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打架,打得天昏地暗,从价格战打到老板互喷,从发布会打成粉丝骂战,突出一个不体面。什么智能座舱,什么自动驾驶,什么百公里加速,最后都浓缩成了一句“再便宜两万”。但讲真,跟几十年前那些老炮儿们的生死局比起来,现在这都属于过家家。
今天咱们不聊新势力,不聊什么小米蔚来理想,咱们来聊个骨灰级的玩家,一个已经快被水泥埋进历史的名号——龙江客车。一个曾经连续六年全国质量第一,堪称客车界“六边形战士”的王者,是怎么把自己活活玩成压缩毛巾,最后被时代泡都没泡开就扔了的。
这事儿得从上世纪80年代说起。那时候,咱们现在的这些车圈大佬,要么还在穿开裆裤,要么还在为考大学头秃。而龙江客车厂的JT680,已经是驰骋在中国大地上的公路霸主,是每一个跑长途的人心中的白月光。什么叫豪华?在那个年代,车上有个收音机,座椅是软的,旁边还能塞行李,这就是移动的宫殿,是身份的象征。交通部质量评比,龙江说自己是第二,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一,一拿就是六年,这纪录到现在都是个传说。讲真,那时候的龙江,就是客车界的茅台,自带信仰光环,属于硬通货。
那时候的龙江,突出一个“我不是针对谁,在座的各位都是弟弟”。它为什么这么猛?因为它背后有个神仙级的队友,黑龙江汽车制造厂。这个厂子,给龙江客车提供最核心的玩意儿——客车专用底盘,也就是一辆车的龙骨。这龙骨,当年是全国独一份的技术,别家想学都学不来。有了这根定海神针,龙江客车才能在上面尽情地“整活儿”,造出最牛逼的车身。
然而,牛逼的故事,往往都有一个“然而”。盛极而衰,是宇宙的铁律,连修仙小说都这么写,更何况一个凡间的工厂。
龙江的第一个跟头,栽得就特别魔幻,特别有东北特色。给它提供核心龙骨的那个神仙队友,黑龙江汽车制造厂,它是个监狱企业。你没听错,就是字面意思上的监狱。里面的技术大牛,很多都是特殊年代被下放的工程师。后来“十年”结束,拨乱反正,这些大神仙纷纷回城,回了原来的单位。这就坏了菜了。这就好比你开着高达打仗,打到一半,给你造高达的那帮科学家,集体辞职回家抱孩子去了。
更要命的是,这个体制让它没法跟外界交流。外面的技术进不来,里面的人才留不住,生产出来的龙骨,技术就慢慢跟不上了。这就叫卡脖子,而且是自己人卡自己人,属于一种行为艺术。龙江客车一下子就麻了,自己的独门龙骨没了,只能去外面买。这一买,成本上去了,核心技术也捏在了别人手里,等于从一个全栈工程师,活活退化成了一个只会做PPT的产品经理。等于你的金钟罩铁布衫,内功心法没了,只剩下个花架子。
如果说技术空心化是内伤,那接下来的管理体制变动,就是对着这内伤疯狂撒盐。龙ag体育官方网站入口86年,龙江客车厂被划归给了市汽车工业总公司管。这就好比你本来是你亲爹交通局的儿子,突然有一天被过继给了隔壁不怎么熟的张大爷。亲爹不爽,后爹不爱,两头受气。更骚的操作是,张大爷发现养不起你,解决不了你的龙骨问题,又一脚给你踢回了亲爹交通局那里。
这一来一回,厂子的神经中枢彻底紊乱了。交通局是干嘛的?是搞行政的,不是搞经营的。让他们管一个市场化的企业,约等于让一个文科生去解高数题,突出一个鸡同鸭讲。结果就是产品质量断崖式下跌,当年海南买的14台龙江客车,刚出厂门就坏了两台,送到地方一路修过去,跟唐僧取经一样,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这已经不是质量问题了,这是在考验司机的动手能力和心理素质。
写到这里,我感觉自己有点像个考古的,对着一堆化石胡言乱语,但你别说,还挺带劲。
你以为这就完了?不,真正的骚操作还在后面。90年代末,中国公路客车市场迎来了黄金时代,高速公路网开始铺开,大家对豪华大巴的需求井喷。这时候的宇通、金龙,都在疯狂抢地盘,搞研发,铺渠道,属于野蛮生长的闪电战。我们的龙江在干嘛呢?它接手了另一个半死不活的哈尔滨客车厂,搞了个“弱弱联合”,然后一头扎进了无轨电车这个小众得不能再小众的市场里。
我作为一个对商业逻辑有着朴素理解的中年人,看到这个决策时,心态是有点崩的。这就好比,所有人都去炒股、炒房,发家致富了,你非要去研究怎么用算盘打《星际争霸》,还觉得自己掌握了核心科技。主线任务不去做,天天跑去刷回报率最低的支线,就问你怕不怕?你错过的不是一个机会,你错过的是一个时代。当别人已经开始用核武器打架的时候,你还在纠结自己的弹弓皮筋够不够韧。
最后的结局,就像所有悲情英雄的故事一样,充满了无力感。进入21世纪,龙江客车基本就处于ICU状态了,靠输液吊着命。改制、被卖给经贸公司、再被卖给汽车配件公司。每一次转手,都像是在被吸干最后一滴血。最讽刺的是,当大庆的公司接手时,龙江客车厂的原址,已经开始盖商业广场了。你的坟头上,开了一家星巴克。品牌还在,但灵魂和肉体都没了,只剩下一张营业执照,在风中诉说着当年的牛逼。
真他妈的憋屈!
龙江客车的故事,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切面。它不是不努力,也不是没牛逼过。它的问题在于,当整个世界的规则从“关系和指标”变成“市场和刺刀”的时候,它还穿着过去的铠甲,试图用老地图去找新大陆。它以为自己最大的敌人是技术,是管理,是资金。
不,它最大的敌人,是它自己。
现在的车圈,所有人都把“掀桌子”挂在嘴边。小米是掀桌子的,比亚迪是掀桌子,蔚来乐道也是掀桌子的。大家信奉的都是黑暗森林法则,我活不下去,你也别想好过,最好的防守就是把餐厅直接炸了。这种癫狂的玩法,龙江客车没见过,也不理解。它那个年代,大家还在排队领号,讲究个先来后到。
所以龙江客车的衰落,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技术创新?是管理体制改革?是市场化思维?是是是,都对,但这些都是正确的废话。真正的教训只有一条:在掀桌子的时代,你最大的问题,就是你还体面地坐在桌子前,研究菜单。
没了,就是没了。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