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后电动车新规,3类车禁行,5类车可放心上路

最近这段时间,相信不少朋友心里都悬着个事儿,尤其是每天骑着电动车上班、买菜、接送孩子的人们,都在琢磨一个问题:等到九月份以后,我家里这辆电动车还能不能接着骑?

是不是真像网上说的那样,好多车都得被淘汰?

大家心里有这个疑问很正常,毕竟电动车已经成了咱们很多人生活中离不开的伙伴。

其实,大家不用过度焦虑,这事儿并不是要一刀切地不让大家骑车,而是咱们国家花了很长时间,下决心要把马路上电动车的规矩给理顺了,让大家出行都更安全一些。

9月后电动车新规,3类车禁行,5类车可放心上路-有驾

这就像家里收拾屋子,总得把东西分分类,没用的、有危险的清出去,常用的、安全的摆在明面上,这样住着才舒心,出门才放心。

咱们得先明白,为啥要这么做。

过去这些年,电动车发展得太快了,方便是真方便,但问题也确实不少。

马路上,有的电动车跑得比汽车还快,在车流里钻来钻去,看着就让人捏把汗。

还有些人为了让车子跑得更远,私自加装好几块大电池,不仅车子变得头重脚轻不好控制,充电的时候还特别容易着火,新闻里因为电动车在楼道里充电引发的火灾,咱们都看过不少,那教训真是太沉痛了。

根据一些统计数据,在涉及电动车的交通事故里,有超过一半都和那些不合规的、超速的、改装过的车有关系。

所以,现在立规矩,就是要把这些潜在的“马路杀手”和“移动的火药桶”从源头上管起来,这不是为难谁,而是为了保护我们每一个人。

那么,到底哪些车是这次重点整治的对象,是坚决不能再上路的呢?

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

第一种,就是那些拼装出来的“三无”产品和已经到了报废年限的“老爷车”。

什么叫拼装车?

就是一些小作坊,用来源不明的零件,东拼西凑组装起来的车。

车架可能是回收的,电机是翻新的,刹车系统更是凑合事儿。

这种车出厂就没有任何质量保证,骑在路上,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一个急刹车,车架就可能断了,或者线路突然短路。

这种车因为便宜,可能有些人会买,但实际上是把自己的安全当儿戏。

还有一种就是骑了太长时间,比如超过十年的车。

车子也是有寿命的,时间长了,金属车架会生锈、老化,变得很脆弱,电池性能也严重衰退,线路也可能磨损了,再继续骑,风险就太大了。

这就好比一件用了很久的电器,线路老化了就容易出事,一个道理。

对于这种车,路面上一旦被查到,肯定是要被处理的。

9月后电动车新规,3类车禁行,5类车可放心上路-有驾

第二种,是套用别人牌照或者用假牌照的车。

总有那么些人,觉得自己“聪明”,车子不合规上不了牌,或者为了躲避电子警察的抓拍,就去网上买个假牌子,或者干脆用别人的牌照。

他们以为这样就能蒙混过关,但现在技术这么发达,路上的高清摄像头一拍,后台系统一比对,真假立判。

这种行为性质非常恶劣,因为它不仅是交通违法,更是对法律的公然挑衅。

一旦被查实,可不是罚点款那么简单了,车子要被没收,人可能还要面临拘留。

你想想,如果一辆套牌车发生了事故后逃逸了,那真正车牌的主人岂不是要背黑锅?

这不仅扰乱了交通秩序,也破坏了社会诚信。

所以,这种投机取巧的歪路,千万不能走。

第三种,也是咱们身边最常见的一种,就是那些被过度改装,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车。

最典型的就是加装又大又宽的遮阳棚。

很多人觉得这东西能遮风挡雨,挺好。

但你可能没想过,这个大棚子在遇到横风的时候,会像船帆一样,瞬间让你的车失去平衡,尤其是在过桥或者路口的时候,非常危险。

每年因为遮阳棚被风吹翻导致的事故,实在是太多了。

还有就是私自改装电池,把原来48伏的电池,换成60伏、72伏的,再加装一个所谓的“增程器”,让车子跑得更快、更远。

这种改装,破坏了整车出厂时的电路设计和安全平衡,电池和控制器不匹配,充电时极易过热起火,而且车速快了,原厂的刹车根本刹不住,危险系数直线上升。

还有些人把座椅加长,本来只能一个人骑的车,非要挤上两个人甚至三个人,严重超载,对车架和刹车系统都是巨大的考验。

这些看似为了“方便”的改装,实际上都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所以新规定对这类改装是明令禁止的。

说完了不能上路的,咱们再来说说大家最关心的,什么样的车是合规的,可以大大方方骑上路的。

其实,合规的车辆类型还是很多的,覆盖了大部分人的出行需求。

9月后电动车新规,3类车禁行,5类车可放心上路-有驾

最主要的一种,就是现在市面上卖的“新国标”电动自行车。

你在买车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参数,记住几个关键点:最高设计时速不能超过25公里,电池电压不能高于48伏,而且必须得有脚蹬子,能像自行车一样骑。

这种车在法律上属于非机动车,你去车管所或者指定的便民点,很方便就能给它上一个正式的牌照。

骑这种车,不需要考驾照,可以走非机动车道,停车也方便,对于日常上下班通勤、买菜接娃来说,是完全足够了,而且安全系数最高。

如果你觉得新国标车速度慢,需要跑更远的路,那也有别的选择,就是电动摩托车。

这种车性能更强,速度更快,但它在管理上就跟摩托车一样了,属于机动车。

所以,你要骑它,就得先去考一个摩托车驾照,然后给车子上黄色的机动车牌照,每年还要像汽车一样买交强险。

上路的时候,你必须走机动车道,遵守红绿灯,不能在非机动车道里乱窜。

简单说,就是你享受了机动车的性能,就要承担起机动车的责任。

还有一种是合规的电动三轮车。

这种车不是谁都能随便买来开的,它主要面向两个特定用途:一是像快递、外卖小哥用的那种,专门用于货物运输的;二是专门为腿脚不便的老年人设计的代步车。

这些车也必须是正规厂家生产,符合国家标准,并且要上牌照。

而且它们通常有指定的行驶范围,比如不能进入市中心的主干道,这也是为了保障交通的整体顺畅和安全。

另外,大家平时在街上扫码骑的那些共享电单车,比如美团的、哈啰的,这些你完全可以放心骑。

这些大公司都得遵守规定,他们投放到市场上的车辆,全都是符合新国标的,并且在相关部门备了案,所以是完全合法的。

最后,还有一类是为残疾人朋友们设计的专用电动车。

这些车辆经过了残联等部门的认定,是专门为了保障残疾人出行权益的。

车主凭相关证明进行登记后,可以合法上路,并且在非机动车道上享有一定的优先通行权,这体现了咱们社会的人文关怀。

总的来说,这次的规定不是要把电动车“赶尽杀绝”,而是要让电动车的发展从过去的“野蛮生长”,过渡到“有序发展”的新阶段。

目的就是让路上的车各行其道,快的走快车道,慢的走慢车道,让所有交通参与者的安全都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所以,大家不妨对照着看一看,自己家里的车属于哪一类。

如果是不合规的,那就趁着还有时间,尽早去置换一辆合规的新车,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毕竟,出行的路上,平平安安才是最重要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