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以前提新车后的第一件事吗? 没错,就是给爱车装上四个挡泥板! 那会儿不管是4S店赠送还是自掏腰包,挡泥板就像车辆的“标配卫士”,老司机们都说它能挡泥水、护车漆,实用得很。 如今你会发现,马路上的新车几乎都光溜溜的,挡泥板消失了!
数据显示,如果四个车轮都安装5cm长的挡泥板,汽车风阻系数约增加0.05,油耗可能飙升10%。 这小玩意居然成了油耗的“隐藏杀手”,车企们集体取消它,真的是为了省油还是另有隐情?
过去几十年,中国的道路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早些年,很多地方还是砂石路、土路,一到雨天泥泞不堪。 挡泥板就是“刚需”,能有效防止轮胎卷起的泥水溅污车身,甚至保护行人和后方车辆。
城市化推进神速,铺装路面覆盖率极高,就连农村地区也大多实现了水泥路、柏油路全覆盖。 泥水飞溅的场景越来越少,挡泥板的用武之地自然就窄了。 除非经常跑山区、施工路段等非铺装路面,否则在城市里,挡泥板的作用确实大不如前。
别小看那块小小的塑料板! 在汽车工程师眼里,它可是空气动力学的“破坏王”。 现代车辆设计极度追求低风阻,风洞测试成了研发必经环节。
挡泥板外凸的设计,在高速行驶时会扰乱气流,增加湍流,直接导致风阻系数上升。 有试验表明,安装四块5cm长的挡泥板,风阻系数可能增加约0.05,油耗也随之增加约10%。 对于车企而言,节能减排压力当头,任何影响油耗的细节都必须优化。 取消挡泥板,就成了提升燃油经济性的低成本方案。
现在的汽车设计,是高端车型和运动款,极度讲究线条流畅感。 设计师们恨不得把每个凸起都抹平,让车身像水滴一样光滑。
挡泥板装上去,往往显得突兀,甚至有些“廉价感”。 许多消费者觉得,没有挡泥板,整车看起来更整洁、更高级。 车企为了迎合大众审美,干脆取消了这一部件,让车身侧面和轮拱区域更有一体感。
一块挡泥板的材料成本或许不高,汽车生产是规模游戏。 年产百万辆的大厂,每个零件省一点,总成本就能降下一大截。
取消挡泥板,不仅减少了零件本身的成本,还简化了装配流程,降低了仓储和物流开销。 此外,挡泥板属于易损件,遇到坑洼或剐蹭容易损坏,取消后也减少了车主后期维修更换的麻烦。
现代汽车的车身防护技术早已今非昔比,许多车型在轮拱内侧采用了特殊涂层或高分子材料,本身就具备防碎石撞击和耐腐蚀性能。
车漆工艺也在进步,镀层更硬、更耐磨,轻微沙石冲击不易造成划痕。 这就像手机屏幕,以前必贴膜,现在原屏抗划能力已经很强,挡泥板的部分功能,确实已被技术进步所替代。
全球环保法规日趋严格,车企都在拼命给汽车“减重”。 每减轻一公斤,都对降低油耗和减少排放有帮助。
挡泥板虽然本身不重,“聚沙成塔”,取消它也是轻量化努力的一部分。 这符合汽车行业降低碳排放的大趋势,即便贡献微小,也值得推进。
车企取消原厂挡泥板,并不意味着这东西彻底没用。 对于常走烂路的用户而言,后加装挡泥板仍然是实用选择。
许多车企因此将挡泥板改为选配件,或让车主通过售后渠道自行安装。 这既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也避免了“一刀切”带来的不便。
车企取消挡泥板,到底是真的科技进步,还是打着幌子减配省钱? 如果装块板子真能让油耗飙升10%,那些仍然出厂就带挡泥板的硬派越野车,岂不是都在逆势而行? 你的车装上挡泥板了吗? 是觉得多此一举,还是必不可少?
全部评论 (0)