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地下车库的灯光比尸检台还苍白。迈巴赫S680 极夜版停在三号柱的位置,大概是嫌地面太平庸了才选了两块黑白相间的地砖当背景。门口的保安,见到这辆车,目光里的敬畏有点像曾在案发现场碰见的法医——不敢多看,生怕留下指纹。
如果你是刚下夜班的车主,迎着散发出石英白冷光的车头走来,可能会自问:车值得你如此小心翼翼吗?还是在这个价位下,你的焦虑其实变得更贵了?
一些人声称,奔驰S级的辉煌已然退场,皇冠被新的“顶流”接过。大多数围观群众只知道迈巴赫是更贵的奔驰。实际上,真把迈巴赫S级搅拌一圈,你会发现这玩意儿从480(3.0T)到580(4.0T)再到680(6.0T)——档次清晰得像卷宗目录。
不过,如果论真正的“身份密码”,S680 极夜版必然是那个顶格的选项。它属于那种,在你交完定金之后,销售员一边翻资料一边恭喜你,私下还好奇你是不是欠了什么人情,非要花400万买个有香槟冷藏箱的四轮移动城堡。
全球限量,国内一辆现货。这听起来像警方通报:嫌疑人只有一个,其他在逃。你可以用“独一无二”来形容,但我更愿称之为市场营销下的“有且仅有”。
让我客观说,从证据链来看,S680 极夜版的配置,已经把豪华这事往长江以南拉到底。外观黑白分明的前脸,激光车灯,加密封轮毂。内饰弄两块悬浮屏、头层小牛皮、钢琴烤漆,还有巨大的冷藏箱。对于一个在法医室坐过半夜的人来说,这车的安全雷达密布,简直是怕人不是活的,才需要无死角侦查。
动力方面直接上6.0T V12缸,680匹马力,这种级别,大概就是城市中心突然需要拖运核弹,也不会掉链子。你可以想象,假如这辆车参与某起案子,追踪嫌疑人时不需要开警灯,直接凭气场先声夺人。但,有钱人的审美是不是就要这么有“仪式感”?
实际到销售终端的交流你会发现,4.0T的入门款已经几乎没人订,周期长得能看完一本《福尔摩斯》。所以现有车全是6.0T,动辄上400万的售价,普通人连展厅门口都要再三确认是否免费参观。这条证据链告诉我们:这不仅是个交通工具,更像一张“入场券”,通向另一个物理世界。
当然,说到顶级审美,我承认官方的说法“全球限量”有点像法医报告里的那种含混的语气:“目前仅发现一例,胁迫性极强。”汽车圈不像法庭,证据只要全靠定价和故事打底。谁家的这个顶级迈巴赫,就像案子的稀有DNA,只有一根,美得无可替代(也贵得让人咬舌头)。
我不太相信有人会因为隔夜想到买一台极夜迈巴赫,但现实是,这种车的买家,往往不是“考虑”出来的,是某种社会身份必须具备的“附件”。它的存在,就是告诉你什么叫顶级消费的分水岭——余额决定了审美走廊的长度,坐在后排两座里,思考的不再是去哪儿,而是怎么把移动的头等舱展示给那些需要仰视的人。
当然,我得承认:作为一个见惯了现场冷暖的人,迈巴赫这种车也会给我一点专业无力感——因为它的安全雷达足够多,隐私够深,万一出了交通事故,现场勘验还得费点劲打开。说到底,“极夜版”的安全感肯定超过普通奔驰司机。或许这也是奔驰S级被边缘化的根源,毕竟门槛低的豪车也没什么脸面可言。
有时候,我会自嘲——我们法医追求足够的客观,但现实中豪华车的故事,从来都不止于马力和皮革。比如,车里香槟冷藏箱配置,可能根本不是为了让你喝上一杯,更多是告诉旁人:我可以选择不喝,但我必须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权,大概比刑侦现场的“决定权”还让人着迷。
所以这辆车火到什么程度?也许不会再像早年奔驰S级那样成为权力象征,但它已然替代了部分心理“收藏品”的功能。你在迈巴赫极夜版里,不是驾驶员,更像是资产负债表中的变量;甚至可以自嘲一句:这就是活着的“豪华样本”,你可以拥有,也可以被拥有。
结尾我不打算做最后判决。迈巴赫S680 极夜版到底是不是顶级审美,也许得问那些愿意为它付出的群体。我们能切割出豪华的形状,却无法定义谁配得上它的稀有。这又像是一桩人生案子,没人能凭一张发票定性审美的归属权。
至于你会不会喜欢这种顶流迈巴赫?权力和审美的界限,到底该由谁决定呢?如果让你坐进去,关上雷达密布的车门,这种安全和孤独,你会选哪个?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