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刚落,试驾场的灯光把每一辆新车的身影都照得尤为修长。几个腰间别着工牌的销售正围在向往S9旁边,小声讨论着价格政策。刚从洗车间推出来的S9车身还亮着水迹,透着股子“还没跑过路”的稚气。就像警队里新来的见习生——文件还没下发,上衣口袋里别着新警号,神情里满是对前途的渴望。而场外的用户,神情比汽车还干净,一眼望过去,没几个下单的冲动。
387台,这是向往S9上市首月的销量数据。有人说它“踟蹰低迷”,也有人说“新车正常磨合期”,更多人还没来得及讨论,便各自忙着去围观隔壁新势力的年终降价大跳水。向往S9,是成功了一点点,还是失败得还不够彻底?
把这道题放到汽车市场的教案本里,其实不大难:一台中大型插混SUV,上市首月卖387台——这数字,放两年前还勉强说得过去,今天嘛,在新能源洪流和自主品牌混战的当口,多少扎眼。当然,销量本就是张冰冷的成绩单,很多时候跟定义成功与失败有关,更多时候也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快照。你可以用它煮一锅心灵鸡汤,也可以拿来做自我批评的展板,反正不会有人饿死,也不会有人一夜暴富。有人追问:仅凭387台,怎么判定成败?我大可反问:假如你是车企老总,这数据,你端得住手里的咖啡吗?
说说产品。向往S9,有点底气,也有点无奈。定位是插混中大型SUV,5060mm的车长、2930mm的轴距。不小,但把“六座中大型”这顶帽子戴得紧巴巴的,生怕别人不认识。动力方面,1.5T+双电机,能跑252公里纯电,亏电油耗6.98个,充放电支持得也齐全——参数没啥大漏洞,竞争力谈不上出类拔萃,但及格线以上总还是有的。
外观,是那种典型的国产新生代SUV腔调:前脸厚重,灯组里炫技,尾部还有AI光幕自行切换玩灯语。说不上惊艳,最起码不油腻。内饰用料,软包实木混搭,鸿蒙座舱、语音交互全家桶怼进去,一通堆料,看得出工程师们对标的不是五年前的自主对手,更多是如今的问界和理想——顺带一提,这也是所有想“守住增量市场”的品牌会跳的套路。
配置,是入门即高配的标准操作。360全景、悬架软硬调节、哨兵模式、自动泊车这些实用也好,花哨也罢的功能,传祺摆起了“我也玩得起”的态度。甚至连智驾L2级都直接标配,数据库里写好的安全逻辑谁不会顺带点上?
主观看,这车产品实力也不是没有。可放到今天卷到飞起的中国车市,就只剩“看上去很美”了。更何况,这一档的对手几十款,谁也不是省油灯。你瞄一眼隔壁,同价位里比亚迪、理想、问界,甚至长城、岚图……不管哪一个,首月销量都有什么“小四位数、突破五千台”的好消息往外放。
其实数据不会骗人:上市前,向往S9已经开始“小规模铺货”:春天卖出去几十台,夏天也是小打小闹。后座要站稳,关键还是要靠硬通货——市场接受度和用户下单的速度。销售端反馈,也就那句,“说起来不错,问问的人不少,真有几个人掏钱包”。
再看看家族,“向往S7”目前单月销1400台上下,仅够糊个数据。两款新车,合起来还没一辆爆款问界M7来的猛——“黑马变老马”,这评语虽然刻薄了点,但确实是行业的老实话。你问传祺自己什么态度?大概率是“咱还用力,别总盯着一两个月的数据”。听起来,这就跟基层民警查水表:查是查了,成效待定,群众心里明白你是真查还是巡查。
不少人关心,这事到底成还是败?坦白讲,387台不是救命稻草,但也不是判死刑的数。国内车市大浪淘沙,首月不叫好,后续也未必无望。关键是,向往S9的武功招式,别人练得都差不多,没新花头靠什么出圈?你看眼比亚迪,刀片电池、超级混动;理想盯死增程,车机卷科技。传祺亮出的家底,还带着点上一波“国民神车”光环,实际给用户的冲击力呢?只能算刚及格。
对广汽传祺来说,这已不是第一次卡在“爆款效应消退”的掉头弯。GS4的辉煌、GS8的挣扎,多少像是交警手里的激光测速枪——测得了顶峰,也锁得住下坡。每每遇到新品首秀不达预期,流程文件总会补上一句“后续加大宣传、优化政策”,跟刑警的案子不破,汇报稿里加一句“正在全力侦查”差不多。
其实我倒不太担心这387台算不得数,毕竟在汽车行业里,昙花一现和悄然长藤,本质都在个“慢”字。警队老话说,“案子破得快,不如破得稳”;放在车市就是说,“卖得快,容易退得快。熬得住,才有资格谈明天”。传祺熬了多年,倚老卖新不是办法,推陈出新也得真见点诚意——不是你配个高才叫高端,用个AI就能叫智能。产品差异化,不是谁喊得大声谁就能赢。
有人问,国产车企模仿、迭代、堆料玩的都挺六,为什么还会频频“新车遇冷”?这问题跟现场勘查似的,每次案发都要重新找疑点。新车上市,只靠配置和价格,等于刑警只靠目测定凶手,总归靠不住。品牌调性、渠道支撑、口碑沉淀,样样都得给分。“想快速复刻GS4的爆款奇迹”,这心情我懂,但市场早不是拼谁“能造、能卷”那几年了。现在拼什么?拼洞察人心,拼精细体验,最重要的拼“用户对你是不是还信”。信任,“一票否决”;丧失信任,哪怕你给电池加把劲,都是徒劳。
最后,387台的成绩,没有拯救广汽传祺,也没让它跌下山谷。只是汽车江湖从来没那么黑白分明:成与败,都不写在销售月报里。它只是故事里的一段小插曲。究竟是新车起步必经的阵痛,还是产品本身已疲乏无力?387台后面,是一场行业“守恒定律”的必然,还是某种偶发性误判?假如你正打算换车,这样的成绩单,会影响你的选择吗?会让你相信传祺能重现当年的辉煌吗?
案子还没破,人还得守着现场,故事没讲完,账也不妨让时间慢慢结。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