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唐L销量不佳,真能全怪外观吗?这问题可没那么简单。
说实话,我最近跑了趟展厅,仔细撸了下唐L的车漆和线条,旁边还停着老唐,甚至隔壁一辆智己SUV。你说这唐L的外观不好吧,也不完全对。它改了老唐那熟悉的龙颜,变成了偏霸气硬朗型,尤其前脸那上挑日行灯,让底盘显得更宽更膨胀,目测宽度足有1950mm左右(体感)。这设计的确有点怪——我刚才翻了下笔记,销售说这上挑设计是想整体拉高车头气势,结果因为前大灯和格栅的拼接处稍显生硬,反倒让人第一眼看有点突兀。侧面呢,线条流畅不少,尾部设计也挺对味,尤其尾灯造型和层次感处理上,比老唐那种圆润饱满要更锋利,整体气势强了不止一星半点。
但销量不行,光怪外观很难说服自己。老唐那个龙颜设计毕竟深入人心,换个新风格,消费者得时间接受,你说对吧?而且,更这车的DM版本,提升其实没那么明显,价格倒比老唐贵了不少,动辄得往30万+跑,面对同级别的长安CS95、吉普大切诺基L(我知道有点跨界比,但价格区间差不多),以及蔚来的ES6,市场上的选择多了去了。你想想,买车的考虑因素多着呢,纯靠颜值?顶多吸引点眼球。
聊聊我和老友小李上月底去试驾的事吧。我问他:你咋看唐L这外观?
他说:挺霸气啊,就是那日间行车灯,看久了有点‘发飙中的斗鸡眼’感觉。
哈哈,这话我觉得挺到位,设计师肯定想让灯更凶但容易画蛇添足。这种设计细节,有点像你家二狗子试图学明星发型,结果有点尴尬,改了又改,耐看程度就见仁见智了。
不过另一面,我买了唐L的EV四驱版本,体验是真的爽,超级顺,动力随叫随到,零百加速估计5.9秒左右(我心算的,没官方数据,但这速度确实不弱)。唯一槽点是大尺寸车身(近5米长)开起来,在城市狭窄路段有压力,停车位费劲,还得照顾充电桩兼容性。
再说后视镜设计,我第一次看到实车时也觉得有点奇怪,怎么看侧面像鼓了包,回头让售后师傅直接摸了摸说:没鼓,设计成这样防风噪声更好。这也算是设计里埋的坑,颜值上的小瑕疵。朋友修车师傅说,现代汽车设计看的是整体协调,偶尔这些小地方设计反而容易被放大,影响第一印象。
我稍微纠正下开头的说法,说唐L销量不好全怪外观有点大。因为除了造型,供应链紧张影响了交付节奏,特别是一些核心芯片次品率高,导致出厂时间推迟。你看,这就像做菜,中间一个关键原材料没了,整盘菜的味道肯定打折扣。唐L的电池供应也受限,没能完全满足需求的节奏,消费者也不敢轻易下手。
销量还是和品牌内容挂钩,这车功能丰富,不管配置还是智能辅助,都算豪华型SUV的典范,这点销售人员都在吹(但我私下里觉得有点吹牛成分,毕竟实际体验有差距)。可惜,消费者更关心值不值和用得顺不顺。
好家伙,顺便扯点题外话。你有没发现,比亚迪新车频繁改外观设计,从龙颜到更霸气,甚至最近出现的斗鸡眼刹车灯设计,俨然在玩颜值变脸游戏,感觉有点急功近利。设计师们也许是在赌,这样能刺激市场关注度,但没料到的是用户接纳度有限,这点其实也是行业痛点吧。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唐L能不能靠新一代设计再造经典?又或者,是不是车企该把精力更多放在提升用户真体验上,而不是拼颜值?毕竟,纯电SUV,动力、续航、可靠性这些硬指标,消费者心里的天平才是真的准。
对了,你开过或者见过唐L实车吗?你觉得前脸的那个斗鸡眼到底影响大不大?还是我想多了?(这段先按下不表)
话说回来,最近关注比亚迪供应链动态的朋友也和我说,目前芯片供应至少卡了20%,车企生产节奏是真受影响,你说这厂商能有多灵活调整?这可能也是比亚迪新车型表现没想象中惊艳的幕后因素之一。
有句话挺有意思,朋友修理工说:车子设计要够‘酷’,但得靠谱才行,丑点能忍,不达标就死路一条。听完感觉扎心又真实。
就从这个角度讲,比亚迪和其他国产车企,其实都在摸索中学着成熟,不仅是造型,更是生产和市场节奏的博弈。
要我说,能不能重回老唐的那个龙颜设计风格?说不定更适合他们眼下的市场定位。老唐那种辨识度高且被认可的脸,放眼同行业竞争激烈的环境,确实容易让人心甘情愿掏钱。
这最好不只是情怀,而是车企对市场嗅觉的坚持。
话题好像又扯远了。
只奇怪一个点,既然唐L定位更豪华、更大气,为什么价格不能合理压一点?导致它在消费者和竞品间,既贵又不够新,这就真让人头疼了。
毕竟,谁想花更多钱买个造型没太大惊喜,升级有限的大号SUV呢?
唐L的颜值争议,像极了我们身边那种变化太大,不好适应的事情。明明没错,只是惯没跟上。
说到这里,我反而更想知道: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怎么设计这台车的脸?想象一下,颜值和气势之间的平衡,该怎么拿捏才合适?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