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马鞍山市雨山区的汽车圈算是炸开了锅,原因很简单——政府要发消费券了!
足足150万的“巨款”砸下来,能不能把这半死不活的车市给“盘活”,还真得打个问号。
话说这年头,车不好卖,谁都知道。
尤其是在这油价蹭蹭往上涨,新能源车“卷”得飞起的时代,想让老百姓掏腰包买辆新车,那难度系数,堪比登天。
所以啊,政府出面“撒钱”,也算是情理之中。
但这150万,听着唬人,仔细一琢磨,也就那么回事。
雨山区有多少家汽车销售企业?
又有多少潜在购车用户?
这150万分下去,平均一家店能摊到多少?
一个人又能领多少?
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这钱肯定不够“敞开了花”。
当然,政府的出发点是好的,想借着这波消费券,刺激一下市场活力。
可问题是,这年头的消费者,哪个不是精打细算的主儿?
几千块钱的优惠,就能让他们“冲动消费”?
恐怕没那么容易。
而且,这次消费券还分成了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两种,新能源的补贴还比燃油车高1000块。
这意思很明显了,就是鼓励大家买新能源车嘛。
可问题是,新能源车虽然省油,但价格也贵啊!
而且充电桩的普及程度,也还远远不够。
想让消费者彻底放弃燃油车,恐怕还得加把劲。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次消费券还跟农行“捆绑”了。
必须得用农行的借记卡或者信用卡才能核销。
这到底是“惠民”呢,还是给农行“拉客户”呢?
这其中的“门道”,恐怕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这消费券有各种各样的“槽点”,但总归是一件好事。
蚊子再小也是肉嘛,能省一点是一点。
更何况,这消费券还可以叠加享受汽车销售企业的其他优惠活动。
说不定,真能让一些原本还在犹豫的消费者,下定决心买辆新车。
只不过,这“先到先得”的规则,估计又要引发一轮“抢券大战”了。
到时候,手速慢的,恐怕连“汤”都喝不上。
其实,放眼全国,发放消费券来刺激汽车消费,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很多城市都尝试过类似的举措,但效果嘛,也是褒贬不一。
有的城市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有的城市,效果并不明显。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消费券的力度不够大,以及政策的持续性不够强。
想靠着几千块钱的消费券,就让车市“起死回生”,显然是不现实的。
说白了,消费券就像是一剂“安慰剂”,只能缓解一时的“疼痛”,却无法根治“病灶”。
要想让车市真正“回暖”,还得靠政府出台更多更有效的政策,比如降低购置税、放宽限购政策等等。
当然,除了政府的努力,汽车企业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推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才能真正吸引消费者。
总而言之,马鞍山市雨山区的这波消费券,能不能让车市“支棱”起来,还真不好说。
但至少,它给市场带来了一丝希望。
至于未来会怎样,咱们就拭目以待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