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9.99万跌到20万起?雷克萨斯ES不加价了,居然还有大额优惠
你敢信吗?几年前,想买一台雷克萨斯ES,那可真不是件容易事。你得先排几个月的队,还得做好心理准备——加价是常态,原价提车都算“幸运儿”。那时候的ES,简直就是“加价王”的代名词,4S店门口排队等车的场景,比比皆是。可如今呢?风向彻底变了。打开懂车帝一看,2025款雷克萨斯ES,官方起售价29.99万,但裸车价直接干到20万左右,还送车衣、玻璃膜、记录仪,甚至6次免费保养!个别城市叠加置换补贴和金融贴息,还能看到“1字头”的开票价。这要是让当年加价几万提车的老车主看见,怕是得怀疑人生:这还是那台高高在上的雷克萨斯吗?
从“加价王”到“降价王”,雷克萨斯ES这波操作,到底是市场清醒了,还是品牌“跪”了? 作为一个老司机,我最近没少被朋友问:“现在ES是不是可以冲了?”说实话,这事儿得掰开揉碎了看。曾经的ES,靠的是“省心、省油、舒适”三大法宝,在BBA的夹击下杀出一条血路。可如今,这三大优势,正被国产新能源车一寸寸“掀桌子”。
先说省油。ES的混动系统确实优秀,百公里油耗四五升,放在燃油车里是顶尖水平。可你看看比亚迪秦L DM-i,20万出头的价位,亏电油耗2.9L,综合续航快2000公里!这哪是省油,简直是“不用油”。同样预算,你是选一台油车省油,还是选一台几乎不用加油的混动?答案不言而喻。再看舒适,ES的静谧性和底盘滤震确实有一套,坐进去就是“移动沙发”的感觉。可小鹏P7、极氪001这些新势力,同样二十多万,直接给你上800V高压平台、激光雷达、高算力智驾芯片。不光开销更低,智能体验更是天壤之别。想想看,你开着ES,还在研究那套“祖传”车机,别人已经在用语音控制、自动泊车、高速NOA了,这差距,肉眼可见。
更关键的是,雷克萨斯引以为傲的“品牌溢价”,现在显得格外尴尬。过去,买雷克萨斯不光是买车,更是一种“稳妥”的心态,图的就是“开不坏的丰田”那份安心。可这几年,日系车的“神话”正在一点点崩塌。2024年,日本国土交通省一纸调查,直接掀了老底:丰田、本田、马自达等五家车企,38款车型在量产认证时存在数据造假或测试不规范。丰田的Corolla、Yaris Cross,马自达的发动机测试,本田的噪音数据……全都有问题。虽然厂家嘴硬说“不影响安全”,但消费者心里那杆秤,已经倾斜了。“不玩虚的”的信任感一旦崩塌,再多的“省油耐用”也补不回来。
数据不会说谎。乘联会2024年的销量榜显示,日系品牌在中国市场份额已跌至11.2%,相比五年前近乎腰斩。本田、日产的销量,甚至被某些国产新势力追平。这说明什么?说明消费者不再迷信“日系品质”,而是更看重配置、智能化和实际用车体验。你雷克萨斯再“皮实”,车机卡顿、功能落后,年轻人照样不买账。网友们的调侃也挺扎心:“以前是加价提车,现在是加钱求你买”“从神坛跌落,ES的‘佛系’成了‘摆烂’”。
当然,ES也并非一无是处。它的品控依然扎实,小毛病少,保值率相对较高。内饰用料和做工,在同价位里依然有竞争力,那种低调奢华的质感,是很多新势力学不来的。可问题是,这些优点,在智能化浪潮面前,显得越来越“单薄”。就像当年的诺基亚,质量再好,也扛不住智能机的冲击。飞度的衰落就是前车之鉴:从月销过万的“神车”,到如今月销仅23辆,不过三四年的光景。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现在20万出头的雷克萨斯ES,到底能不能买? 如果你是个极度保守的用户,追求极致可靠、不爱折腾,对智能化无感,那ES依然是个省心的选择。但如果你稍微关注科技、配置、用车成本,那同价位的国产新能源车,显然提供了更“香”的选择。雷克萨斯ES的降价,不是终点,而是一个信号——传统豪华品牌的“舒适区”,正在被新能源彻底打破。
当“加价王”开始“跪着卖”,我们该为价格的回归欢呼,还是为一个时代的落幕叹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