悦耳起来。唯一的缺点就是使用了白金点火系统。
这款车子真是少见,知道的朋友可以在下面留言聊聊。看到这些摩托车,一下子就想起以前的日子。让人想不通的是,中国从那时候就开始学外国的产品,为什么到现在,质量还是比人家差很多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