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回超11万辆车?比亚迪的“遮羞布”这次被监管部门扯下来了
看到比亚迪一口气召回11万辆问题车的新闻,我直接笑出了声。不是幸灾乐祸,是佩服监管部门这记耳光抽得够响。某些车企天天把“技术鱼池”挂嘴边,结果养出来的“鱼”不是电机泄放异常就是电池密封漏水,这质量控制简直是把用户当人肉测试员。
先说那批2015款唐DM,官方说法是“驱动电机控制器主动泄放功能异常”。翻译成人话就是:车子开着开着可能突然从纯电模式掉线。想象一下,你正享受着电驱的静谧,下一秒直接趴窝,这惊喜不惊喜?更魔幻的是,解决方案是“免费更新软件”。一个涉及硬件安全的底层设计缺陷,居然想靠刷个系统补丁糊弄过去?这算盘打得我在深圳都听见了。
再看元Pro的电池密封垫问题,“若长时间高速涉水可能造成动力电池进水”。我就纳闷了,一辆标榜通过性强的SUV,连过个积水路面都要提心吊胆?要知道这批车可是2021-2022年生产的,正是比亚迪销量狂飙的黄金期。为了冲量连最基本的防水工艺都能妥协,这波操作属实是把“萝卜快了不洗泥”演绎到极致。
最耐人寻味的是公告里那句“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缺陷调查情况下开展”。看见没?根本不是主动认错,而是被监管部门拿着证据找上门才不情不愿地召回。某些车企平时营销经费砸得震天响,碰到质量问题就开启静默模式,这危机公关策略堪称当代掩耳盗铃范本。
我特意查了投诉平台,早在三年前就有唐DM车主反馈动力突然中断,当时官方客服的经典回复是“建议避免激烈驾驶”。现在回头看,原来所谓的“激烈驾驶”就是正常使用纯电模式?更不用说元Pro论坛里那些抱怨雨天续航腰斩的帖子,当时都被当成黑粉处理,现在真相大白——根本是电池在偷偷喝水!
说真的,车企召回不丢人,谁都会犯错。但把被动召回包装成主动负责,把硬件缺陷美化成软件优化,这就很考验消费者的智商了。当车企的工匠精神只剩下工和匠,唯独少了那颗心,再漂亮的数据都只是皇帝的新衣。
这次监管部门扯下的或许不只是密封垫,更是某些人最后的遮羞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