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区新能源汽车配套项目落地,工厂背后的那些“西”引力

西安高新区新能源汽车配套项目落地,工厂背后的那些“西”引力

西安这地方,最近几年真是变了个样。高新区那边,工地一片接一片,我上周去朋友新开的修理铺送旧电瓶,看见路口全是挂着新能源标志的货车进进出出。说起来,比亚迪在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就在这儿,那天我还跟邻居老赵闲聊,他家小孩暑假实习都跑到比亚迪宋的装配线去了,说厂里现在新项目多得数不过来。

西安高新区新能源汽车配套项目落地,工厂背后的那些“西”引力-有驾

有个事挺有意思——法国泰孚集团把他们在中国最大的声学零件工厂选址就在集贤园。这家公司据说专利特别多,隔音材料做得好得很。去年硬科技大会刚签约,这半年不到就公司注册、设备进场、试产量产全搞定了。我去问过做装修的小王,他说泰孚的PU成型线用的是最新那种自动混料系统,不像以前还要人工搅拌,有点像小时候看面包机搅面团那种自动化感觉。据群里开唐EV的车主讲,现在新批次车型隔音效果明显提升,说高速上风噪没那么闹腾了。

再说骏强智能,也是深圳来的,他们专门干汽车紧固件和结构件,在行业里算是“螺丝钉专家”。前阵子我帮表哥换底盘护板时,用到骏强出的精密螺栓,那师傅嘴快:“这玩意儿扭矩足,就是贵!”听销售顺嘴提过,他们今年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两亿大单不是吹牛皮。不过维修圈子有人吐槽,新款紧固件太细致,有时候老车改装反而不好找替代型号,这也是技术升级带来的烦恼吧。

西安高新区新能源汽车配套项目落地,工厂背后的那些“西”引力-有驾

兆平制造也来了,据廊坊朋友讲,他们原本长沙还有一家分厂,现在打算整体搬到西安高新区。这决策可不简单,据维修师傅分析,一方面靠近比亚迪主机厂能省不少物流费;另一方面,高新区给企业租金优惠政策挺诱人。我亲眼瞧见兆平租下5800平方米的新厂房,大冲压设备已经运过去了。微信群有人讨论过座椅骨架换代的问题,说兆平的新设计兼容性更好,但安装时卡扣容易误操作,上个月就有个吉利车主装错位置,把气囊感应器弄坏,只能返修重来。

富晟内饰这个成都企业也扎根这里,搞汽车顶棚和地毯啥的。他们速度是真快,我五一节路过,还只是毛坯楼,到端午已投产运营。有司机抱怨,新款顶棚虽然轻便,但夏天暴晒后容易发黄——估计材料还需要继续优化。但不得不承认(师傅总爱这么念叨),富晟效率确实杠杠滴,从蓝图画出来,到产品下线只用了两三个月,也难怪年营收预期敢喊两亿。

西安高新区新能源汽车配套项目落地,工厂背后的那些“西”引力-有驾

最后还有铂士顿充电桩,是苏州霖德新能源旗下公司。在附近逛夜市时碰见他们施工队,人家正在装修研发中心和生产区。现在谁买纯电动车都关心充电桩够不够用,有位老司机私信问我:“你觉得这些新牌子的桩耐用吗?”其实业内传闻铂士顿打算推一种双枪快充方案,不过具体啥时候上线没人敢保证。有一次群友自测,用他们试验版充电桩给海鸥补能,从30%冲到80%只花半小时,比老式慢速桩效率高不少,可惜散热风扇声音略大,不少人嫌吵。

这些企业扎堆落户,其实背后故事蛮多:国际巨头来了,本土制造商也赶着升级;各类供应链环环相扣,就连东风李尔、西班牙安通林这种全球知名品牌都悄悄布局在这里。有销售跟我聊,“我们招商就是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转,比亚迪牵头,大伙儿跟着一起走。”目标很明确,要把整车、三电系统、智能网联、精密部件甚至基础设施全拉齐,让整个产业生态形成闭环,好让西部乃至全国汽车业加速转型升级。

西安高新区新能源汽车配套项目落地,工厂背后的那些“西”引力-有驾

话又说回来,高新区现在不仅仅是一堆现代化工厂,更像一个热带雨林似的产业圈子,每天都有新的合作、新技术冒出来。我偶尔骑共享单车经过那些园区,总会想起当年还是荒草地,如今却变成千亿级别的大集群。据一些资料显示,这股“西”引力正吸引越来越多创新力量聚集,也许以后买二手新能源的时候,都要先看看是不是出自咱们本地这些标杆项目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西安高新区新能源汽车配套项目落地,工厂背后的那些“西”引力-有驾

部分信息综合现场观察及行业从业者聊天整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