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置税减半倒计时:车企杀疯了,消费者被当成了“压缩毛巾”

所谓的国庆车市火爆,本质上是一场大型、荒诞且充满“表演性”的行为艺术,主题就叫《最后的晚餐》。

所有人都知道购置税这道菜明年就要减半了,于是车企们不装了,摊牌了,开始联手上演一出“再不买就世界末日”的戏码,把消费者当成压缩毛巾,使劲往里灌水,就看谁先吸满。

你看油车那边,BBA已经彻底杀疯了。奔驰C级优惠15万,这哪是卖车,这是在搞品牌价值的清仓大甩卖,是品牌玄学的自我了断。意思很明确:那个三叉星徽标本身值15万,至于那个四个轮子加一堆铁皮的载具,算是买标送的。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别说,还真就是这么个理儿。你买的不是车,是别人看你的眼神,是一种信仰充值,现在这个信仰正在打折。

而电车这边呢?画风完全不一样。他们不跟你谈降价这种伤感情的事儿,他们跟你谈“首销权益”。理想的销售会告诉你,现在下定i6,送你空气悬架、送你冰箱、送你电吸门,价值三万五。这感觉不是在买车,是在给一辆毛坯房搞精装修,主打一个“机你太美”,让你觉得占了天大的便宜。坏了菜了,你一冲动,订单就锁了。

然后,最有意思的部分来了:提车周期。

理想i6,等个十三到十六周,也就是三个多月。蔚来全新ES8更是重量级,直接半年起步。这就很魔幻了,我今天付的钱,买的是一个明年春天才能见到的“电子宠物”。讲真,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现在买东西最怕的就是等。我连等个外卖都心烦,你让我等半年车?我怕车到了,世界观都变了。

购置税减半倒计时:车企杀疯了,消费者被当成了“压缩毛巾”-有驾

这不叫买车,这叫风险投资。你把真金白银投进去,赌的是半年后这家公司还生龙活虎,赌的是这辆车还没被时代淘汰。

而车企为了让你心甘情愿地当这个“赛博香客”,还搞出了一个堪称典中典的骚操作:“购置税兜底”政策。

这话术翻译一下就是:兄弟,你先上车,车票我先给你撕了,至于车什么时候来,甚至来的是不是车,你别管。万一因为我们的原因,你明年才能提车,导致你要多交一万多的税,算我的!

就问你怕不怕?

他们怕的不是你多花一万块钱,他们怕的是你等不及,转身就去隔壁提了现车。这本质上不是福利,是一种捆绑,一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极限施压。用一个未来的、不确定的“损失”,锁住你当下的、确定的购买力。真的,我听了都想一巴掌呼过去!

购置税减半倒计时:车企杀疯了,消费者被当成了“压缩毛巾”-有驾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小米了,雷电法王是懂心理学的。APP上白纸黑字写着提车30多周,但你一进店,销售就凑过来神秘兮兮地跟你说:“哥,别看APP那个,我们内部有消息,你现在定,年底大概率能提。”换个城市的店,另一个销售又一脸沉重地告诉你:“今年提车有概率,但可能不大。”

这就叫薛定谔的交付。在你接到提车电话之前,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是今年免税上岸,还是明年含泪缴税。这套路太熟悉了,就是让你活在一种“也许我就是那个天选之子”的幻想里,每天刷新APP,跟开盲盒一样刺激。

讲真,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同样,会买小米的人,等的也不是那台SU7,是雷总亲自下场给你发的这颗糖,是这种深入骨髓的参与感。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购置税减半倒计时:车企杀疯了,消费者被当成了“压缩毛巾”-有驾

最后,还有个专家,长安的董事长,出来建议,说这个购置税减半能不能平稳过渡,别一刀切,比如从明年3月开始每个月加征1%,慢慢来。

我听了都想笑。

这就像一场大型吃鸡游戏,毒圈马上要缩到脸上了,所有人都在赤膊往安全区里猛冲,你这时候站在圈边,对着人潮大喊:“兄弟们,别跑那么快,当心脚下,容易扯着蛋。”

你看他理不理你?他不把你当成移动掩体给你一梭子都算你运气好。

所以,朋友们,清醒一点。现在这个市场,已经不是什么温情脉脉的“免税末班车”了,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电子斗蛐蛐。不存在体面,不存在共赢,不存在平稳过渡。要么成仙,要么成盒。最好的营销手段不是降价一万,是直接把餐厅爆了,让所有人都没得吃,只能来你家排队抢最后那点面包。

就这么个事儿。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