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这几天手机刷着刷着,又看到个新闻,气得我直接从沙发上弹起来了。特朗普那老头子,又出来放话了,说美国有能力切断对华飞机零部件供应。这话说出来,简直就是明晃晃的威胁,就差没指着鼻子骂了。真想问问他,这话是随便说的吗?真当全球化是儿戏啊?
我当时就去搜了一下,这老头也不是第一次这么说了。早在2020年,他还在任的时候,就曾威胁要对波音飞机进行限制,不给中国卖飞机。当时虽然没具体提零部件,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这次直接点名零部件,摆明了是想把飞机制造这块掐住。我查了些资料,美国商务部底下确实有个工业和安全局,他们能管这个。它有权力限制美国企业向特定国家出口某些技术和产品,包括零部件。这玩意儿,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悬着。
你说他为什么这么说?背后逻辑不难猜。最近这国际局势,紧张得跟绷紧的弦似的。美国那边,通胀压力大,大选在即,经济数据也不是特别亮眼。路透社前几天还报道,美国3月PPI(生产者物价指数)超预期上涨0.2%,核心PPI也涨了0.2%,这说明企业成本还在增加,终端消费者的压力肯定跟着来。老百姓兜里钱少了,自然怨声载道。特朗普这种“美国优先”的调调,正好能抓人眼球,收割一波选票。他总觉得把制造业拉回美国,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但这个世界哪有这么简单。
这回他盯上飞机零部件,也不是随便找个领域。你想想,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场之一。中国商飞C919大型客机虽然是国产的,但很多关键部件,比如发动机、航电系统、起落架,都离不开西方供应商,尤其是美国企业。空客和波音更是全球两大巨头,他们的飞机里,美国零部件的比例是相当高的。2023年中国民航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到去年年底,中国全行业运输飞机期末在册架数达到4270架。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这么多飞机,日常维修、保养、更换部件的需求是巨大的。如果美国真的一刀切,不光是中国的航空公司受影响,全球的航空产业链都得抖三抖。
我看到有分析报告指出,全球航空制造业是一个高度专业化、分工精细的产业链。一个零部件可能涉及好几个国家的几十家供应商。普惠、GE航空等美国公司,在全球航空发动机市场占据主导地位。霍尼韦尔、罗克韦尔柯林斯这些公司,在航电系统方面也是巨头。你随便切断一个环节,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这事儿,不是你想切就能轻松切的。真要这么干,最后受伤的,可能不止是被制裁的一方,自己也会伤筋动骨。你想想,波音公司,每年那么多订单,很多都来自中国。如果不能卖零部件,那飞机怎么组装?卖给谁?公司股价还不得跌得稀里哗啦?
这几天,我还在看新闻,美联储那边一直在说要控制通胀。鲍威尔不是前段时间在国会作证时还强调,要保持数据依赖,审慎行动吗?现在美国经济数据有点反复,降息的预期也跟着摇摆。这种背景下,特朗普还在火上浇油,搞这种贸易保护主义的言论,真的不会进一步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吗?这种操作,短期看可能为他自己造势,但长期来看,对全球经济的稳定,对供应链的信任,绝对是巨大的打击。
我真觉得,这种动不动就拿“切断供应链”来说事儿的做法,太短视了。全球化走到今天,谁也离不开谁。不是说你技术领先,就能为所欲为。大家都是在一艘船上,你往船底凿个洞,结果谁也别想好过。这就像你家里的水管,虽然你是主控阀门,但整个小区的水系统是连着的。你一关,可能别人家没水,但你家水压也受影响,甚至管子都可能爆。这种事儿,真没法只考虑自己一亩三分地。
这老头子就是想在选前,再刷一波强硬形象。但这种强硬,代价可能谁都承受不起。你觉得他这话,是真想实施,还是仅仅为了拉票?
声明:本文素材都是来源真实素材的原创,内容 90% 以上基于自己原创,少量素材借助 AI辅助。所有内容都经过自己严格审核和复核。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