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件挺有意思的事,值得咱们普通人也来聊一聊。
咱们国产的一个新能源汽车品牌,叫深蓝,它旗下有款车叫S05。
这车在国内卖,起步价是11.99万元,算是一款价格挺亲民的紧凑型SUV。
可就是这么一辆车,前不久跑到了德国的慕尼黑车展上亮相,结果公布的欧洲市场起售价,把不少人都给惊着了:38990欧元。
按照当时的汇率算,这差不多是32.6万人民币。
很多人看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可能都是:这是不是搞错了?
同样一辆车,怎么出了个国,价格就翻了快两倍?
这中间多出来的二十多万,到底花在哪儿了?
是不是觉得欧洲人有钱,就专门去卖高价?
其实,这背后远不是简单的加价那么简单,它反映出的是咱们中国汽车工业现在正在发生的一个巨大变化。
咱们得先弄明白一件事,一辆车从中国卖到欧洲,成本可不是简单地加上运费就行了。
首先最大的一块,就是税。
欧洲国家的增值税普遍都比较高,就拿德国来说,增值税率是19%。
咱们就按38990欧元这个价格来算,光是交给德国政府的税,就得超过6000欧元,折合成人民币就是五万多块钱。
这笔钱是明明白白要加在车价里的,是当地的法规要求。
除此之外,可能还会有一些关税之类的费用,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成本,直接推高了最终的零售价。
其次,要想在欧洲市场卖车,就必须拿到一张“准入证”,也就是要通过当地各种严苛的法规认证。
欧洲对汽车的要求是全世界出了名的高标准。
比如在安全方面,有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uro NCAP)的碰撞测试,它的标准非常严格,想要拿到高星级评价,车身用的钢材、安全气囊的数量和布局、主动刹车这些驾驶辅助系统的性能,都得是顶尖水平。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车企就必须在研发和材料上投入更多的成本。
再比如环保法规,不仅看你开车的时候有没有排放,还要看你生产这辆车的全过程是不是环保,甚至连车辆报废以后材料的回收率都有要求。
还有数据安全,欧洲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管得特别严,像深蓝S05这种智能汽车,带有摄像头、联网功能,收集到的所有数据怎么使用、怎么保护,都得按照欧洲的规矩重新设计一套系统。
这一整套认证流程下来,既费时又费钱,这些投入最终也都会分摊到每一辆车的价格上。
再有就是市场开拓的成本。
你一个新品牌来到人生地不熟的欧洲,总得让人家认识你吧?
你得建销售门店,得在电视、网络上打广告,得建立售后服务网络,包括维修站和配件仓库。
在欧洲,土地租金和人力成本都比国内高得多,这些建立渠道和品牌知名度的费用,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自然也要算进车价里。
所以,光是把国内的车原封不动搬过去,加上这些税费和运营成本,价格就已经高出不少了。
不过,最关键的一点是,这次深蓝卖到欧洲的S05,和我们在国内买到的基础版,其实并不是完全一样的东西。
可以说,为了适应欧洲市场,它进行了一次“升级”。
在国内,深蓝S05有不同的动力版本,入门版的电机功率是175千瓦。
但是在欧洲市场,它的起步版本直接就用了200千瓦的高功率电机,这个动力水平在国内已经是高配车型了。
更厉害的是,深蓝还专门为欧洲市场推出了一个国内目前没有的版本——双电机四驱版,两个电机加起来的最大功率达到了惊人的320千瓦。
320千瓦是什么概念呢?
换算成我们更熟悉的马力,超过了430匹,这个动力数据已经达到了很多高性能跑车的水平了。
这说明深蓝去欧洲,不是只打算卖个代步车,它还准备了能和当地性能车掰掰手腕的“硬货”。
在电池和续航方面,出口欧洲的版本统一配备了68.8千瓦时的磷酸铁锂电池组。
后驱版的续航里程,按照欧洲更严格、更接近真实驾驶情况的WLTP标准来算是485公里,四驱版是445公里。
这个续航表现在欧洲的同级别电动车里,是绝对的主流水平,一点也不输给大众、斯柯达这些本土品牌。
所以你看,出口的这台车,在最核心的动力和续航部分,拿出的都是高规格的配置,它的产品力本身就比国内的入门版要强。
结合这些信息我们再回头看那个32.6万的起售价,是不是就没那么难以理解了?
这一定价策略其实非常清晰,深蓝并不想在欧洲走过去那种低价竞争的老路,而是要从一开始就树立一个技术先进、品质可靠的品牌形象。
它的竞争对手,直接瞄准了像大众ID.4、smart精灵#3,甚至是一些豪华品牌的入门级电动车,比如奥迪Q3的插电混动版。
在那个价格区间,正是欧洲主流家庭购买电动车的核心战场。
如果定价太低,反而会让欧洲消费者产生“便宜没好货”的固有印象,对品牌长远发展不利。
而且,咱们的国产车现在确实有这个底气。
深蓝S05的外观设计很符合国际审美,内饰里那块15.4英寸的悬浮式大屏幕,配合高通骁龙8155芯片,带来的智能座舱体验,是它的一大“杀手锏”。
现在很多欧洲传统车企的车机系统,在流畅度、功能丰富性和智能化程度上,跟我们的新势力品牌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当一个欧洲消费者坐进车里,体验到那种丝滑的屏幕操作和聪明的语音助手时,这种科技感带来的冲击力,是实实在在的加分项。
所以,深蓝S05在德国慕尼黑的高价亮相,更像是一次中国汽车工业的集体宣言。
它在告诉全世界,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已经不是只能生产廉价产品的“世界工厂”了,我们在新能源和智能化这条新赛道上,已经掌握了核心技术,并且有能力、有信心在世界汽车工业的中心地带,和那些百年巨头们同台竞技。
根据长安汽车的规划,未来几年还会在欧洲推出更多新车型,覆盖更多国家。
这表明,中国汽车品牌走向全球,已经从过去的零星试水,进入到了全面的战略布局阶段。
这背后,是我们国家整个工业体系升级带来的技术自信和品牌自信。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