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展史最反人类的设计!讨厌隐藏式门把手的用户,终于胜利了

全隐藏式门把手要凉了!工信部新规下,一年后新车再无“按弹式”设计!

刚撞完车想开门,门把手死活弹不出来,眼睁睁看着烟冒出来却没办法!成都天府大道的车祸悲剧不是个例,山西高速追尾后救援人员只能破窗、美国特斯拉车主因把手失效丧生,这些真实案例终于推动了监管出手。日前工信部公开征求《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意见,明确给出一年过渡期,再过不久,全隐藏式门把手就将从新车上彻底消失。

汽车发展史最反人类的设计!讨厌隐藏式门把手的用户,终于胜利了-有驾

总有人抬杠“隐藏式把手没问题”,说好看还能降风阻,事故打不开门是解锁装置的锅。这话听着有理,实则偷换概念。机械门把手只要解锁没失效,伸手就能拉开;可隐藏式门把手多了两道“生死关”——弹出门把手的电机得没坏,供电的电源也得正常。

中保研2024年数据戳破了谎言:侧面碰撞后,电子门把手弹出成功率仅67%,而机械把手高达98%,这31个百分点的差距,在紧急救援时可能就是生死之别。

除了致命的安全漏洞,日常使用中的糟心事更让车主忍无可忍。北方车主最有发言权:零下20度的早晨,门把手冻得纹丝不动,有人用热水浇、有人拿吹风机吹,折腾十分钟才开门;

南方梅雨季更糟,内部积水生锈,电机失灵是常事。家里有孩子的更得提心吊胆,2024年消协统计,隐藏式把手夹伤儿童手指的投诉暴涨132%,防夹功能根本靠不住。

汽车发展史最反人类的设计!讨厌隐藏式门把手的用户,终于胜利了-有驾

老人和新手的“开门难”也很普遍。有车主吐槽,父母第一次坐新能源车,围着车门转了三分钟找不到把手;还有人误触弹出键,手指被夹得红肿。

更坑的是维修成本——传统门把手换一个才100-300元,隐藏式的光材料费就400-1000元,高端车型修一次甚至要4000多,4S店还普遍“只换不修”。这笔账最终都算在保费里,这类车型保费比普通车高10%-20%,每年多交的钱够吃好几顿火锅了。

被吹上天的“降风阻”优势,其实根本不值当。数据显示,四门隐藏式把手总共才降低0.012Cd风阻,对500公里续航的电动车来说,实际只能多跑10公里。

汽车发展史最反人类的设计!讨厌隐藏式门把手的用户,终于胜利了-有驾

为了这点续航,牺牲安全、多花维修费和保费,简直是捡芝麻丢西瓜。更别说“科技感”本就是被灌输的审美——当年机械把手普及的时候,没人觉得它不美观,反倒是新能源车兴起后,车企把隐藏式包装成了“高端标配”。

这次工信部的新规直接踩了刹车,核心要求就两条:一是每个车门必须有机械释放功能,事故后不用工具就能从外面拉开;二是把手得预留至少60mm×20mm×25mm的操作空间,彻底禁止全隐藏设计。简单说,以后门把手不能全藏起来,至少得漏出能抓的部分,车内还必须有应急开关。新规征求意见11月22日截止,预计2027年7月正式实施,留给车企的调整时间不多了。

汽车发展史最反人类的设计!讨厌隐藏式门把手的用户,终于胜利了-有驾

车企已经抢先行动:新款问界M7换成了半隐藏把手,极氪9X干脆回归传统设计,小鹏、比亚迪在研发带机械扣手的替代方案。这波调整和当年“无按键中控”回归实体键一样,都是设计终于向实用性低头。

汽车发展史最反人类的设计!讨厌隐藏式门把手的用户,终于胜利了-有驾

说到底,车门把手的核心功能是“让人安全进出”,不是彰显科技感的道具。为了那点风阻和所谓的颜值,把生死攸关的安全当赌注,本就是本末倒置。等到新规落地,“按一下弹出来”的把手成为历史,或许我们才能真正明白:最好的汽车设计,从来都是让人用着放心的设计。

你被隐藏式门把手坑过吗?评论区说说你的经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