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要等4小时,比亚迪插混车主集体躺平,这波是怎么装的

今年国庆假期,高速公路化身为巨型停车场,充电队伍长得让人绝望。然而,在一片哀嚎中,却有一群车主笑出了声,比亚迪插混车主。他们不仅躲过了充电焦虑,甚至享受着比平时更低的出行成本,这个假期对他们来说不是遭罪,而是真香现场。

这一切都源于比亚迪DM5.0混动技术在节前的一次关键OTA升级。升级后,车辆的亏电油耗直接降到了2.6L/100km,折算下来每公里燃油成本不到2毛钱。

充电要等4小时,比亚迪插混车主集体躺平,这波是怎么装的-有驾

这意味着即使在完全不用电的情况下,烧油行驶的成本也远低于预期。更让车主们感到惊喜的是,在高速服务区充电电价普遍较高的背景下,烧油甚至比充电更划算。像秦PLUS,秦L,海豹06这类风阻系数较低的车型,在高速上燃油行驶的成本已经低于充电后纯电行驶的费用。这种成本优势彻底改变了车主的出行策略,他们不再执着于寻找充电桩,而是可以自由选择最经济的能源方式。

续航能力是比亚迪插混车主这个假期过得轻松的另一个关键因素。DM5.0技术加持下的车型,满油满电实际续航普遍超过1000公里,一些车型甚至能达到1500-1800公里的水平。

充电要等4小时,比亚迪插混车主集体躺平,这波是怎么装的-有驾

这样的续航能力意味着从北京到上海这样的长途旅行,完全可以一箱油直达,根本不需要在高速上排队加油。

服务区排长队加油的场景在这个假期并不少见,虽然比充电队伍移动得快些,但动辄几十米的队伍也足以让人望而却步。比亚迪插混车主则完美避开了这个烦恼,他们的续航足够长,根本不需要在假期拥挤的服务区排队加油。

拥堵是节假日高速的常态,一脚刹车一脚油门的驾驶方式极易让人疲劳。比亚迪智驾版车型配备的高速NOA系统在这个假期大显身手。

这套系统不仅能自动跟车,保持安全车距,还能根据导航自动变道和上下匝道。车主们只需要手扶方向盘,监控车辆状态,在特殊情况下介入即可。连续驾驶几百公里也不会感到过度疲劳,这让车主们能够将更多精力放在游玩上,而不是消耗在路途中。

充电要等4小时,比亚迪插混车主集体躺平,这波是怎么装的-有驾

智能驾驶系统的价值在拥堵路段尤为明显。它能够平稳地控制加速和刹车,比人工驾驶更加平顺,减少了频繁启停带来的不适感。

一位宋PLUSDM-i冠军版车主分享了他的体验,“上下班堵车时开启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只需看着路面防止突然加塞就可以,省心又安全。”这种体验在节假日的高速拥堵路段更加珍贵。

与纯电动车主在服务区排长队充电的窘境相比,比亚迪插混车主的选择更加灵活。他们既可以选择充电,也可以选择加油,而且两种方式的成本差异很小。

高速服务区的充电价格普遍高于城市充电桩,这使得即使用油行驶,成本也在可接受范围内。一位车主算了一笔账,在高速服务区充电,每度电价格通常在1.8-2.5元之间,折算下来每公里成本约0.25-0.35元,而DM5.0车型即使用油行驶,每公里成本也不到0.2元。

充电要等4小时,比亚迪插混车主集体躺平,这波是怎么装的-有驾

这种经济性对比让插混车主在出行策略上占据主动。他们可以选择在下高速后寻找价格更低的充电桩,或者直接加油继续行驶,完全避开服务区排队的痛苦。

比亚迪插混车型的这种优势来自于其技术底蕴。第五代DM技术采用以电为主的动力架构,配备热效率高达46.06%的插混专用高效发动机,这是目前全球量产发动机中最高的热效率水平。

EHS电混系统通过极致的结构设计,功率密度提升70.28%,大幅减少了能量流动路径的损耗,综合工况效率达到92%。

充电要等4小时,比亚迪插混车主集体躺平,这波是怎么装的-有驾

插混专用刀片电池能量密度提升15.9%,保障了整个系统的能量供应。这些技术突破共同造就了DM5.0车型的超低油耗和超长续航。全温域整车热管理架构的应用,让车辆在高温环境下能耗最高节省10%,在低温下最高节省8%。智电融合电子电气架构集成行业首个插混动力域控七合一,实现了功能复用,功率密度提升18.3%。

行业首创芯片集成,实现VCU和双MCU三脑合一,芯片算力提升146%,充分提升了整车的集成度和性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