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X3L卖了快8000台,这事儿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终于不装了,摊牌了。
一上来就得说个暴论,宝马这次的降价,不是营销策略,而是一种心态上的彻底投降。一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自爆式袭击。以前那个端着架子,跟你聊操控、聊信仰、聊蓝天白云梦的巴伐利亚贵族,现在一脚踹开自家大门,站在门口喊:“最后三天,最后三天,宝马X3L,原价40万,现价不要40万,不要35万,通通28万开回家!28万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是一种国际主义精神,一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只不过这个“人”,是隔壁的奥迪Q5L和奔驰GLC。
你看,最新的战报是X3L一个月卖了接近八千台。听起来不错是吧?但你再看看隔壁,Q5L卖了一万二,GLC卖了一万一。这是什么概念?这就好比修仙小说里,你辛辛苦苦闭关一年,功力大增,出门一看,发现你的死对头已经渡劫飞升,顺便把你家山头给平了。你这点增长,在人家眼里就是个误差。
所以问题的核心,从来就不是宝马X3L的产品力行不行。讲真,这车加长之后,空间大了,配置给了,什么L2辅助驾驶、360全景影像,以前抠抠搜搜要选配的,现在跟不要钱一样全系标配。动力还是那个B48配8AT,黄金搭档,闭着眼睛买都不会错。
那为什么还是卖不过?
因为BBA这个局,早就不是一个单纯的产品力对决了。它是一场大型的品牌玄学现场。
尤其是奔驰,奔驰最值钱的是什么?是它的发动机吗?是它的变速箱吗?都不是,是那个三叉星徽。那个标,就是一种现代社会的通行证,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买奔驰GLC的人,他不是在买一辆车,他是在给自己买一个“体面”的压缩毛巾。平时看不见,一到特定场合,水一泼,立刻膨胀成一个巨大的“面子”。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他们的核心需求,从来不是性价比,而是维护这种信仰。你跟一个GLC车主聊X3L现在落地不到30万,他不会觉得你是在提供一个好建议,他会觉得你是在亵渎他的神。他会用一种看凡人的眼神看着你,然后淡淡地说一句:“开奔驰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你看,话术都给你准备好了。
所以当宝马把X3L的价格打到30万以内的时候,它实际上在干什么?它在用一种掀桌子的方式,告诉所有人,所谓的豪华品牌“体面”,是可以被量化的,它的价格就是10万块钱。
这简直就是掀桌子!如果说之前理想小米是把餐厅里的蛋糕端走了,那宝马这次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走的时候还顺便把老板的电瓶车骑走了。
这种行为,对于真正的奔驰信徒来说,构不成任何伤害,甚至会让他们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因为他们的信仰通过“更贵”得到了确认。但是,对于那些还在BBA门口犹豫的中间派,宝马这一刀,直接把他们捅穿了。他们会突然“悟了”,原来所谓的豪华感,就是一层窗户纸。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越来越觉得,成年人的世界里,最珍贵的就是“确定性”。我花50万买个GLC,我确定我买到的是别人眼中的“成功”。这是一种非常稳定的情绪价值。但现在你宝马X3L只要30万,这就给我整不会了。我开出去,别人会怎么想?他们会觉得我是不是公司快倒闭了,才买个打折宝马?这种不确定性,是很多潜在用户无法接受的。
说真的,我最近看牙医花的钱,都快赶上这车一个季度的保险了,人到中年,真是处处漏水。
再说说那个被无数人吐槽的前脸,那个斜着的双肾格栅。很多人说丑,说不符合审美。是是是,都对。但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牛逼,叫“你觉得丑,但你买不起”。而当这个东西的价格变得便宜,它的丑就会被无限放大,变成“又丑又便宜”。骨折价才是唯一的医美,但前提是,你得先长得像个正常人。
我们再来解构一下所谓的“技术”。X3L现在标配L2辅助驾驶了,听起来很美好。但你必须明白一个反技术崇拜的核心逻辑:决定自动驾驶成败的关键,不在于特斯拉的FSD,而在于我们道路上跑的那些“老头乐”。
你可以构建一个荒诞的场景:一辆开启了L2的宝马X3L行驶在路上,系统完美识别了车道线、红绿灯、前车距离。突然,左前方冲出来一辆老头乐,它不打灯,不看路,以一个匪夷所思的角度横切了过来,车上的大爷还戴着耳机在听《套马杆》。这个时候,你问问宝马的工程师,这套L2系统,它的CPU算力够不够它理解这一系列操作背后的哲学逻辑?
它理解不了。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所以说,任何脱离了中国特色道路场景谈论的自动驾驶,都是在整花里胡哨的。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车圈比喻成修仙,可能有点侮辱修仙了。人家修仙好歹讲个道心,车圈只讲究怎么把对手的道心搞乱。
所以,宝马X3L降价这波操作,本质上是一种“道诡异仙”式的打法。它放弃了对“仙”的追求,也就是品牌高度,转而修炼“诡”,用价格这个最直接、最不讲道理的武器,去污染整个豪华SUV市场的环境。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宝马选了第三条路,变成一个盒子仙,专门把别人拉进盒子里。
就问你怕不怕?
所以X3L现在到底值不值得买?讲真,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让那些去年花了50万买了GLC的人,心里更爽了。你看,信仰又一次战胜了性价比,赢麻了。而对于宝马自己来说,用利润换战报,短期内看似赢了销量,长期看,却是把自己的品牌光环亲手摘下来,扔在地上踩了两脚。这种感觉,就像雷电法王杨永信突然宣布,电击治疗九块九包邮一样,同行看了也得傻,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最终,这场战争没有赢家,只有一群被搞乱了心态的消费者,和一地鸡毛的品牌价值。加大,加大,加大,所有人都被迫加入这场疯狂的内卷,直到把整个餐厅都给爆了,大家一起蹲在废墟上吃压缩饼干。
这,就是当下的车圈。一个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的魔幻世界。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