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博基尼发布 Manifesto 概念车,揭示下一代超跑设计密码

点击关注不迷路

兰博基尼发布 Manifesto 概念车,揭示下一代超跑设计密码-有驾

最近,汽车圈又热闹起来了。

就在2025年10月6日,兰博基尼正式发布了一款名为 Manifesto 的概念车。

这不是一台准备马上卖到你家车库的新车,而是一份“设计宣言”:

用设计师的话说,它是一件“愿景雕塑”,用来展示品牌未来十年甚至更久的设计方向。

乍一听,概念车离普通人很远,好像只是车展上用来拍照打卡的“花瓶”。

但如果你仔细看 Manifesto 身上那些细节,就会发现,它其实藏着兰博基尼对超级跑车未来的认真思考:

如何在保留品牌灵魂的同时,适应电动化、智能化、环保化的大趋势?

如何让一辆车既看起来像来自外太空,又不至于让人觉得“这玩意儿根本开不了”?

今天,我们就用大白话聊聊这台 Manifesto 到底说了什么,以及它背后透露出的兰博基尼下一步要走的路。

先说外观。

如果你熟悉兰博基尼近几年的车型,比如 Revuelto 或 Huracán,就会发现它们的线条非常锋利,棱角分明,像一把出鞘的刀。

但 Manifesto 完全反其道而行之:

它用的是柔和的曲面、延展的体量感,整体造型更像一块被风打磨过的雕塑,而不是一堆钢板拼起来的机器。

最引人注目的是车头。

传统超跑的前脸通常有大尺寸进气格栅,用来给发动机散热。

但 Manifesto 直接把中间“掏空”了,形成一个巨大的负空间,两侧则是通风口。

这种设计不是为了好看而已,而是把气流精准引导到车底,配合底部的文丘里通道,一种利用气流加速产生下压力的结构,让车子在高速行驶时能“吸”在地面上,更稳、更安全。

车尾更是夸张。

它几乎收成一个尖角,底部贯穿整辆车的文丘里通道清晰可见。

这种设计在F1赛车上很常见,但在量产超跑里还很少见。

这意味着,未来的兰博基尼可能不再依赖巨大的尾翼来产生下压力,而是靠车底的空气动力学结构:

这不仅能提升性能,还能让车身看起来更干净、更流畅。

当然,这些设计目前还不能直接用在量产车上。

比如 Manifesto 的座舱盖是一整块复合材料做成的,像战斗机座舱一样。

但现实是,这种结构用玻璃做成本太高,也难以通过安全法规。前轮前方的空间也太小,连车门铰链都装不下。

所以设计师自己也承认:

这车不会量产,但它提出的问题和方向,会慢慢渗透到未来的 Huracán、Urus,甚至全新电动车型里。

说到电动化,很多人以为兰博基尼动作慢。其实不然。早在2023年,他们就宣布投入19亿欧元用于电动转型。

按照计划,2028年将推出首款纯电量产品——很可能就是之前亮相的 Lanzador 概念车的量产版。

这款车采用2+2座椅布局,高底盘设计,灵感来自宇宙飞船,峰值功率超过1兆瓦(约1341马力),续航至少500公里。

更重要的是,它会兼顾日常实用性,比如后排能坐成年人、有前后行 李厢,甚至可能用上大众集团的 SSP Sport 电动平台,保时捷也在用。

Manifesto 虽然不谈动力系统,但它和 Lanzador 其实是一体两面:

一个负责“形”,一个负责“神”。

Manifesto 探索的是未来兰博基尼长什么样,Lanzador 则回答“电动超跑怎么开才够味”。

两者共同指向一个目标:在电动时代,兰博基尼依然要保持“兰博基尼”。

那什么是“兰博基尼”?

不是只有剪刀门和V12发动机才算。

更核心的,是一种极致的性能表达、一种毫不妥协的设计态度、一种让人一眼就心跳加速的视觉冲击。

Manifesto 虽然没有发动机轰鸣,但它用线条、比例、光影,依然做到了这一点。

有意思的是,这次的设计总监米亚·波克特(Mitja Borkert)特别强调,Manifesto 是为庆祝兰博基尼设计中心 Centro Stile 成立20周年而生的。

这说明,品牌开始有意识地梳理自己的设计语言,并为下一个二十年定调。

过去二十年,兰博基尼靠棱角和攻击性赢得市场;

未来二十年,或许会转向更流动、更有机、更融合自然与科技的美学。

这种转变其实也呼应了整个汽车行业的趋势。

你看特斯拉 Cybertruck 用的是极致几何,但更多高端品牌如保时捷、法拉利、阿斯顿·马丁,都在尝试用曲面和光影来表达未来感。

因为人们逐渐意识到,真正的高级感,不是靠堆砌线条,而是靠比例、姿态和细节的和谐。

回到 Manifesto,它最打动人的地方,或许不是那些炫酷的空气动力学结构,而是它敢于“做减法”。

没有多余的装饰,没有强行突出的扰流板,甚至连传统意义上的车灯都几乎看不见。

它用最简洁的方式,讲了一个关于速度、空气与形态的故事。

当然,普通消费者可能会问:

这些跟我有什么关系?

我买不起兰博基尼,看这些概念车有什么用?

其实,概念车就像时尚界的高定秀。

你可能永远不会穿T台上的那件衣服,但它的剪裁、颜色、面料,会慢慢出现在你衣柜里的日常款中。

同样,Manifesto 上的柔和曲面、中央负空间、文丘里车底,未来很可能出现在下一代 Urus 或 Huracán 的改款中。

甚至,它的环保内饰材料、人机交互理念,也会下放到更亲民的车型里。

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看到,一个百年品牌如何在变革中守住自己的“人设”。

电动化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兰博基尼没有盲目跟风做“科技堆砌”,也没有死守燃油时代的荣光,而是在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既尊重物理规律,也尊重美学传统;

既拥抱电池和电机,也不放弃驾驶激情。

最后说点实在的。

如果你现在正关注豪华电动车市场,不妨留意一下兰博基尼的动向。

2028年,Lanzador 量产版大概率会上市,价格可能在300万人民币以上,但它的出现,会重新定义“电动GT”的标准。

而 Manifesto 虽然不会上路,但它已经悄悄改写了兰博基尼的设计基因。

在这个人人都在谈“智能”“续航”“快充”的时代,兰博基尼选择用一辆不能开的概念车,提醒我们:

汽车不仅是交通工具,也是移动的艺术品。

速度可以被数据量化,但美感和激情,永远需要人去感受。

或许,这就是 Manifesto 真正想说的“设计密码”:未来不是抛弃过去,而是在传承中进化。

兰博基尼知道,真正的超跑,从来不只是跑得快,而是让人一眼难忘。

所以,别小看这台亮黄色的“雕塑”。

它可能不会出现在你的车库里,但它会影响未来十年你看到的每一辆兰博基尼——甚至,改变你对“超跑该长什么样”的理解。

(全文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