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中午,在顺义区某家维修厂听见技师老张跟几个车主嘀咕说:“北京现在真是越野的天下了,你看那BJ40增程,才露了一个月头,后台销售单子蹭蹭往上窜。”我皱了下眉,顺嘴问:“这车有啥新鲜配置?”老张捋着胡子说,“增程这套,续航比纯燃油耐操,听厂里师傅说堵车不怕亏电,还配了老国企一贯那种广角后视,冬天手要冷还能调座椅加热,B柱内藏个USB,藏都藏不稳当。”
后来刷群消息的时候,有车友吐槽BJ40钥匙感应不灵光,隔着车窗摇来摇去接不住信号。但有一哥们自测说增程版的静谧性比老款燃油明显强点,开到四环不拉窗基本没杂音,就是底盘偏硬,路上过个大坑还得抬屁股。顺便一提,BJ40系列八月居然卖了七千零九十三辆,多数是增程的,销售群里吹说“同比那是翻一倍还多”,靠着新技术吃了五成份额,老款燃油也凑合——就是油耗吃得快,加个增程还算省心。
BJ30这家伙在北京新城区倒挺常见,物业大爷都能喊出车型名。销售那边顺嘴一提:“5千出头卖得最大的,BJ系列里就它鼻子最响!”我自己开过一次,同车司机有点嫌它胎噪,“方向盘带点虚位,山路过弯能晃一晃”,不过空间凑合,后排能倒三个人,冬天腿脚不挤。BJ30还有个冷门小配置,空调出风口正对驾驶位那条线排,看谁吹都直愣愣,而且中控屏幕据说系统升级后能连五种地图,有时候导航掉线,车主群里还调侃“国产车啊,啥都得自己折腾”。八月这型号占了四成销量,在同价位和街上碰见概率估计能跟本地菜商一半一半。
BJ60跟BJ80倒是不大常见。雷霆那款去年夏天亮过相,邻居老齐坐过一次,说底盘弹簧太硬,座椅本事大点,腰撑够力,没别家那种塌塌实实的软,BJ60雷霆实际用下来油耗没想象中大。北京越野这几款八月合起来刚占了条边儿,勉强凑个4%,BJ60偶尔还能看见,有几次微信群里问冷门配置,比如后桥锁、涉水传感——听维修师傅讲“这玩意平时用不着,偶尔撞上大雨天,有根传感器线容易短路,等你熬到厂里报修才知道哪里掉链子”,还有BJ80的大灯据说带自动远近光识别系统,实际反应比进口品牌慢半拍,群里有车友说“北京夜路老得手动开关”。
增程那技术年头不算老,但窝在北汽BJ系列里硬是转起来了。不少人心疼养护周期,说官方标的机油一万公里换一次,修理工还是建议七千八换,别省那点钱。还有师傅支招,BJ40的增程动力电池换下来的,二手市场倒能收,有些盖板螺丝丢了,卖的配件都得去北郊汽配市场淘零件。去年老李带着BJ30去延庆跑了一趟,油耗没网上吹的低,不过冬天冷启动没磕碜,虽然后视镜还带防冻加热,东北人说开冬天基本不心疼。
偶尔和销售说起BJ系列在北京之外的日子,他们喊:山西、内蒙、陕北这地儿皮实货多,BJ30装个小背箱跑泥地油不爆,BJ40还给农户做短途运输用。BJ80在东城说能见着,实际常年跑户外的人才喜欢。听说厂里有个做增程测试的工程师,拿BJ40开去十三陵农家乐,一路没掉链子,车机还能接无线CarLife,可惜导航系统掉线隔三差五,一群人笑说,“国产这玩意儿,电子件得自己盯。”
车主群那天聊起二手市场,有人丢了BJ40增程盖板,半夜找配件都跑到北智路西头两块铺子。旧车流通还算俏,有人开了五年BJ30准备换去南方,结果买家问最多一句:“这车除了油耗,有毛病吗?”师傅站一边:“BJ系列耐造就是不讲究细节,毛病不大,脾气怪。”
说到底,这车系在本地人的嘴里,开的还是那句老话:“北京越野,铁皮厚,碰了不说啥。”可有些冷门配置,得开过才晓得,什么空调分区自动、后备箱照明,都是开了夜市摊用得上。前两天小廖问我要不要一块去西北拉个大活,BJ40刚修好后避震,结果群友顺嘴一句:“别整太狠,车还值钱呐。”
回头说闲事,BJ30的老车在福满楼门口偶尔能蹭着出租挂靠,车灯起雾没人管,即使开去延庆菜市场接货也没耽误多大事。BJ40增程那块,“听说动力电池还真能二手收,电瓶师傅手里那几块儿都是换下来的”,这事修理厂里三天两头有人问。BJ60那天在修理厂门口被当做救援车,轮胎踩了块钢钉,师傅摸摸轮毂,“能修,不换。”
信源什么的,多半都是微信群里瞎聊、维修工闲谈,还有一部分是路上见识和销售嘟囔的碎话,别太较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