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万名车主投票后,92%的人做了同一个决定:他们把燃油车钥匙扔进抽屉,再也没拿出来过

2.3万名车主投票后,92%的人做了同一个决定:他们把燃油车钥匙扔进抽屉,再也没拿出来过

服务区充电桩前排了七辆车,老王靠在车旁抽烟,看着不远处加油站空荡荡的加油位。他掏出手机算了笔账:这一年省下的油费,够他带老婆去趟东南亚。旁边一个小伙子凑过来:“兄弟,你那台汉兰达还留着吗?”老王弹了弹烟灰:“留着呢,停在地库吃灰,想开都得先给电瓶充电。”

这场景,正在全国各地重复上演。

钱的事儿,从来都是最直接的。

一箱油三百块,跑五六百公里。充一次电两百块,能跑两千。这账摆在面前,不用谁教。一年下来,光油费就省出一万多,够换套好轮胎了。保养更不用说,以前五千公里就得进店,机油、机滤、空滤一套下来七八百。现在一年去一次4S店,检查电池、刹车,二百块打住。

但让人回不去的,不全是这些数字。

2.3万名车主投票后,92%的人做了同一个决定:他们把燃油车钥匙扔进抽屉,再也没拿出来过-有驾

红绿灯起步,轻点电门,车就窜出去了。旁边的燃油车还在等变速箱反应,你已经过了路口。这种感觉就像从拨号上网换成光纤,回不去了。车里安静得能听见副驾驶翻书的声音,音乐开小声也能听清吉他的泛音。堵车时右脚搭在地板上,能量回收自动减速,腿不酸了。

开过的人,多少都懂这个意思。

不过,也不是人人都买账。

川西那次自驾,几个朋友约着走318。出发前讨论开什么车,玩越野的小李直接拒绝电动:“县城充电桩就那么几个,进了山区连信号都没有,你指望什么?我后备箱放两桶油,踏实。”他说的是实话。电动车再吹续航,遇上这种场景,还是差点意思。

还有些老司机,对燃油车有执念。手动挡换挡时发动机转速攀升的声浪,油门踩到底那种机械的暴力感,这些东西电动车学不来。上周末车友聚会,有人端着茶杯说:“电动车是快,但开着没意思。就像自动麻将机,方便归方便,总觉得少了搓麻将的乐趣。”

这话也不能说错。

2.3万名车主投票后,92%的人做了同一个决定:他们把燃油车钥匙扔进抽屉,再也没拿出来过-有驾

但现实摆在那儿。

去年想卖掉那台开了三年的燃油车,跑了几家二手车行。当年落地十五万,现在报价最高的给七万二,还得看车况。销售小哥挺客气:“现在行情不好,您这车保养得还行,要不再等等?”我笑了笑,心里明白,这个“等”大概率是越等越低。

朋友那台电动车去年买的,前两天随口问了句能卖多少。二手车商看了看:“一年车,给你十三万五。”原价十五万八。这一比,心里多少有点数。

充电的事儿,确实得说说。

冬天续航打折,这是电动车主的共识。去年寒潮那几天,表显450公里的续航,实际开出来也就三百出头。高速服务区充电排队,春节时见识过,十几辆车等着四个桩。但快充技术这两年进步挺明显,二十分钟补个七八成电,吃碗面的功夫就行。有次路过换电站,看人家三分钟换块电池开走,比加油都利索。

2.3万名车主投票后,92%的人做了同一个决定:他们把燃油车钥匙扔进抽屉,再也没拿出来过-有驾

环保这事儿,争论起来没完。有人说电网还是烧煤发的电,污染只是换了个地方。也有人说市区不排尾气,至少空气能好点。这个话题见仁见智,各有各的道理。从开车的角度讲,尾气是没了,这是看得见的变化。

电动和燃油的较量,或许本来就没标准答案。

跑长途多、去充电不方便的地方,燃油车还是实用。城里通勤、在意用车成本,电动车更合适。只是当大部分人都选了一边,趋势就这么出来了。就像当年从功能机换智能机,现在回头看,也没人觉得可惜。

那串燃油车钥匙还在抽屉里放着,偶尔收拾东西翻出来,会想起第一次握方向盘时的兴奋。但说实在的,最近半年都没碰过。下次启动,大概又得先给电瓶充上电。

有些东西,就这么慢慢变成了回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