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媒报道称,韩国车企与电池厂商携手对抗中国电车产业,欧洲应从中学习。据悉,韩国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宣布与韩国三大电池制造商——LG 新能源、三星 SDI 和 SK On 达成战略联盟,旨在对抗目前全球电池行业的领头羊中国。
曾几何时,韩国厂商在电池产业占据主导,但中国厂商的崛起彻底改写了行业格局:2025 年上半年,仅宁德时代(CATL)和比亚迪两家,就拿下了全球电动汽车电池 55% 的市场份额;而 LG 新能源、三星 SDI、SK On 三家的总份额仅 16.4%,比去年同期还下降了 5.4%。
不过韩国并未打算袖手旁观。该国主要汽车制造商(同属现代集团的现代与起亚)已和本土三大电池生产商结盟,希望提升竞争力、直面中国竞争 —— 核心目标是巩固韩国在电动汽车电池研发领域的优势。
LG 新能源 CEO 金东明表示:“政府与企业必须拧成一股绳”,因此 “LG 新能源会全力以赴,确保韩国未来的竞争力”。现代、起亚与这三家电池厂商将在五个领域展开合作:电池安全新专利、电池数字护照、设计质量、制造质量,以及防火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与起亚也在自研电池技术,重点是磷酸铁锂(LFP)电池。中国厂商多年来一直力推这种电池 —— 相比韩国企业擅长的镍钴锰(NCM)、镍钴铝(NCA)电池,磷酸铁锂电池成本更低。
同时,韩国产业也在押注多种技术路线:
锂锰(LMR)电池:成本和磷酸铁锂电池相当,但能量密度高出 30%,且更易回收、更可持续,基本不用钴,镍的用量也大幅减少;
固态电解质电池:现代近期刚为一项新设计申请专利,解决了该技术的一大痛点 —— 传统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会腐蚀阳极铜集流体,不得不使用成本更高、导电性更差的材料,而现代通过添加保护层避开了这一问题。
对欧洲的启示
外媒表示,欧洲可以从韩国的这一战略联盟中学习。面对中国电池行业的强大竞争力,欧洲也应该加强本土汽车制造商和电池制造商之间的合作,共同提升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只有这样,欧洲才能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并确保其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资料来自:Electrek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