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成都车展前瞻:自主品牌集体“包馆”背后的产业暗战

#2025成都国际车展#

作为一个跑过五年车展的老媒体人,今年成都车展的展位图刚发布就在朋友圈刷屏了。记得2020年我第一次报道成都车展时,奔驰、宝马们还占据着最显眼的C位,而今天打开这份热腾腾的展位分布图,最震撼的却是奇瑞、比亚迪、长安三个自主品牌集体"包馆"的大手笔——这在五年前简直是不可想象的行业地震式变革。

2025成都车展前瞻:自主品牌集体“包馆”背后的产业暗战-有驾

一、包馆现象:从"跟随者"到"定义者"的范式转换

本届车展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5号、9号、10号三个完整展馆被奇瑞、比亚迪、长安三家自主品牌独占。这种"包馆"现象绝非简单的展位扩张,而是中国汽车产业地位质变的缩影。

奇瑞的模块化攻势在5号馆展现得淋漓尽致:风云X3L预售、T11量产版亮相、星纪元E05登场,配合捷途纵横首秀和威麟皮卡回归,形成了从都市SUV到豪华电混越野的全谱系覆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奇瑞上半年126万辆的销量数据,已经为其展台提供了最硬核的注脚。

比亚迪的科技帝国在9号馆继续扩容:从仰望U8的应急浮水演示到天神之眼系统动态测试,再到兆瓦闪充技术专区,这家企业正在将车展转化为技术博览会。其室外展区规划的智能化街区,本质上是在重新定义"车展体验"的标准。

长安汽车的央企矩阵则以10号馆为舞台,演绎着国企改革后的新活力:启源Q05纯电版、深蓝L07超长续航版、阿维塔年度改款、福特烈马新能源全球首秀,多品牌协同效应正在释放。这种"一个展馆,五个品牌"的布局,暗含着长安对集团化运营的深刻理解。

2025成都车展前瞻:自主品牌集体“包馆”背后的产业暗战-有驾

二、展位暗战:那些藏在平面图里的产业密码

细读展位图会发现更多微妙信息。1号馆长城与丰田的"对台戏"堪称经典案例——WEY、坦克、哈弗等子品牌合并展出,直接面向一汽丰田、广汽丰田的联合展台。这种布局暗示着:自主品牌已经敢于在主场与合资巨头正面对决。

更值得玩味的是212品牌的游击战术。这个主打越野的新势力躲在1号馆角落,却通过"蹭长城热点"获得意外关注。其将上市的212T01检阅官升级款,显然瞄准了坦克300的用户群体,这种"以小博大"的策略在展位图上已初见端倪。

2025成都车展前瞻:自主品牌集体“包馆”背后的产业暗战-有驾

3号馆的格局则折射出智能化的军备竞赛:鸿蒙智行携尚界H5首秀,岚图汽车带来鸿蒙座舱新品,北汽集团暗中蓄力。就连奥迪也摆出"坐看风云"的姿态,这个传统豪华品牌似乎正在观察中国智能汽车的真实战力。

三、缺席名单:那些消失的巨头与被重构的格局

展位图不仅是参展清单,更是行业沉浮的晴雨表。资料中特别提到"过半豪车缺席",这个细节值得深挖:

  • 雷克萨斯、英菲尼迪等日系豪华品牌集体缺席
  • 雪佛兰在2号馆神秘消失
  • 传统豪车仅剩奔驰、宝马苦撑局面(宝马甚至只带了M性能系列)

这种变化与自主品牌包馆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中国消费者对豪华车的认知正在重构。当比亚迪仰望能与奔驰CLA纯电版同台竞技,当奇瑞风云系列敢于对标宝马X3,行业的价值坐标系已然发生位移。

2025成都车展前瞻:自主品牌集体“包馆”背后的产业暗战-有驾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与燃油车的展位博弈:在共计16个展馆中,明确以新能源为主的展馆超过6个,且多分布在客流主通道。这种空间分配客观上形成了"新能源包围燃油车"的态势,与去年成都车展形成强烈反差。

写在最后:一场车展,两种未来

站在媒体日的门槛回望,2025成都车展注定会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标志性事件。当自主品牌用包馆的方式宣告技术自信,当新势力通过精准卡位争夺用户眼球,当传统豪强选择战略性撤退,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次展会布置,更是一场产业权力的交接仪式。

那些拿着展位图寻找心仪车型的观众可能不会意识到,他们正在见证历史——中国汽车工业从"市场换技术"到"技术定标准"的惊险一跃。而8月29日之后,尚界H5的智能座舱、比亚迪的兆瓦闪充、奇瑞风云的混动系统,都将成为检验这一跃成败的试金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