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出租车启航,成都领飞低空经济新赛道
幕布拉开。历史性的一刻。2025年9月29日。成都金堂淮州新城。中国首款载客运输eVTOL——AE200-100正式下线。这不是概念机。不是验证机。这是与未来商业运营完全一致的正式机型。从图纸到实机。中国低空出行时代。真正开启。
技术破局:选择最难的路
AE200-100选择了一条最难的路。倾转旋翼技术路径。全球排名前十的eVTOL企业中。七家选择此方案。但沃飞长空是其中唯一的中国企业。为什么难?旋翼要垂直起飞。又在空中转为向前推进。过渡飞行是最大难点。2024年6月。沃飞长空完成全倾转过渡飞行试验所有科目。成为中国首个。全球第二达成此成就的企业。
技术参数令人印象深刻。机体长9.9米。翼展15米。高4.4米。可搭载2-6名乘客。最大航程200公里。巡航速度248公里/小时。相比直升机。噪声更低。能耗更小。成本更优。真正的高安全、高经济、高舒适、高环保。
商业化倒计时:从“飞起来”到“用起来”
下线只是开始。AE200-100将转入适航验证冲刺阶段。目标是取得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TC)。并加快与欧洲航空安全局等海外机构适航体系接轨。适航取证是eVTOL商业化的关键门槛。需要取得“四证”。TC是核心。沃飞长空TC取证进度领先国内同行半年至一年。预计2026年取得国内首张载客航线运输TC证。
市场已经用订单投票。超千架、百亿级订单。覆盖成渝、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要经济区域。首批用户包括四川航空、华龙航空等知名企业。商业化前景清晰。
成都模式:低空经济的生态突围
AE200-100的“成都造”标签。不是偶然。四川是全国首个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省份。成都形成了“3个协同管理空域+5条目视飞行通道”的低空飞行网络。飞行由“审批制”改为“报备制”。提前半小时报备即可起飞。这是制度创新。更是产业生态的基石。
成都高新区已聚集低空经济产业链核心企业95家。覆盖全链条。沃飞长空全球总部基地一期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预计2026年一季度投产。这将构建研发、生产、测试、交付一体化产业体系。
应用场景已在成都遍地开花。政务领域。“空地一体应急”鹰眼巡查常态化。物流领域。成都淮州—重庆龙兴低空物流航线探索“干—支—末”全链条模式。文旅领域。青城山、熊猫基地等景点开通低空游览航线。2025年以来累计飞行6.5万架次。这些场景。为AE200-100的未来运营。铺平了道路。
未来已来:打飞的不是梦
价格是关键。预计为地面专车价格的2倍到3倍。1到2年内有望实现“打飞的”出行。想象一下。从天府国际机场到市中心。几分钟完成。拥堵成为历史。
这不是遥远的科幻。2024年“620首飞”。成都已组织完成城市低空载人出行验证飞行。覆盖天府国际机场、双流国际机场以及欧洲中心、青城山等地。为AE200-100的商用模式。跑通了全流程。
低空经济。不只是交通工具的变革。更是城市空间的立体化重构。成都。正从西部低空经济中心起飞。AE200-100的下线。是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起点。空中出租车网络。正在从梦想照进现实。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