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保养与按里程保养有何不同?一文说清选择秘诀

定期去保养和按公里数去保养的区别,你知道吗?一次性给你讲清楚

大家好,我是老张,一个和汽车打交道快二十年的“老司机”。说到汽车保养,这事儿可真是让不少新车主头疼。刚提了新车,4S店的小妹就笑眯眯地告诉你:“先生,咱们的保养周期是6个月或者5000公里,先到为准哦。”这话听着挺专业,但你心里是不是也在嘀咕:我这车一年才开个三四千公里,难道也要半年去保养一次?那不是纯属“为爱发电”嘛!这到底是科学保养,还是4S店的“创收”套路? 咱们普通老百姓买车容易,养车可不能当冤大头。今天,我就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跟大家掰扯掰扯这“定期保养”和“按里程保养”背后那些门道。别急着下结论,听我慢慢道来,保证让你看完后,心里跟明镜似的。

定期保养与按里程保养有何不同?一文说清选择秘诀-有驾

先来说说这“定期保养”,也就是4S店常挂在嘴边的“6个月一保”。听起来是不是特别有规律,特别“科学”?好像不按时去,发动机就要“闹脾气”了。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一年只开3000公里,那6个月一到,哪怕车在车库“冬眠”了半年,你也得把它开出来,去花几百块换机油?这钱花得,是不是有点“冤”? 我认识一个朋友,买了车后被外派,一年到头在家待不了几天,车就停在地下车库。他就按4S店的要求,每半年去保养一次。结果呢?车子开了五年,里程表才刚过2万公里,但保养记录已经密密麻麻写了十次!这算不算是一种“过度保养”?就像一个人,明明没怎么干活,却非要每天吃十顿饭,肠胃能受得了吗? 机油在发动机里,如果长时间不运转,它并不会“变质”到立刻伤害发动机的程度。所谓的“废机油”,更多是发动机在工作时产生的积碳和杂质。车都不怎么动,哪来那么多“废”?

那么,按里程保养是不是就一定更科学呢?比如常说的5000公里、7500公里或1万公里一保。这听起来很合理,车子跑得多,自然磨损大,该保养了。但这事儿也得分情况,不能一刀切。 你用的机油是什么级别的?是几块钱一升的矿物油,还是几百块一桶的全合成?这差别可大了去了!就像吃饭,有人吃快餐,有人吃满汉全席,营养和效果能一样吗? 如果你用的是全合成机油,厂家标定的换油周期可能就是1万公里甚至更长。这时候,你非要5000公里就去换,那不是纯纯的浪费钱吗?我自己的车,一直用的是大品牌的全合成机油,平时市区代步,偶尔跑跑高速,我都是严格按照机油的性能和自己的驾驶习惯,跑到8000-9000公里再去保养。结果呢?发动机声音依然清脆,油耗稳定,动力也没衰减。 这说明什么?说明保养的核心,不在于“按时”或“按里程”的形式,而在于“机油的品质”和“实际的用车环境”。

定期保养与按里程保养有何不同?一文说清选择秘诀-有驾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了:“那到底该怎么保养才最划算、最科学?”我的建议是,“按里程为主,参考时间,但更要关注机油品质” 首先,弄清楚你的车到底该用什么级别的机油。翻翻你的用户手册,上面写得清清楚楚。如果手册建议使用全合成机油,那你就别图便宜用矿物油。一分钱一分货,发动机是车的心脏,你舍得在心脏上省钱吗? 其次,结合自己的实际用车情况。如果你是那种一年能开两三万公里的“老司机”,那按里程保养,比如7500公里或1万公里一保,绝对没问题。但如果你是那种一年开不到5000公里的“佛系”车主,那完全没必要半年一保。我的经验是,对于低里程用户,可以按一年一保,或者等到里程数达到保养要求再去做,但最长不要超过一年半。 毕竟,机油长时间静置,虽然不会立刻“坏掉”,但多少会有些性能衰减。

定期保养与按里程保养有何不同?一文说清选择秘诀-有驾

最后,咱们来算笔经济账。假设4S店一次小保养500元,一年按时间保养两次就是1000元。如果你是低里程用户,按一年一次保养,那就是500元。十年下来,光机油这一项,你就省了5000块! 这还没算上那些被“按时”要求更换的其他项目,比如空滤、空调滤,甚至轮胎。4S店总是说“到了时间就得换”,但你去看看,有些轮胎用了七八年,花纹还很深,根本没必要换。盲目听从“定时”建议,只会让你的钱包“大出血”。 当然,我不是说4S店都是坏的,他们提供的服务有它的价值。但作为车主,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不能当“提线木偶”。

定期保养与按里程保养有何不同?一文说清选择秘诀-有驾

总而言之,汽车保养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是要“因地制宜”。是选择“定期”还是“按里程”,不如说是选择“科学养车”还是“被套路”。 与其纠结于形式,不如把精力放在选择高品质的机油和配件上。毕竟,对发动机最好的保护,从来都不是频繁的保养,而是优质的“粮食”和合理的使用。 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对于一辆年均行驶里程不足5000公里的家用车,是半年一保更科学,还是一年一保更合理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