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修摩托车的,第一家一问干啥就嫌弃说没货,还让我自己换,第二家收钱装元件,还要我帮忙修理,真是服务态度差到爆炸

刚才碰到俩修摩托车的,气得我差点没拿出手机录音。第一家一开口就问:干啥?语气不带一点好感,我说换传感器,他立马撇嘴:没货啊,自己换去吧。啥都不搭理,脸色像见了苍蝇,撂下一句等着就没影了。我在旁边傻站半天,心想这态度,也就活该一辈子修几十年前的化油器车,电喷能懂几个?

第二家听起来还靠谱点,人老实,你买零件来,我帮你装,嘴上说着,手都伸过来要40块钱工时费。刚想掏钱,他倒还不满足,说能不能帮他把这小配件也换了,这不是典型我不干活你也别想赚嘛?忍不住嘀咕一句,这活儿到头了,就两家也是坑。搞得我半天没换上车的传感器,直接开溜。

两家修摩托车的,第一家一问干啥就嫌弃说没货,还让我自己换,第二家收钱装元件,还要我帮忙修理,真是服务态度差到爆炸-有驾

说句心里话,我修摩托车这事儿起步十年,就没碰见过这么让人头疼的。你知道为什么他们态度烂吗?我跟你讲,这玩意儿可不是卖场随便拿个零件插插那么简单。电喷摩托车,尤其是现在国产的那种,都是厂家设计得很严密——配件根本不散卖,供应链全被厂家控制着,像养着牛羊一样,一旦进去就自由不了了。行车电脑一锁,没那个软件和专用设备,根本拆不出来啥毛病,也换不了零件。我甚至怀疑,这些厂家设了隐藏程序专门割韭菜,看你们一来就是麻烦登门,那态度烂点也行。

我店其实也不修电喷摩托车,没那个设备,而且批发商那里根本没货。咱不是没本事,就说实话,修电喷车真的成本太高了,一台诊断仪好几万,配个零件还得从厂家那砍价买货,亏了都没人敢干。你店里也得养活自己,人家拽得不止是脸,是真心疼死钱袋子。对了,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电喷车配件流通率在我接触的样本里,应该不到10%,体感上甚至更低。换句话说,换一个简单的传感器,别说修车佬,就算是资深机修也得绕着走。

两家修摩托车的,第一家一问干啥就嫌弃说没货,还让我自己换,第二家收钱装元件,还要我帮忙修理,真是服务态度差到爆炸-有驾

但话说回来,我也有点夸张了,不是所有修理手艺都差。有一次跟一个老维修工瞎扯,他说:现在修摩托,没点国产神车特有的‘bug’,说什么都没法干活。所谓国产神车综合征,就是车型普遍故障模式类似但都带点玄学,买配件时常常是搞不清是哪根筋,一修就补一堆其他毛病。你说这谁受得了?我猜,厂家压根图的就是制造这一堆灰色地带,让你修来修去都修不精,也得一直花钱。

你们说说,这到底是技术保护还是揽钱陷阱?真没细想过。反正我朋友那边修车师傅给我说过一句话:电喷车早晚要倒闭,麻烦死了。这话听着像老派煤老板的怨言,可背后有理也。我有点嫌弃这种态度,但又不得不理解,毕竟修理成本算下来,工服料啥加起来,光是40块钱工时费我都觉得亏。这不,随便算算,如果一台普通国产电喷摩托车,百公里维修成本可能比燃油车高出20%-30%,算下来一年少说也得贵上好几百块(估算,样本少)。

有趣的是,有顾客自己买了传感器,跑来问我为啥不直接装。我说,你这车啥品牌?找售后店不香吗?别人还管着你要设备,自己买了零件,你自己换才是最聪明。对方一脸懵,反问:那我找谁啊,售后到处排长队。其实这就是个见不得光的麻烦事,每天都有一群贫民车主挣扎在修车界的底层拼搏。说不定这也是穷人看不起穷人的典型案例——技工嫌弃不懂电喷的客户,客户又抱怨服务设置障碍,两头的火气都大。

两家修摩托车的,第一家一问干啥就嫌弃说没货,还让我自己换,第二家收钱装元件,还要我帮忙修理,真是服务态度差到爆炸-有驾

至于氧传感器,这个相对来说最简单一点,插拔接口标准,换着也不难。但更复杂的比如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或者曲轴位置传感器,那就麻烦了,很多维修店根本拆不上来,必须靠原厂诊断软件定位。唉,想想这行业,能干活又能省钱的,真是凤毛麟角。你们有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把零件买回家,却换不上去的尴尬?

顺便说说,刚才翻了下相册,发现我以前拍了不少摩托维修现场的随机照,里面不少小细节值得拿出来讲讲,比如某次修化油器时客户抢着帮忙,结果弄坏了一个小弹簧,搞得底盘跑油。生活就是这样,修车不能让客户太多参与。想起这事我忍不住笑,谁让人家态度差呢,也许是自作自受。

对了,最近还有家售后小店,听人说态度还行,也不乱收费。看他们的样子,设备比传统小店先进不少,就是那种诊断仪、数据线齐全的,应该和厂家资源也有点打交道。你说,这种新模式是不是未来维修市场的出路?不过价格也不知道能不能接受。毕竟,客户终归都想便宜点。

两家修摩托车的,第一家一问干啥就嫌弃说没货,还让我自己换,第二家收钱装元件,还要我帮忙修理,真是服务态度差到爆炸-有驾

(这段先按下不表)

说回最初的那两家店,真心希望他们能改改态度。维修行业不是公益,大家都不容易,但谁都有基本尊重的底线。要不然,自己卷铺盖回家种地去算了。你们觉得呢?电喷摩托车修理的难题,真的是技术壁垒,还是供应链不透明导致的问题?或者,究竟是消费者和维修方的沟通出了什么漏洞?

两家修摩托车的,第一家一问干啥就嫌弃说没货,还让我自己换,第二家收钱装元件,还要我帮忙修理,真是服务态度差到爆炸-有驾

下一次换传感器,我倒想带个相机去拍拍他们的表情,给你们现场透透气。毕竟,这个行业的隐秘角落,才是真正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