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发现没有,最近汽车销售的朋友圈都在刷同一件事:明年开始买新能源车可能要多掏钱了。具体来说,从2026年起,国家给新能源车的购置税优惠会打个对折,原本能省下的购置税,到时候你得自己承担一半。
这个变化源于刚刚发布的新规。它对2026到2027年间享受税收减免的新能源车提出了更严格的技术标准。其中最关键的一条,是要求插电混动和增程式车的纯电续航不能低于100公里。这个数字不是厂家常宣传的那种理想状态下的续航,而是官方能耗公告里那个更接近真实情况的里程数。
这就带来一个直接结果:那些配备小电池的混动车型会逐渐退出主流市场。其实从今年很多品牌纷纷推出“超级增程”车型就能看出,厂商早就嗅到了政策风向。毕竟研发大电池车型需要提前布局,不是临时就能赶出来的。
就连一些现有车型也受到了影响。比如某款硬派越野车的混动版本,虽然标称续航刚好卡在100公里,但按照新规的算法实际只有90公里。这意味着到明年,它可能就无法进入税收减免名单了。相信厂家会很快调整产品应对这个变化。
对消费者来说,最关心的还是具体要多花多少钱。举个例子,一台总价27万多的车,全额购置税大约是2.4万元。明年新规实施后,购置税减免上限是1.5万元,超出部分需要自己承担。算下来,车主得多付1.2万元左右。如果是更贵的顶配车型,自己承担的部分会接近1.4万元。
可能有人会觉得,买便宜点的车影响就不大了吧?事实并非如此。按规定,购置税总额不超过3万元的车,减免额度直接减半。比如一台12万左右的车,购置税约1.1万元,明年购买就要自己承担5500元。就算是市面上最便宜的微型电动车,车主也得多付近1800元。
注意到这个变化的不只是消费者,车企也在积极应对。有些品牌已经承诺,对近期下单但明年才能交付的最新车型,会给予购置税补贴。不过对于在售的老车型,目前还没有厂家表示会兜底。可以预见,临近年底时,那些交付周期长的车型可能会面临订单波动。
说到这里,结论已经很清晰了:如果你打算买新能源车,今年入手显然更划算。虽然明年可能会有品牌打出“购置税补贴”的促销旗号,但说到底这些成本最终都会体现在车价里。毕竟购置税减免是政策红利,厂家不可能长期为消费者全额承担这部分费用。
现在既能享受完整的购车优惠,又能赶上购置税全免的末班车,确实是入手新能源车的好时机。这也难怪业内预测,今年最后一个季度的新能源车市场会异常火爆。你准备好加入年底的购车大军了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