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车市销量榜出炉,燃油车稳住阵脚,新能车挑战不断

人这一生,少不了遇到几个“纷纷扰扰”的老朋友,比如月初做计划、月中打鸡血、月底拼命补作业,再比如,每年到了金九银十,各路车企开始穿上战袍,在销量排行榜上翻跟头。燃油车?别急着唱丧歌,它还没被送进博物馆。事实上,九月的销售榜单摆在那儿,轩逸一周卖出一万六千多台,博越L、朗逸紧随其后,一万台的门槛成了小菜一碟。那些认为油车熬不住的人,可能要重新掂掂钱包和油卡的分量——不是大家不想拥抱新能源,而是真实生活里,油还是香的。

当然,我家门口的小电桩一年坏九个月,充电APP堪比智力题,邻居用新能源车就是每天都能练一遍“四级听力”:滴——请您重新插枪。电车未必不香,但柴米油盐粘嘴角,选择油车不是不会算账,而是账算到最后,搞不定的才叫问题。别看你在朋友圈里被电动车广告洗脑,一到实际用车,谁没点小算盘?预算有限、通勤距离长、三四线城市、户口本背后的小镇情怀……这些决定了燃油车还可以歌唱不息一阵子。

再说买车这件事,其实和相亲有八分像。有人看重门第、有人图工资卡余额、有人就想要个能下厨房的。第一拨人冲着家用去的,对轩逸、朗逸、博越L特别有执念——这玩意儿不讲什么诗和远方,讲的就是“稳”,没毛病、能打折、经销商送钱了还给你笑脸。第二拨人呢,讲究实用省事,不管逸动、卡罗拉锐放、探岳还是CR-V,其实就两条:省心、省油。星越L在榜单第九,卡罗拉锐放一个月也能卖八千多台——真是老鼠过街,谁都想抓,其实它们还都带点混动基因,跳个街舞都分不清是油是电。

九月车市销量榜出炉,燃油车稳住阵脚,新能车挑战不断-有驾

第三拨人就是“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恨不得能把摩托改成房车开的。五菱之光加个更亲民的兄弟宏光,一起卖了一万一千多台,低收入群体不写诗,他们开油车通勤、拉货、卸菜,反正能开到哪算哪。这些车不追科技,不要风骚外观,要的是——又便宜又能拉,又破也能修。哈弗大狗?别想多了,六千块的销量能叫嚣就不错。奥迪Q5L和宝马X3还在卖,四千多台交卷,但谁还觉得这是成功标配?现在有钱人不买这个了,你买奥迪在小区门口,我买星越L能挂抖音。

要说政策这个东西,比雨季都善变。新能源补贴刚撤,大家还没缓过神儿来,燃油车的限行限购政策有城市还在收紧,有的却说“随便你买,买多买少都包邮”。北京和上海依然扮演严格家长,其他城市则像离异后投奔舅舅家的孩子,自由多了一点。怕充电麻烦的,直接绕开新能源,买油耗低点、带点辅助驾驶功能的油车,卡罗拉锐放、星越L这些,就是为“过渡”而生的卷王。省油不用充电,还有些高科技“凑数”配置,堪称现实与理想的社会主义合作伙伴。

丰田凯美瑞多年稳居中型车前五,出口成章的稳定老干部,特斯拉Model 3靠价格战排名一跌再跌。传统品牌的油车+混动,显然比只靠纯电的新势力更懂市场——人心所向从来不在PPT里,只在你的油箱和电表之间。真要选择,消费者才懒得叫嚣“未来科技”,他们只关心一个月剩下多少饭钱、能不能送父母进医院、能不能年底回趟老家。

九月车市销量榜出炉,燃油车稳住阵脚,新能车挑战不断-有驾

九月的销量冲刺,不是因为大家头脑发热,是金九银十的利好比春天来得更早一点。那些喊着电动车无敌的,自己倒是开着油车带娃上学、去外婆家看望亲戚。贷款松了一点,公司年底消化预算,谁都想换个新车过年。电车不是不想买,是跑长途不靠谱,冬天续航改名“短航”,送冷链的司机说一瓶奶能冻成冰,乡下没充电桩,城里人提了大包小包电动车回不了家。家里要勤俭持家,这时候油车才是社会真正的“耐用品”。

哈弗H6、卡罗拉销量有所下跌,并不是大家移情别恋——是“科技创新”太慢,跟不上时代。燃油车市场早就不是谁卖得多,而是谁能留住那些还在油车阵营的顽固分子。这帮人挑车标准,就是靠谱、便宜、修得快、管得少,“明天能上路、不用充电、不怕死在路上”,谁能满足这好几个要求,谁就能存活。轩逸之所以万年不败,是因为完全把用户的短板当成品牌的优势去捧;哈弗H6跟不上节奏,掉出主流队伍,怨不得别人。

还有一派学者和键盘侠,天天唱衰“燃油快暴毙”,可你看真相其实更像“退休改行做兼职”。燃油车不是快没了,是换了一种活法。以前什么都讲量大,表兄妹们你争我抢,现在讲究细分,“小镇青年”、“城乡结合部劳模”、“小老板送米下乡”,每一类都要划分好了,做出适合的车。新能源还没占据每个角落,这块市场的主心骨,依旧是能替用户省事、让钱包喘口气的老款油车。

九月车市销量榜出炉,燃油车稳住阵脚,新能车挑战不断-有驾

那些新能源车的新玩家,指点江山、发誓颠覆世界,可到了交学费的阶段,才知道“电动浪潮”没那么好冲。别说三缸、五档还是双离合了,消费者选车时候,最关心的永远是:这车能不能解决我家的麻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车,过去看品牌,现在看“省事”;曾经仰望奔驰宝马,现在琢磨星越L、卡罗拉锐放能不能让日子过得扎实。

九月的数据不是燃油车大反攻,也不是新能源全胜超神,而是“永远把用户放在最前面”。大家消费时要的,不是你黑科技多牛X,而是能开多少年、省多少钱、死在马路上的概率低不低。简单点,谁能扎扎实实把车卖到还买得起油车的用户手里,谁就能在未来混个脸熟。你光有技术,不让人买得起、用得顺手、修得方便,那叫理想,不叫生意。

九月车市销量榜出炉,燃油车稳住阵脚,新能车挑战不断-有驾

现实就是这样荒诞——科技日新月异,口袋永远捂得跟弹药箱似的。新能源的大潮一再来袭,但别忘了真正能决定赛道长度的,永远是“这些车能不能让人明天照常上班、照常活着”。消费者精明得很,说到底就是一句话:大哥,你千万别给我添堵。

有人问我,你觉得油车还能活多久?我说我不懂这个问题,毕竟我上次想换车,兜里就剩两张油票和一瓶开水。油车会不会被电车取代?别闹了,等电车普及到山沟沟还有桩、租房客也敢装慢充、老表能随便贷款买特斯拉,到时候再来讨论后悔不后悔没早转型。现在嘛,谁有钱谁说了算,谁有用谁能活。

最后,给燃油车留句墓志铭吧:在这个只要能出门就算成功的年代,你能撑到加油站就比很多人更有存在感了。油车不是死得不够快,是活得更厚脸皮。请允许我们这帮摇杆党在下一个九月继续“打油诗”——也许我们没法追上时代,但只要能开起来,就还有下一出好戏。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