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黄金周结束了,你还记得那段旅途中的经历吗?越接近假期最后一天,从各大社交媒体上传来的,除了欣欣向荣的假期欢乐照,还有一幕又一幕关于服务区充电桩前排长队的画面。特别是纯电动车的车主,他们的返程之路俨然变成了一场真正的“充电渡劫”。取号两三个小时只为捞一点电量,不少人甚至在排队的间隙无法避免地频繁目睹“插队”引发的争吵,疲倦不堪和旅途的焦躁情绪在车流中蔓延。这一场归途的考验,几乎成了所有电动车“玩家”的共同记忆。
有人会问:“电动车不是越来越普及,充电桩也随处可见吗?为什么还这么难搞?”恍然间我们才意识到,这个问题背后并非只是充电桩不够简单。虽然有些车企已经推出了超充技术,极力提升补能的效率,但在实际场景下,问题并非一纸技术数据能解决。很多车主的车辆本身是早期的老款电车,充电速率最多只能达到三四十千瓦,所以即便服务区里有理论支持“快充”的设备,最终效果也远不达预期。即使是那些搭载了先进的“5C”或“10C”快充功能的新车,仍然会因为充电桩功率限制或者人们大爷式排队补能时的夹杂行为,而长期在队列中蹉跎岁月。
反观这一切,能替代纯电动车的其他新能源解决方式越来越被看好,尤其是增程电动车。这种车型的核心特点在于,一旦电耗告急,它会从电池改为由发动机发电供能,轻松解决掉里程焦虑的问题。像一些新一代的“超级增程”产品,在我们实际试车的场景中就展现了较强的稳定性和便利性。以最近主推市场的智己LS6为例,它的入门版车型有着52kWh的大容量电池,这一数据单摆出来可能不太有代入感,但实际体验下来,这款车轻松能让我们保持一周都不用为通勤充电而操心——这对于很多一周上班五天的都市上班族来说简直是福音。
尤其是这款车的综合表现,在假期的高速长途驾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距离接近1400km的综合续航,如果你从北京驱车跑到长沙,一两次加油或临时充电就能不慌不忙地抵达。这还不止动力部分。它搭载了基于上汽十佳发动机技术的增程器,炙热天气下频繁启用的增程模式不仅效率高,噪音也较低,哪怕堵在路上它的平顺和细腻驾驶感受,把“旅途疲惫指数”都成功调低。
对于增程车来说,“多一份选择权”就是它的天生优势。在我们实地试驾的一次场景中,可以清晰感受到什么是“可油可电”的灵活从容。在国庆返程的途中,我们特意选择了用电模式来体验它的快充性能,当高速服务区闲置的充电桩出现时,我们很快享受到800V超速快充的优势:短应用时间内即可续满电池,既省了补油的费用,也为剩余行程提供足够安心。但很显然,这种好运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恰好遇见。第二天赶路时,服务区已经被交织的车流“攻陷”。中午恰好是充电桩最为紧张的时段,用车族纷纷徘徊于队列之间,焦虑写满脸。但是智己车的核心优势在紧急时刻初显:直接选择加满一箱92号汽油,花费时间不到十分钟,重新上高速时一连串开放的车道仿佛述说着什么叫“解脱”。
熟悉公路旅程的人都知道,尤其是像国庆这种节假期,除了连续几个小时驾驶的体力消耗之外,堵车时剧烈的先锋考验就是车内空间的耐受力。作为今年更新换代后主打市场的车型之一,智己LS6在体验中给我们一种颠覆传统新能源车的感觉。这款车在后排得房率粗步估算下来几乎接近90%,即使是成年人肩并肩,腿脚都能有活动空间。更不要说全系的豪华基础设计和MAX版的特别“福利套餐”:零重力设计的前排座椅,每次换人休息时能让疲惫感快速恢复。细微之处也不妨试试,副驾配备的高精触摸屏放起稍重的跨界电影,视觉效果清晰到让车友们在堵车无聊时产生“小型看片局”的体验。
毫无夸张地说,我们这次的旅途,甚至出了服务区后都在讨论一个问题,“是不是该给家里换掉那台‘一堵车就面问题百出’的旧电车了?”相较于传统插电混动,或是纯电车型在高温或寒冬环境下的续航短板,以智己LS6新一代车型作为标杆的超级增程车,为普通家庭用户带来了真正可落地的选择:忙于生活工作的中年人少了一份电量焦虑,而车内动能、电池、引擎的互补让城市通勤到大规模自驾出行都能拥有一份当下最难得的舒适与安全保障。
预计从现在到春节,这类超级增程车型的市场可能会再迎来一波小高峰。一是电车特有的补能成长痛点在长途驾驶中更加暴露;二是寒冬低温环境逐渐加剧了车辆的表现波动,拥有灵活补能选择的车种自然获得更多偏爱。还有一点提醒,鉴于新能源补贴政策已进入退坡阶段,市场上的选购成本随时间正悄然变化。听闻智己品牌目前因产能爬坡,在52 MAX版相关车型供应充足的当口,如果你和家人真的对这类车有所中意,现在或许会是抄底窗口。到了店里,销售顺便还透露了一个小细节,据说某些地区购车者还能额外享受一些入门交车的流程短期优化,不妨先去打听清楚再做选择。
返程中的那些焦头烂额,如果可以依靠规划和车本身的优势解决掉,谁不愿意舒舒服服地跑完这一场“堪比战场”的远途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