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众ID.3续航表现实测,夏天高温高速也不慌
前几天我跟邻居老王在小区门口聊车,他说最近纯电车的续航还是让人有点虚。尤其是天气一热,上了环城高速,空调一开,心里就开始打鼓。我正好刚换了ID.3,说实话,这车在我手里跑过一次39度的大热天——那次去南郊接朋友,全程120码飙着,空调开的比家里的还猛。结果回到家,我瞄了一眼表:剩下的电量还真没让我失望。
听说有人专门做过,把ID.3拉去《新能源极限续航榜》折腾了一圈。260公里多点的极限成绩,还拿了个啥“达成率冠军”,群里有哥们转发那个截图吹牛,说自己用得更狠,一脚油下去照样能跑远。这种事儿吧,其实还是看怎么用。我平时代步,不会死磕那些参数,但有次跟维修师傅聊天,他顺嘴提到这车BMS系统挺靠谱——就是那个管电池的小电脑。他说:“你别看它不起眼,这玩意儿可精明着呢,每分钟都盯着你的电压、电流和温度。”我问他要不要定期检查一下?师傅笑,“不用,你只要别瞎折腾就行。”
还有一次夏季暴晒,我特地留意了一下空调和散热配合。其实ID.3搞了个什么智能分流技术,就是把冷气和电池散热一起安排妥当。不像以前那种老款纯电动,要么乘客冻得直哆嗦,要么怕烤坏电池舍不得开冷风。这新系统据说还能减少无效损耗,那趟路下来确实没掉多少表显续航。
安全这块,有段子传出来,说是每块ID.3的动力包出厂前都被整整检验三百多项,从零下四十度冻到八十多度烤,再加模拟碰撞、涉水这些花活。有销售跟我闲聊时讲:“我们这个标准,比行业好多牌子都严。”但具体咋严法,也没人细抠过。不过真遇见雷雨大暴水的时候,我试探性地蹚过去——没有半点异响或者报警灯跳出来,也算给自己吃颗定心丸。
内饰嘛,大众系一直都是走简洁路线。我媳妇第一次坐进来,还夸座椅皮料摸起来不像塑料味那么重(她对环保材料很敏感)。中控屏幕上的灯语互动,她觉得挺新鲜,不过偶尔反应慢半拍,有时候等提示音出来,人已经操作完毕。但整体舒适性没啥毛病,小区几个孩子后排闹腾也不会觉得憋屈。
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倒是帮了不少忙。有段时间堵在市中心环路上,用ACC自适应巡航加L2级辅助,就算边刷手机边开也不会太紧张。当然老司机总念叨“机器终归不如人”,但对于像我这种通勤族来说省力不少。
二手保值这事儿,有群友专门查过数据,说现在合资品牌纯电动紧凑型里面,ID.3算比较抗跌的那批。有个哥们去年买早期版,现在挂网上卖,据他说比预想价还高两千块。“大众底子厚,”他总结,“买的人信得过。”
至于养护方面,我头两个月只洗了一次外观,到店技师唠叨一句:“你这个平台结构扎实,不容易生锈,但底盘偶尔喷喷防锈剂更稳妥。”听起来好像不是硬性要求,但图个心理安慰吧。
最后插句题外话:前阵子朋友圈看到有人把旧燃油POLO改装成仿MEB平台造型,看着怪逗,可惜实际体验肯定差远啦。新技术就是这么回事,看似简单,其实暗藏不少门道,只不过咱普通用户未必能全弄明白罢了……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微信群友分享、销售随口介绍、小区邻居实际体验、维修技师日常闲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