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不成燃油车要“焕发新春”了?今年前8个月累计卖出去的车子已经达到了874.7万辆,几乎快赶上去年一整年的总销量了。虽然新能源汽车的表现依旧稳居第一,但燃油车销量突然止跌反弹,这消息一出来,真让我眼前一亮是不是。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燃油车开始“回暖”了呢?在新能源车竞争激烈、市场内卷的情况下,未来燃油车还能保持逐步增长的势头吗?想弄明白这两个问号,先得看看今年燃油车的实际销量到底咋样。
从负增长变成连续正增长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国内燃油车的销量达到了98.1万辆,比去年同期多出了8.4%。到7月为止,燃油车连续两个月实现了同比增长,表现还算不错。
8月份的销量虽然有所回落,但燃油车在国内的销售还是保持在90.2万辆左右,同比增长了13.5%。正是这几个月的持续增长,带动了燃油车销量的反弹,1~8月份的累计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1%。与去年相比,今年的销售数据整体来说还挺令人满意的。
具体到车型方面,销量上涨的原因之一是合资品牌出现了逆势上扬。比如说,7月份,一汽大众的燃油车市场份额比去年同期多了0.5个百分点,当月销量达到了66806辆,增长了2.8%。另一款汽车,一汽丰田的月销量是68034辆,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还有,广汽丰田在7月份卖出了66018辆,比去年同期多出了11.7%的增幅。
今年前七个月,上汽大众的终端销量总共达到了60.5万辆,和去年同期比,多了1.1%。再看看北京现代,快被人忽略的小众车,7月份卖出了17761辆,成绩可不差,同比增长了41.5%。看这种情况,燃油车里面,卖得快的基本上都是合资品牌的车。
燃油车销量又开始上涨,主要是因为消费者心态有了转变?还是说车企们在产品方面做出了一些大动作?
燃油车三板斧:智能化、价格、政策优势
今年燃油车销量能扭转下跌趋势,主要跟这三个因素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一个亮点就是车内的智能化系统。在国庆假期那会儿,北京一家4S店里,一位打算买车的客户注意到,现在的燃油车跟以前完全不一样。它们配备了辅助驾驶系统,甚至像新能源车一样,有自动跟车、记忆泊车的功能,语音控制系统还能理解方言。
以前想都不敢想,这种变化真是太厉害了。过去,燃油车还被新能源汽车秒杀,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新能源车率先搞了不少智能化配置,让它们看起来更先进、更聪明。
现在,燃油车也在加快弥补短板,特别是那些合资品牌,正从根本上改变以前的策略,增加本土化投入,大力开发符合国内市场需求的车型。车企们的做法就是和国内的科技公司合作,补足自己在智能化系统上的不足,这样一来,燃油车也能和新能源车一较高下啦。
现如今,燃油车的这些调整,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了一个问题:没有新能源汽车的时代,燃油车一直是市场的绝对霸主,经过多年壮大,变得越发骄傲自满,在创新方面可是有所欠缺。这次的根本变革,其实就是竞争压力促成的结果。
对消费者而言,这可是个好现象,只有各大车企踢踢球,打打组合拳,才能不断推动汽车技术的升级和销售方式的换新。
在价格方面变动挺明显的。现在,优惠力度大,成为燃油车销量突破困境的重要法宝,各地的4S店都开始搞统一价,市场上的售价更趋一致。而且大幅度降价,真的是吸引了一大批潜在买家。有些消费者还在犹豫,是选电动车还是燃油车呢?燃油车价格的下降,反而让它在市场争夺战中占据了有利位置。
统一价格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经销商的角色彻底调换了。以前,消费者买车都是把钱交给经销商,再由他们联系厂家提车。而现在,很多新款车型开始走厂家直营路线。
比方说,一汽大众的一款车型,全国统一售价,买车的消费者直接把钱交给厂家,所有的发票和票据都由厂家直接开出,传统那种经销商的作用被大大削弱,只负责交车和售后这些方面的服务。
这变化让消费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了,因为关于汽车的销售和价格问题,基本都是直接跟厂家在线沟通搞定了。以前,靠经销商的话,价格由他们定,有时候一天之内,车的价格就会变动,尤其是在突然降价的情况下,很多消费者心里难免会感觉有点落差。
不过,要说清楚呢,燃油车现在之所以调整策略,还是因为之前的销量跌得挺厉害。各家车企都很明白,要是不赶紧改一改,消费者还会继续用脚投票,转投别的品牌或者类型。
第三个方面呢,就是今年政策带来的好处。国家今年推出了不少措施,比如以旧换新、补贴啥的,促使很多家庭赶紧换车或者买新车。在这些政策的帮助下,燃油车比新能源汽车更明显地受到了实惠。
像有些消费者就打算换车,不仅能享受到国家的补贴,燃油车的优惠力度也挺大的,这就自然带动了燃油车的整体销量。
从这几个角度考虑,优惠政策可能不会一直保持下去。这样一来,车企要想继续保持发展势头,就得下功夫在汽车技术创新和销售模式调整上,不断换个思路,才能让燃油车再度焕发出新的活力。
只有靠这个,才有可能慢慢改变部分消费者的观念,因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不断上涨,很多人的习惯和想法也在悄悄转变。
充电问题引发的焦虑
油价一直在不断上涨,这对燃油车来说,可谓是个大短板和危机。不过,眼下新能源车的数量逐渐增加,消费者也发现了一个新难题,虽然充电的花费比油价低,但电动车普及得越高,充电这事儿反而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油车加油基本上几分钟就能搞定,基本上不用等太久,但新能源车充电就不一样,不但得耐心等,有时候还得排队呢。原因也很简单,目前的技术还没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快充,所以充电过程相对繁琐点。
刚刚结束的国庆假期,路上出现了一个新鲜事儿,就是很多新能源车主到处找充电桩排队充电,到处都是。遇到堵车的时节,在那漫长的等待中,电量还会一点点往下降。如果是排队充电的话,最少也得等一个小时左右。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不断增加,这段等待时间也跟着变长。有些消费者一看时间成本不断上升,简直要抓狂,喜欢自己开车出去玩的人,就干脆租燃油车。今年的国庆假期,一方面是充电桩很难找到,另一方面燃油车的租赁订单竟然比去年同期多出了三成多。
再者,对于不少消费者来说,充电桩的安装也是个不小的难题。像在一些小城市,装个充电桩大概就用个千把块钱左右,但在一线城市,成本就能直接猛增到十万块甚至更高。
比如说上海静安区的充电桩安装费大概得12万元左右,而北京望京地区的安装费甚至高达15万元。这比买辆电动车还要贵上一截。
虽说价格贵的地方不多,但电动车充电的时间问题还没有彻底搞定。再加上充电桩的安装费用,可能会把一些想买车的人直接吓退,他们就有可能又回到燃油车的范畴里去了。
要是新能源车的销量逐渐上升,市场份额变得更大,一部分消费者的想法也会悄悄变,可别看比以前顺眼多了。这时候,在各种使用场景中,之前没注意到的缺点和技术上的难题也会逐渐浮现出来,让人看得更清楚。
这正好给燃油车带来了个机会,要是车企能把握住一些消费者的犹豫心思,未来在市场份额上,燃油车还是有可能跟新能源车一较高下的。不过,也得明白,新能源汽车的增长趋势依然占据着明显的优势位置。
前9个月销量突破1100万辆
今年燃油车的销量确实有所上升,但是和新能源车一比,整体规模还是略显不足。前九个月,新能源汽车卖出了1122.8万辆,增长率达到了34.9%,在新车总销量里占比也达到了46.1%。
单月数据显示,7月国内汽车总销量达到了201.8万辆,燃油车销售了98.1万辆,而新能源车的销量则突破了100万辆。可见,新能源车的增长趋势依旧比较明显,保持着稳步上升。
业内专家预测,今年新能源车的销量大概在1500万到1600万辆之间,增长幅度大概在40%到50%左右。换句话说,要是燃油车不能维持住现在的市场份额的话,未来还会不断被新能源车侵占市场份额。
不少消费者总觉得,新能源车能卖得火,不就是因为国家的补贴撑腰嘛。不过据我所知,近几年国家对新能源车的补贴力度一直在减,然而这并没有冷却掉买家的购买热情。
实际上,国家的积极推动确实是新能源车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因,但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点,那就是油价。在国内,过去20年的油价一直在节节攀升,这个事儿直接左右着燃油车的销售状况。
要说起来,新能源车的电池技术一直在不断突破改进,尤其是固态电池如果将来普及了,那安全隐患也会大大降低。在这个情况下,打算买车的人,也会跟着多起来。
因为国内的电价不会像油价那样疯涨,最关键的还在于,我国每年的发电总量比全球排名前10位的国家合起来还多。所以,这实际上是一场能源结构的根本变革。
结语
燃油车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在某些性能方面向新能源汽车靠拢,未来还是有希望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短期内,新能源汽车不太可能完全统领整个市场。
这恰恰为燃油车带来了机会,但大家也得认清一个事实,就是随着技术不断创新,燃油车的优势会逐渐削弱。这股趋势难以逆转,目前的增长也只是有限范围内的浮动而已。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